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我和园区的故事|方洲路北的松树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我和园区的故事|方洲路北的松树

来源:苏州日报2024-10-30 20:39

  第一次遇见这棵松树,是在十八年前一个春日的清晨,我去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参加面试。

  园区的道路宽阔笔直,从津梁街右拐进入方洲路,远远地就看见一棵大树郁郁苍苍地立在前方。

  沿着园区三中(现改名为“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的校园向西走,经过热闹的操场,到达宽敞的校门口,就感受到了这棵树的气势——傲然苍劲,昂藏欲起,青天似乎也为之一低。高壮雄武的身子稍稍地倾向方洲路,坚劲的枝条向四周斜伸出去,一层一层又一层,挺秀而充满力量。

  继续向西走,它的模样越来越清晰。树干粗壮挺直,淡褐色的树皮有些龟裂,看上去嶙峋古朴。大枝舒展,轮生的枝条微微向下斜伸,暗绿色的针叶螺旋状地生长着,针叶短而密实,齐刷刷的,非常可爱。新长出的枝条纤细柔软,颜色亮绿喜人。枝条的末梢向上翘起,嫩绿的针叶努力地向上,向上,似乎要改变枝条下斜的趋势。

  几条枝叶遮住了人行通道。我停住脚步,仰起头,绿色的枝条浅浅地勾勒出天空的脉络——天空纯蓝得像一汪汪湖水,一缕阳光洒在树枝上,这些湖水仿佛被赋予了生命,熠熠生辉。一阵微风拂过,淡淡的松脂清香沁入心脾,不由神清气爽。

  面试顺利,再经过层层考核,九月份,我如愿进入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工作。每天上班下班,我都会从这棵树下经过,然后带着清新的松香味进入校园,走进课堂。

  又是一个九月,班级里转来一个孩子——凌。第一次见凌,也是在清晨,初秋的阳光藏在教室窗台的花朵上,微笑着倾听教室里的书声琅琅。

  “啪”,教室门被推开,一个男孩出现在门口。瘦小的身子佝偻着,无力地靠着门框。我向同学们简单介绍了他,然后引他去座位,他摇摇晃晃,如风中蒲柳般荡到座位上。他的腰一直佝偻着,作业本上的字瘦小无力,歪歪扭扭,时而还会缺个“胳膊”少条“腿”。找他聊天,他靠在椅子上,神情漠然,声音极低,话语很少。

  慢慢地,他在班级有了一些朋友。几乎每个课间,我都看见他的身边围着一群男孩,听他讲老家的趣事,或是聚在一起,叽叽咕咕不知道在商量什么。这个时候的他像变了一个人,眉眼活泛,神采奕奕。

  一天,年级组长过来,反映凌在路边一位老师的车上写了不雅的字。凌非常干脆地承认了,说是看车上落了一层灰,一时没忍住,就写了一些字。

  那时,我们的教室在紧靠着园区三中的教学楼上。我跟他站在三楼的走廊尽头,可以清晰地看到那棵松树。

  我给他讲述我与松树的故事,他告诉我他父亲是这里的环卫工人,忙碌而且辛苦,母亲在附近小区里打扫楼道。他的弟弟今年上幼儿园了,于是父母通过积分入学政策,将一直跟着爷爷奶奶在老家的他接到这里上学。但是,他并不愿意来城里上学。

  课间,我经常找他到走廊尽头聊天,聊他,聊他的弟弟,也聊那棵松树。

  有一次,他鼓起勇气请我陪他去看看那棵松树——他自己看过几次,没感到有什么特别之处。

  正是晚春,松树繁茂的枝叶间刚刚孕育出一颗颗淡绿色的小松果。这些松果,像初生的婴儿,清新娇嫩,被深绿茂密的针叶们小心翼翼地捧着,温柔地呵护着。

  凌对这些玲珑可爱的小松果很感兴趣。我告诉他,去年春天,松树的雌球花就开始授粉,等待13个月后,也就是上个月,才受精结出这些小松果,这些小松果将在今年10月份成熟,如果从大小孢子发生算起(前一年的秋天),到松果成熟需要整整26个月,跨越3个年头。

  凌的脸上闪过一丝震惊,目光停留在那些针叶中的小松果上,舍不得挪开。正是放学时间,孩子们陆陆续续地走过来,一个孩子指着树上的松果,惊喜地喊道:“快看,松树结果啦!”一群孩子围上来,叽叽喳喳,指指看看,均是满脸欣喜。

  从那以后,凌迷上了松树。我送给他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他在上面记载了松树的种类、习性等知识,还摘抄了有关松树的诗词文章。小学毕业后,凌进入附近的初中就读,中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园区三中,后来又考取了北京的一所大学。

  一个雪后的冬日清晨,天寒地冻,我全身捂得严严实实的,在小区里遛狗。一位身材挺拔的年轻人唱着歌开着垃圾车从我身边经过,歌声欢快活泼,温暖了冰冷的天气。他戴着绒线帽子,厚厚的围脖一直拉到眼睛下面。车子在垃圾房前停下,他一偏腿,从车上轻快地跳下,熟练地将车上的空垃圾桶卸下,再将垃圾房里装满垃圾的垃圾桶拖过来装到车上,动作娴熟流畅,很快,他扣好车子的挡板,又哼起欢快的歌曲,准备出发。

  “汤老师吗?”突然,他试探性地问了一声。

  我愣住了,下意识地摘下口罩。他也摘下帽子,拉下围脖。

  居然是凌!

