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亮点多多!2024中国咖谷·普洱思茅咖旅融合新闻发布会举行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亮点多多!2024中国咖谷·普洱思茅咖旅融合新闻发布会举行

来源:茶城思茅2024-10-08 17:45

  10月1日上午,2024中国咖谷·普洱思茅咖旅融合新闻发布会在梅子湖公园举行。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委副书记、区长武咏健对思茅咖旅融合发展情况进行发布。

  近年来,从“有一种味道叫普洱”到“美好生活在云南”,思茅区按照省、市安排部署,主动融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品牌建设,全力打造“从种子到杯子”一站式体验的现代精品咖啡庄园,有效推动思茅旅游从流动性观光、打卡式旅游到目的地休闲、沉浸式体验的加速升级。作为普洱市唯一的中心城区,在思茅的大街小巷中,遍布着各式各样的咖啡馆;在城郊的咖啡林中,坐落着各具特色的咖啡庄园,传统村落中也开起星星点点的“村咖”。“跟着咖啡去旅行”成为年轻人打卡思茅的“新时尚”,咖旅融合正成为思茅旅游的一张“新名片”。

  目前,思茅区的咖旅融合呈现出三个特色亮点。

  延链补链强链,咖啡产业发展坚实有力。思茅区咖啡种植面积23.15万亩,是全国县级种植面积最大的咖啡产区。自1988年开启咖啡规模化种植以来,现今已拥有6.67万亩绿色有机认证基地,6个乡(镇)45个村委会4.37万余名咖农从事咖啡种植,400余户商户从事咖啡行业。区内现有咖啡行业省级重点企业11家、规上企业19家、咖啡专业合作社93个、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9个、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4个,思茅区咖啡产业集群被认定为省级特色产业集群。截至9月底,全区2024年咖啡生豆产量达2.45万吨、综合产值达40.16亿元。

  创新蝶变升级,咖啡庄园集群迸发活力。思茅区紧紧抓住省级重点扶持咖啡产业的契机建设高品质庄园,采取集体资产量化入股的方式,在南屏镇、倚象镇、思茅港镇、六顺镇新建或是提升改造12个咖啡庄园。其中:小凹子咖啡庄园和爱伲庄园被省农业农村厅评为云南省精品咖啡庄园;新建的“美丽星村有风咖谷”是沪滇协作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带动12户村民就近就地创业,7月20日开村以来,日均客流超500人;提升改造的北归咖仓精品咖啡庄园焕然一新,日均客流由40人增长至700人,预计年营收将由改造前的40万元增加至1000万元;曾受到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关注,以咖啡研学为特色的野鸭塘河谷咖啡庄园暑假日均客流达400余人,最高单日客流达1200余人。今年以来全区各个庄园接待各类研学团队640余个,总客流量达42万余人次,庄园改造前后平均营收增幅超过400%。这些庄园持续发挥联农带农效应,联带村集体经济年平均收入达20万元以上,巩固了5137户贫困户脱贫成果,确保了利益联结“联得上”“结得稳”。

  特色文化赋能,咖旅融合发展再添动力。结合节庆活动、赛事娱乐、新兴业态等进行咖旅融合探索实践,思茅区以产业化发展的系统思维促进“文化+”融合提升,实现文化发展与咖旅融合发展共享共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普洱原产地咖啡文化季,以普洱“咖啡原产地”的定位增加精准吸引力和攻略型引导,打造IP形象普洱思茅小树灵唛嚛,建立普洱咖啡新消费场景。普洱咖啡品牌商家从2022年20家到2023年70家再到2024年120余家,实现“组团开市”。2024年文化季线下入园总人次超10万,全网浏览量超900万。“茶咖潮玩”系列活动同样精彩纷呈,自2023年7月份启动以来,整合了茶叶、咖啡、餐饮、住宿等100余家商户参与,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官方媒体与自媒体联动宣推,在去年中秋国庆期间全网话题量超1500万。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也相继对区内咖啡产业作出了相关报道,“云咖”思茅产区社会知名度不断提升,“思茅咖啡”关键词全网浏览量过亿,思茅咖啡场景体验不断“出圈”。同时,中心城区多个点位打造的咖啡主题街区重塑咖啡生活场景,成为承接原产地咖啡文化宣传推广流量的有效载体,让“为咖而来”的旅行者们获得了最好的原产地咖啡文化体验。

  发布会现场,思茅农场集团、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分别对“中国咖谷 普洱思茅文旅专线”、 “美丽星村”特色农产品和“万柏甄选”项目进行发布。

  作者:罗嘉陶俊蓉艾糠蓉张齐平粟绎安(文/图/视频)

  编辑:徐椿黠

  监审:罗 嘉

  -思茅区融媒体中心-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楚风烈——安徽楚文化文物精品展”在沪开幕

  • 镜观世界丨舌尖上的中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水利部近日印发《关于积极探索和规范推进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的意见》,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河流域跨省区用水权交易作出总体安排和部署。
2025-06-16 09:55
可仅通过一个人的呼吸模式识别其身份,准确率高达96.8%。不仅如此,鼻部呼吸的这些“指纹”还能揭示个体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状况。
2025-06-16 09:52
2023年5月,依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建设的“文物领域核技术应用与装备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正式获批。
2025-06-16 09:50
6月14日,在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内,经重水堆辐照过后的钇-90玻璃微球顺利出堆,经检测,该批钇-90玻璃微球比活度等参数满足设计需求。
2025-06-16 09:50
新农人之“新”,不仅是身份上的“新来”之意,更在于他们的技能、理念、思维之新。
2025-06-16 09:49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