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戏聚天津,激活城市戏剧基因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戏聚天津,激活城市戏剧基因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25-10-10 04:15

  光明日报记者 吕慎 王艺钊 朱斌

  10月7日晚,天津中国大戏院二楼阳台上,一位身着锦绣戏服的“虞姬”手持双剑翩然亮相,引得楼下街头的行人纷纷驻足。

  “在都市街头偶遇京剧表演,这种感觉太奇妙了!”一位游客感叹,“就像穿越到了20世纪的老天津。”

  中国大戏院于1936年建成,以“华北第一摩登剧场”闻名。彼时,在戏院内,京剧、电影、相声、杂耍、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同一空间演出。而今年中国大戏院推出的“国庆游艺会”,不仅重现了20世纪游艺会的摩登气象,更通过情境式展览《名伶之路》,带领游客追溯梨园往事,让百年戏院变身为“可游可感的活态博物馆”。

  这个国庆假期,天津深厚的戏剧基因被彻底激活,整座城市仿佛一个无边界的“大戏院”,让戏剧从传统的院团殿堂走向街头巷尾。在张园纪念馆的沉浸式演出《津门往事》中,五名演员以小人物的视角,带领观众重回风云激荡的历史岁月;在意式风情区,阳台歌剧《茶花女》《费加罗的婚礼》选段让观众“在天津遇见意大利”;鼓楼广场的演艺灯光秀将《潞河督运图》中的漕船、泥人张彩塑等市井百态投射在27米长的古城墙上,配合曲艺快闪,为古老砖石注入新活力。

  创新的戏剧体验在津城各处绽放。在南开大悦城,天津首座环境式音乐剧剧场“牛奶剧场”正式亮相,剧场用“购物中心+剧场”的新兴业态,推动戏剧艺术融入大众日常生活。这里的“开台剧目”——环境式音乐剧《无刃之镜》以极强的互动性打破了舞台与观众间的“第四面墙”,受到年轻观众热情欢迎。

  国庆期间,“戏聚天津·无处不沉浸”活动在全市多个点位相继组织了289场沉浸式戏剧演艺活动,吸引50余万人次线下参与,全网总曝光量突破1亿次。

  “‘戏聚天津’不仅是一场文化活动,更是以演艺为纽带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的城市创新实践。我们让戏剧流淌于街巷之间,让艺术成为可感可参与的城市风景,正是为了展现天津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独特魅力,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红杰说。

  《光明日报》(2025年10月10日 09版)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