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植根中华文化 擦亮文化名片(观沧海)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植根中华文化 擦亮文化名片(观沧海)

来源:人民日报2025-07-27 07:36

  “甲骨千年见字如面”——香港中央图书馆展厅里,当人们的目光与3000多年前的甲骨刻痕相遇,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共鸣油然而生。“甲骨文令我更深刻明白我是炎黄子孙”“甲骨文了不起,伟大的汉字”……观众在留言簿上朴素而真挚的话语,恰是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的生动注脚。

  日前,一场追溯汉字前世今生的展览“了不起的甲骨文”在香港掀起文化热潮,该展览是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的重要活动之一。6月至9月,香港“中华文化节2025”预计举办超过280场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文化,提升香港市民的国民身份认同及文化自信,也吸引汇聚内地和世界顶尖的艺人和艺团赴港交流。

  中华文化始终是香港的“根”和“魂”,是香港最深厚的精神底蕴。这份深厚底蕴,正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香江之畔绽放时代风采。现代舞诗剧《诗忆东坡》,舞出北宋文豪苏东坡的诗词世界与人生境界;“博物馆系列:来自文物的声音”音乐会,以音乐演绎敦煌的壁画、故宫的文物;西安演艺集团秦腔青年实验剧团演出的经典名剧《周仁回府》,以宽音大嗓讴歌忠义精神……一场场“一票难求”的文化盛宴,不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更印证了香港市民血脉深处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热爱。这进一步增强了香港市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文化自信,为香港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拉紧精神纽带,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新的力量。

  弘扬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香港起而行之、布局长远。2024年4月,香港弘扬中华文化办公室正式成立,专责策划及举办推广中华文化和历史的活动;已举办4届的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带动涌现一大批具有湾区特色、岭南风韵的精品力作;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开馆3年来,吸引约320万人次观众……香港作为“亚洲盛事之都”,有丰富的资源与经验,以创新手法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绚烂多彩呈现给世人。中华文化之根扎得愈深,香港这座城市就愈是精彩多姿、魅力无限。

  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香港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作为国际大都会,香港既植根中华文化、一脉相承,也得益于八面来风、兼容并蓄。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香港要把世界文化潮流和中华文明气派熔于一炉,打造独具魅力的文化名片。“中华文化节”等文化品牌活动,正是香港发挥内联外通作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华文化故事的绝佳舞台,让古老文脉在此与世界激荡、对话,迸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植根中华文化,擦亮文化名片,相信“东方之珠”定能焕发更为璀璨的光彩,也将向世界讲述一个更加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禾 立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AI带你畅游中国!“俑”闯60项世界遗产

  •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感受科技之美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专注于将人形机器人应用于智能制造、仓储物流、智慧巡检等工业场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将提高生产力,与人类高效合作,可能为许多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定位和商业模式。
2025-07-28 09:28
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彭志辉就带着机器人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机对话”,展望了具身智能时代的人机关系。
2025-07-28 09:28
在产品研制阶段,科研人员重点针对能量高效汇聚—传输、月壤致密化输运等问题,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
2025-07-28 09:27
当日下午抵达位于青海省境内的长江源区通天河直门达河段,进行了多学科采样观测,这意味着2025年江源综合科考正式启动。
2025-07-28 09:25
英国《自然》周刊网站指出,招募研究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是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核心。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研发投入已超过7800亿美元,达到美国96%的水平,10年前这一比例为72%。
2025-07-28 09:24
艾玛口中的“邦邦车”,是一台由中国企业邦邦机器人独立生产研发的智能辅助出行机器人。爬坡、颠簸路况行进、刹车制动……走进位于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的邦邦机器人研发中心,不少新产品正在进行多环节测试。
2025-07-28 09:24
盛夏时节,数千名科技精英正在浙江湖州西塞科学谷潜心攻关。作为湖州“五谷丰登”计划的首个“创谷”项目,西塞科学谷开园3年来累计引进省内外科技团队近40个、汇聚科技人才2600余名,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科创中国”创新基地。
2025-07-25 10:05
一台银灰色人形机器人在汽车生产车间内沉稳行进。2024年,深圳机器人产业集群企业数量达74032家,机器人上市企业34家、独角兽企业9家。
2025-07-25 10:05
24日中午12时许,“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起飞,经过1小时20分飞行并完成预定验证科目后,平稳降落在西安阎良机场,顺利完成首次飞行。
2025-07-25 10:01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调研时强调:“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我们要增强使命感,把创新作为最大政策,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2025-07-25 02:55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025-07-25 02:55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对约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早期腕足动物化石居群展开深入研究,首次揭示了这些远古海洋底栖生物如何利用刚毛来维持彼此间的“社交距离”
2025-07-24 03:15
在广袤的田野上,每一抔泥土都隐藏着一个微观的奇妙世界——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微生物。
2025-07-24 03:15
雄伟的跨海大桥、海中的钻井平台……人类的脚步正延伸向深海。
2025-07-24 03:15
“孙女给我请了一个24小时‘家庭药师’,就在我的手机里。边聊天,边指导我用药,省心安心、方便管用!”视频中的高奶奶高兴地说。
2025-07-24 03:15
“中试”即中间试验,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跨越至生产线的关键桥梁。中试成功与否,对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07-24 03:15
8月1日—8月30日,为市民带来国防科普与沉浸式军事体验的盛宴。
2025-07-23 15:19
如果未来20年我们能造出通用量子计算机,它将提供一种革命性的计算能力。
2025-07-23 09:20
在广州,年过八旬的老太太小心地穿上助行外骨骼机器人,在设备辅助下轻松登上楼梯。曾经科幻电影中的场景,正发生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中。
2025-07-23 02:40
“智能电网可接纳高比例新能源”“地下空间深度开发与空中慢交通系统立体分流”“太空超大型设备实现在轨制造”“生态标签农产品比例提至40%以上”“脑机接口技术为脑功能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福音”……
2025-07-23 02: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