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花开北京”赏春系列活动启幕 5000余株海棠绽放“海棠花溪”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花开北京”赏春系列活动启幕 5000余株海棠绽放“海棠花溪”

来源:光明网2025-04-03 18:01

  4月2日下午,“花开北京”赏春系列活动在北京市朝阳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开幕,“花开北京”赏花地图发布,214处特色赏花片区各美其美,163项特色生态文化活动精彩不断。北京朝阳海棠花溪节作为亮点之一,集生态展示、文化传承、全民互动于一体,不仅有5000株海棠绽放形成的梦幻粉色花海,更通过“展、游、食、购、娱、体”等多元体验,为市民游客“花”式解锁京城春天的浪漫。

  活动现场,国风民乐《海棠如梦》以古筝、琵琶等传统乐器,唤醒沉睡的历史记忆;身着元代服装的舞蹈演员挥舞水袖,海棠花溪瞬间化身为穿越千年的文化大舞台。

“花开北京”赏春系列活动启幕 5000余株海棠绽放“海棠花溪”

  “花开北京”赏花地图带您纵赏214处赏花片区

  随着花园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北京的春天繁花似锦。通过科学选择植物品种,从早春的梅花、桃花,到牡丹、芍药,再到春末夏初的丁香、月季,满城春花次第开放,景不断线,助力形成春新彩、夏浓绿、秋斑斓、冬银墨的城市风貌。今年推出的214处赏花片区遍布全市,为市民就近、分散、随时赏花提供便利。

“花开北京”赏春系列活动启幕 5000余株海棠绽放“海棠花溪”

  4月的北京海棠盛放,浪漫满城。市民游客一定不能错过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的千米海棠花溪,感受繁花落岸的魅力。您也可以到平谷湿地公园欣赏满园海棠的落英缤纷。延庆世园公园的环路锦棠大道,栽种了北美海棠、西府海棠和八棱海棠等52个品种的海棠6400多株。陶然亭公园将举办第十届海棠春花文化节,包括“垂丝”“西府”等传统品种与“草莓果冻”“绚丽”等新品种的3000余株海棠百花齐放。绿化隔离地区的郊野公园花木交融,人少景美,今年还开启了“林间乐活季”,持续完善服务设施,探索多元场景,欢迎市民游客来享自然、品美食、乐游园。

  163项特色游园活动邀您共享“文化盛宴”

  据了解,包括北京朝阳海棠花溪节在内,全市共推出163项春季特色文化活动,共同带来“花开北京”的文化“饕餮”。比如,北京世园国际旅游度假区将带来由国际花园节、郁金香文化节、海棠文化节和2025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等多项活动组成的文化“全家桶”。深受大家喜爱的西山零碳森林音乐会将在6月举行,市民游客不但可以感受音乐的魅力,还能参加森林游园会、森林生态跑,在森林中感受生态文化的无穷魅力。

  28个品种5000余株海棠“斗艳”元大都

  元大都“海棠花溪”经过二十余年的精心雕琢,已从昔日里一条普通河道华丽变身为“一园一花一品”的生态地标。海棠花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自古享有“国艳”“花贵妃”“花中神仙”等美誉。“海棠花溪”东西全长1.1公里,共栽植28个品种,5000余株海棠,是北京海棠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海棠园。4月初,各类海棠竞相开放,汇成一道花的溪流,与有着700年历史的古城墙相互映衬,构建出“人在花中走,城在水中映”的绝美立体景观。

  本次海棠花溪节打破传统赏花模式,深入挖掘元大都遗址的文化底蕴,全力打造“可看、可听、可玩、可购”的全方位体验。沿河两岸设置了“海棠花语”沉浸式舞台、河畔路演空间等特色环节,让游客在欣赏粉色花海的同时,还能近距离感受城墙砖瓦承载的岁月痕迹。在创意市集上,多辆胶囊车化身为“移动春天”,售卖鲜花咖啡、文创手工艺品等特色商品,粉色系摊位与烂漫花海相得益彰;沿河漫步,在“海棠诗廊”“生态盲盒”等趣味打卡点位,游客扫码即可获取元大都的历史知识。

  朝阳区园林绿化局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这些创新设计,既能让年长的游客在这里找到往昔的乡愁,也能让追求时尚的年轻人乐意拍照分享到朋友圈,实现全民参与的美妙互动。

  随着海棠花启动装置的开启,海棠花溪正式升级成为区域生态文化品牌。下一步,朝阳区将以海棠花溪节为核心,构建春季文旅矩阵,串联周边商圈,形成“赏花+购物+美食”的多元经济链。(朝文 邱晓琴)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黄河水润枸杞红

  • 重庆:“健康夜市”义诊活动为群众健康服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