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视听盲盒”
“不用去北京隆福寺了,在这里我算真正了解了藻井!”
“从烽火传输到指尖互联,人类冲破信息枷锁的史诗跃然眼前!”
“爸爸,你能给我再讲讲古蜀国的故事吗?”
8月13日-17日,由北京市广电局主办的“北京超高清视听·行!视听奇境”公共服务主题活动首次走出北京,来到了燕赵大地河北,为石家庄群众送来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套餐”。举办地河北石家庄市图书馆一改往日宁静,成为了当地热门打卡地,吸引着众多参观者纷至沓来。
守正创新:从平面到立体,解锁公共服务新体验
一位年轻观众告诉记者:“以前觉得古蜀文明是教科书上的符号,现在它在我掌心有了温度。”“相比于文字的介绍,视频的形式更加生动,希望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
甚至有当地的小朋友直接喊话:“我们河北博物馆有长信宫灯、金缕玉衣,能不能让它们也动起来啊?!”
众所周知,传统展览往往以平面化的图文展示为主,观众虽能获取信息,但难以形成深刻且生动的文化感知。“视听奇境”运用数字技术,将原本静态的展品转化为动态、立体的文化场景,极大地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实现了从“观看故事”到“体验故事”的深刻转变。
作为北京市广电局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守正创新之举,这不仅为公众带来了优质的文化体验,也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其成功实践表明,公共服务并非一成不变,只要勇于突破传统思维,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形式,就能够实现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型升级,提升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温情延伸:跨越群体与地域,拓展公共服务新边界
当观众带着震撼与思索离开展厅,活动的余韵仍在延续——
一位残障人士激动地说:“沉浸式展览抚平了我无法去北京、四川的遗憾”。
一位老年观众则表示:“2023年我就参加过你们举办的活动。此次是来图书馆看书的,没想到看到了如此精彩的视听内容!”
从2023年的新视听大篷车京津冀千里行到2025年“北京超高清视听·行!视听奇境”公共服务主题活动河北站,近两年北京市广电局立足北京,积极走进河北、天津,不间断地围绕青少年、老年群体、残障人士的实际需求,将好看、好听的视听新技术送到群众身边,延伸了基层新视听公共服务的长度和宽度,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文化福利,彰显了公共服务的温度与关怀。
协同奋进:十年携手并肩,奏响视听产业新乐章
开展宣传协同、融媒共建、人才交流等活动……十年间,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指挥棒下,北京市广电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密切与天津、河北有关部门合作,加速推进京津冀视听产业集群建设。从政策沟通到项目合作,从资源共享到人才互通,三地广电部门携手共进,为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筑牢根基。
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已进入第二个十年,北京市广电局以超高清技术为纽带,搭建起一座跨越京畿的文化科技桥梁,将北京在视听领域的前沿探索转化为服务河北的实践硕果。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这场跨越地域的技术赋能,不仅让河北观众在家门口见证了超高清视听的巨大变革,更为区域文旅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北京方案”——当超高清的“光”照亮燕赵大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未来愈发清晰,一幅文化繁荣、科技兴盛的协同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