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文旅新探|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文旅新探|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来源:新华社2024-11-19 09:30

文旅新探|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传说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它的名字叫香巴拉,它就是我们的家乡……”伴随着藏族导游拥金悠扬动听的歌声,观光车行驶在海拔高度不断攀升的蜿蜒山路上,逶迤的山峦和缤纷的彩林在眼前移动。转过一道弯,忽然间,一座巍峨雄壮的雪山出现在眼前,近得仿佛能触手可及。游客们一边感叹,一边拿出相机对着此刻的美景“咔嚓、咔嚓”不断按下快门。“这是仙乃日神山,马上就要到稻城亚丁了。”拥金说道。

文旅新探|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稻城亚丁景区内设立的旅游打卡点。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亚丁藏语意为“向阳之地”。稻城亚丁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面积32.44平方公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横断山脉中段,海拔跨度从2800米至6033米,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丁以其独特的原始生态环境和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而闻名中外。主要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三座山和周围的河流、湖泊和高山草甸组成,雪域高原最美的元素几乎都汇聚于此。在这里,既能看到雪山、清溪、古寺,也能一睹日照金山的壮美景观。  

文旅新探|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1928年,美国植物学家、探险家约瑟夫·洛克,来到稻城亚丁进行探索,并在雪山脚下的冲古寺小住。回国后他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撰文,并刊登所拍照片,首次将亚丁介绍给了全世界,让稻城亚丁成为了世界各国探险家和旅行者的理想之境。

  深秋的亚丁五彩斑斓,湛蓝的天空下山谷秋叶缤纷、层林尽染,万年的皑皑雪山与千年的蔚蓝海子遥相呼应,黑色的牦牛多如繁星般点缀在金黄的草甸之上。漫步在洛绒牛场,几条蜿蜒的小溪宛如一条条丝带飘绕在草原上。仰头环视,藏族群众心中的三座“神山”呈“品”字形矗立在远处,守护着这片绝美净土。

文旅新探|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秋日稻城亚丁景区的雪山、草甸和河流。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亚丁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和物种基因库。”稻城县文广旅局局长郎杰介绍,稻城亚丁保存着大量第四纪以来(距今250万年)多数地区已绝迹的珍稀动物、植物、昆虫等活化石。据统计,区内已发现高等植物133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0种,包括高寒水韭、桃儿七、川贝母、水母雪兔子等。现已发现动物种类4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3种,二级保护动物51种,包括雪豹、金钱豹、黄喉雉鹑、马麝、岩羊等。

文旅新探|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航拍稻城亚丁景区洛绒牛场。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我家就在仙乃日雪山脚下的亚丁村。”拥金指着家的方向说道。1000多年前,藏族群落迁徙到三座雪山之下,以亚丁为名,扎根在此世代相续。仅有37户的亚丁村在2014年时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村里一栋栋片石砌成的“黑藏房”让整个村落显得古朴厚重且充满浓郁藏韵,但在过去缺少保护意识的旅游开发中,这些藏式民居建筑失去了原始的自然风貌。

  2022年,四川启动亚丁村抢救性保护恢复工程。对于极富亚丁特色的“黑藏房”,政府以“修旧如旧”为理念,以“最小干预,最大还原传统风貌”为原则,对亚丁村内的民居建筑开展统一风格、分区分级修复。按照“拟自然”的方式,在不同坡度,不同光照的山坡上种植适合的植物和灌木来进行生态修复。同时,村里还组织村民将农田复耕,修复破碎的田埂。

文旅新探|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经过保护恢复后的亚丁村。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我们用5个月时间完成了398亩植被绿化和十余公里公路两侧的生态修复,新种植了

  十万多棵苗木。”中建八局亚丁村保护恢复项目工程师姚鑫睿介绍。

  如今,走进亚丁村,一栋栋极具民族特色的“黑藏房”错落有致地散落在半山腰上。村子依托景区发展起来了酒店、民宿、餐饮、画廊、香巴拉文化博物馆等新业态,弥散式供氧、集中供暖等现代化设施配备齐全。“以前只有夏天能做旅游生意,现在供氧供暖解决了,一年四季都能接待游客,保证了收入来源。”亚丁村村干部四郎泽仁告诉记者。

  基础设施的改善让亚丁村的旅游服务品质得到了突破性提升。2023年稻城亚丁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00万人,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旅游业,拥金就是其中一员。

  “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景区硬件水平提升,接待能力越来越强,我的收入也在逐年提高。”拥金说,2024年是她在稻城亚丁做导游的第11个年头,她希望有更多的游客能来到她的家乡,零距离感受雪域高原的和谐、淳朴之美。

