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新旧交融”引游人 浙江缙云文化古迹“烟火气”中焕新生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新旧交融”引游人 浙江缙云文化古迹“烟火气”中焕新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10-09 08:46

  中新网丽水10月8日电(周健)浙江丽水缙云县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轩辕黄帝名号命名的县,历史悠久,拥有不少文化古迹。今年国庆、中秋“双节”长假期间,各类文旅活动在这些古迹中举行,古今对话、新旧交融,散发出无穷魅力。

  作为“石城”,缙云有大大小小采石场遗迹3000多处,被称为“岩宕”。数年前,缙云委托北京建筑师徐甜甜及其事务所团队,对具有代表性的9个采石场遗迹进行生态活化利用。

  其中,9号岩宕因天然的弧形岩壁、深邃的空间层次,具有良好声学效果。就在长假期间,国家一级演员、浙江音乐学院教授郑培钦在9号岩宕中带来“重温经典梦回红楼”郑培钦独唱音乐会,以1987版《红楼梦》经典曲目为纽带,邀观众沉浸式“梦回红楼”。

  2025年10月,浙江缙云,岩宕音乐会现场。 杨小虎供图

  当夜幕降临,灯光透过岩缝洒在舞台上,悠扬的歌声与岩宕的天然回响交织,与鼎湖峰的山水意境呼应。从《枉凝眉》的婉转哀怨,到《葬花吟》的凄美感伤,再到《红豆曲》的柔情缱绻……经典旋律在文化古迹中焕发全新生命力。

  郑培钦表示,“在故乡的岩宕中开音乐会,旋律不再局限于听觉,而是与山石、月色,还有我们的文脉形成立体的文化景观,让经典从听觉记忆变成沉浸体验。这种自然之声、经典之声、故乡之声的交融,能让大家在感动中重拾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体会艺术与山水共生的真正魅力。”

  位于缙云壶镇镇的古建筑百廿间则有着2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丽水市单幢民居建筑整体结构较大且保存较完整的清初古建筑之一。连日来,“百廿间”每天夜间举办文化活动,青砖黛瓦间、雕花木窗旁,各类表演轮番上演,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2025年10月,浙江缙云,各类演出在百廿间上演。 杜凯供图

  其中,《邀月之舞》将瑜伽的柔美与古典舞的灵动融为一体,舞者身姿轻盈如蝶,将中秋“人月两圆”的绮丽画卷缓缓铺陈在观众眼前;中式乐器合奏《象王行》汇聚了大鼓、琵琶、笛子、中阮、二胡等五种经典乐器,乐声交融,震撼人心;婺剧专场呈现“文武八仙”“穆桂英献宝”等经典剧目,铿锵的锣鼓、高昂的唱腔在古建筑陪衬下更加迷人……

  可见,在缙云,每一处古迹都不是静止的过往,而是与当下共生、向未来延展的文化坐标。千年文脉在“双节”的烟火气中焕新生长,让更多人读懂了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韵味。(完)

[ 责编:李卓凝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哈尔滨湿地秋韵美

  • 十五运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即,高清大图看圣火装备细节!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甲烷的“寿命”与浓度变化的规律性,指向一个结论:火星上必然存在持续产甲烷的源头,且其“产量”会随季节变化。蛇纹石化反应虽能解释甲烷的持续存在,却无法说明其浓度的季节性动态变化,难以单独作为火星甲烷的主要来源。
2025-10-09 10:18
国庆假期,中国科技馆推出“双节共欢聚,科技乐翻天”系列主题科普活动、华夏科技学堂国庆特别活动、特效影院VR大空间沉浸体验、人工智能互动应用,与新开放的海洋展厅一起,为观众打造一场科普盛宴。
2025-10-09 10:17
对采集的891份浮选样品进行分析与鉴定,共获得约3.2万粒炭化植物遗存,发现的农作物种类有粟、黍、水稻、大豆与小豆。研究团队对东亚地区140余处考古遗址出土的小豆遗存进行比较,发现黄河流域、日本与韩国的小豆在不同阶段表现出差异明显的演化轨迹。
2025-10-09 10:16
”  一次和邻村牧民闲聊时,王海强得知有人靠卖草捆赚钱,心思顿时活络起来。据统计,今年科右前旗像王海强、宝音这样以卖草为主的牧民有150余户,草产品销售总额预计突破2000万元。
2025-10-09 10:15
10月8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现场,屏幕显示奖项得主头像和姓名。据诺奖官网介绍,北川进1951年出生于日本,为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理查德·罗布森1937年出生于英国,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2025-10-09 10:11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