  他看出我的惊讶,解释道:“我爸爸负责这一片的垃圾收集,这几天,天气太冷,爸爸感冒了,正好我休年假,就自告奋勇地来了。”

  我问起他的生活和学习,他笑笑,说:“挺好的。现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说到这里,他似乎有些感触,稍微停了停,接着说:“我特别感谢当年您带我认识了方洲路北的那棵松树。在小学时,我就下决心一定要考上隔壁的高中。高中阶段,我在教室走廊就可以看到这棵松树。课间,我会远远地看一眼松树,背几句诗词,特别解压。”

    他还要工作,我们匆匆告别。他哼着歌曲渐渐远去,那歌声较之来时,更为欢快活泼。

    我仿佛看到了那棵松树,他顶着厚厚的积雪,挺立在凛冽的寒风中,挺立在方洲路北,挺立在园区第二实验小学与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之间,满身苍翠,坚忍不拔。不由想起丰子恺的《松下闲逸图》:门前苍松,不慕春风,不识衰荣,终岁青葱。

    (作者 汤建英 袁轩)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开启青岛航次

  • 老爸茶巴士“消博会专线”展现海口风情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养老服务领域,智能机器人能帮助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目前,一些企业研发的机器人不仅能够帮助老人取快递,还能把老人抱到轮椅上、搀扶老人走路等等,可大大减轻照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2025-04-07 10:03
长江作为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孕育着超过4300种水生生物,形成了独特且复杂的生态系统。长江生态系统在国土空间生态格局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价值。
2025-04-07 09:56
伴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企业人才需求更加旺盛:算法架构师、硬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岗位细分,体现着行业对人才的多元期待。对用人企业来说,把竞得人才作为起点,将人才与研发生产流程精准匹配,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发展方能更上台阶。
2025-04-07 09:49
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从科研产出看,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等前沿领域,近年来,我国原创性、引领性成果持续涌现。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时间相对较短,建立期刊影响力和信誉,形成成熟的运行管理、传播的模式,这些都需要长期积累。
2025-04-07 09:46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科研人员正运用AI工作站和机器人工作站进行宫颈癌样本扫描。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张伟男看来,AI与其他领域或学科的结合主要面临三重挑战。
2025-04-07 09:40
尽管AI能一键生成完整的运动方案,涵盖从热身到放松的全部阶段,但在细化到每个动作时,使用者很难完全按照标准执行。
2025-04-03 02:35
在数字经济浪潮推动下,职业教育正通过数字技术革新突破传统边界。
2025-04-03 02:35
国家数据局2日在京举行“数据价值化 我们在行动”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2025-04-03 02:25
在动物实验中,这种新型CDK2抑制剂使患病小鼠的脑部炎症消退,社交和记忆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2025-04-03 02:25
2日,“科学家精神百场讲坛”暨国家卓越工程师专场宣讲报告会走进燕山石化,国家卓越工程师、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作宣讲报告,并与科技工作者代表深度对话。
2025-04-03 02:25
近期,多地智慧农业建设传来佳绩,草莓巡检机器人、长臂喷雾机等打破了大众对农业的传统印象,数据要素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电商发展,支持农村电商平台建设,帮助农民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农产品;利用数据分析市场需求,打造电商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2025-04-02 10:07
2月19日,凌晨3时的机房,敲完最后一行代码,中国海油所属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服”)深海深层地震数据成像处理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刘金朋如释重负。物探船作业时,利用拖缆产生地震波,对海底地层进行“CT扫描”,并实时完成震源和检波点数据采集。
2025-04-02 10:06
引力波被形象地比喻为“时空的涟漪”。为了更精准地认证透镜引力波,胡彬团队与宁波大学蔡荣根院士将目光瞄准宇宙中更为微小的尺度——星系中的致密天体。
2025-04-02 10:05
冰凌花能够早早绽放,成为东北“报春第一花”,是因为其特殊的生长节律和物候机制  草长莺飞,全国多地春意正浓。冰凌花还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能为昆虫提供早春时节稀缺的花蜜和花粉,成为传粉昆虫不可或缺的食物来源。
2025-04-02 10:01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作为尖端科技的代表,芯片是我国受外部冲击较大的领域之一。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前瞻规划、协同发力、接续攻坚,中国创新将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中破浪前行。
2025-04-02 10:00
3月30日,2025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坚持主流价值导向 推动算法向上向善”主题分享会在广西南宁举行。主题分享会上发布了“算法向善”南宁宣言,重点互联网企业代表集体签署。
2025-04-01 09:46
目前全球6G研发已从概念探索进入关键技术攻关阶段,中国围绕2030年实现6G商用这一目标加速布局。
2025-04-01 09:50
AI医疗只是辅助手段。
2025-04-01 09:48
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由北京金融监管局联合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委金融办共同指导,全国首个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组织——“北京商业航天保险共保体”正式发布,助力北京商业航天加速发展。
2025-04-01 09:47
3月31日,“南海二号”钻井平台在惠州19-6油田海域进行钻探作业。
2025-04-01 09:4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