文旅新探|探寻川西“秘境”稻城亚丁:一片净土 一卷诗画

  夏诺多吉雪山呈现日照金山景观。新华社记者 薛晨 摄

  雪山延绵,起伏跌宕,云卷碧空,秋染净土。山坡上,柔美的高山杜鹃花漫山遍野。亚丁的旅途,美得就像一首散文诗。

  记者:薛晨

  海报/视频:薛晨

  策划:王黎

  新华社国内部、四川分社联合制作

[ 责编:邱晓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宁夏同心:黄河水润枸杞红

  • 重庆:“健康夜市”义诊活动为群众健康服务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6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2025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海)(MWC上海2025)上,一系列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集中亮相。
2025-06-20 10:21
每年春天,在南半球夜空的指引下,数十亿只布冈夜蛾会向南迁徙1000公里,到达澳大利亚的阿尔卑斯山脉。
2025-06-20 10:21
厦门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研究院教授梁亮亮团队联合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刘小钢团队,在镧系元素掺杂光子雪崩上转换纳米晶研究中取得进展。
2025-06-20 10:21
几十万年前,不只是我们“毛茸茸”的祖先在奔跑、狩猎、生火,还有许多其他“人类亲戚”也栖居在地球上。
2025-06-20 10:21
记者从上海海洋大学获悉,该校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海洋大学eDNA工程中心张玮研究小组在四川稻城海子山保护区的从前措,完成了一次令人兴奋的“生命寻宝”——发现并命名了一种全新的藻类。
2025-06-20 04:40
大力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
2025-06-19 19:13
在生命起源的奥秘中,胚胎发育始终是深受关注的谜题之一。研究发现,在小鼠胚胎发育到7.75天时,胚内、胚外层交界处出现一个独特的信号“洼地”——器官原基决定区(PDZ)。
2025-06-19 10:00
高校学术共同体是科学家精神的培育者、践行者、传承者,以科学家精神引领学术共同体文化建设、以制度机制创新推进科学家精神转化为学术共同体的行动自觉,必将推动高校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中做出积极贡献。
2025-06-19 09:58
今年麦收期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努力做到适收快收、应收尽收。
2025-06-19 09:56
干细胞储备耗竭及其引发的组织再生与稳态维持能力下降,是机体衰老和衰老相关疾病的关键特征。
2025-06-19 09:56
设立20多年来,创新研究群体项目有力支持了一批优秀学术带头人自主组建、带领研究团队开展创新性的基础研究。
2025-06-19 09:55
今年以来,DeepSeek“破圈”跻身全球人工智能大模型“顶流”,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入多个应用场景……
2025-06-19 09:53
海洋给人的传统印象,一是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靠天吃饭。渔民们世世代代出海撒网,找鱼靠经验、收成靠运气,虽然要受天气、季节、水文等的影响,却从不担心无鱼可捕。
2025-06-19 09:57
(记者魏依晨)记者6月15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保护区与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在多样性调查中发现了昆虫新属新物种——桂刺蛾。上饶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郭连金介绍,基于线粒体编码的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的分析表明,桂刺蛾属为单系群。
2025-06-18 10:23
几年前,我开始使用聊天机器人ChatGPT时,还觉得离通用人工智能(AGI)很遥远。我发起的研究项目正是围绕上述情况展开的,并希望构建一种只有智能,没有自我、没有目标,并且具有极有限行动能力的AI。
2025-06-18 10:22
揭示了蚂蚁的演化历史和蚂蚁社会系统的演化机制,并系统解析了推动蚂蚁社会行为、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结构演化的关键基因。
2025-06-18 10:20
“一个20平方米大的水池,他在那边赶,我在这边捞,下网好几次,才捞上来两条鱼。2022年底,东星斑养殖遇到严重的病害,特别是一批鱼连续10多代近亲繁殖造成品种退化,存活率低,市场效益不好。
2025-06-18 10:19
“当那些紫花的、圆粒的、矮茎的、皱荚的豌豆在园中悄然生长,孟德尔杂交实验里的一个个豌豆性状仿佛穿越时空,跃然眼前。这种遗传背景修饰主效突变的机制,为理解复杂性状背后的表型可塑性与遗传调控层级提供了一个生动案例。
2025-06-18 10:18
此外,团队还首次捕捉到热流下声子的“非平衡态”:在界面附近约3纳米的狭窄区域,声子分布明显偏离了平衡状态。”   高鹏进一步说,当电子显微镜化身为洞察原子热浪的“超级温度计”,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热操控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清晰图景。
2025-06-17 10:04
“此次发布的新产品,正在无人机物流、农林植保、紧急救援、城市空中交通等多个低空经济示范场景中进行前期测试。 欣旺达从消费电子电池领域的全球重要供应商起步,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榜单上跻身前十,并在储能领域成为中国企业全球电芯出货量排名前十的厂商。
2025-06-17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