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长征路上学党史|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圈粉”更“圈心”
首页> 地方频道> 文化 > 正文

长征路上学党史|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圈粉”更“圈心”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7-22 19:43

  中新网瑞金7月21日电 题:赣南苏区红色旅游“圈粉”更“圈心”

  中新网记者 吴鹏泉

  这个夏天,与气温一同攀升的,还有赣南苏区的红色旅游热度。

  “而今迈步从头越——长征路上学党史”网上主题宣传活动近日走进江西赣州瑞金市,采访调研团一行聆听红色故事,追寻红色记忆。

  7月19日,在“红色故都”江西瑞金,众多游客参观红井革命旧址群。吴鹏泉 摄

  记者在位于瑞金城西的红井革命旧址群看到,炎炎夏日下,景区人头攒动、游人如织,许多游客穿着防晒服,撑着遮阳伞奔走在各景点之间。

  趁着放暑假,来自浙江舟山的陈耀国带着8岁孙子来到瑞金接受“红色精神”洗礼。他告诉记者,其小时候在课文中学习过红井的故事,一直想来看看这口井,“50多年过去了,这次不仅看到了红井,还品尝了红井水的甘甜,圆了多年的心愿。”

  红井旁立了一块石碑,碑上写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陈耀国看来,这句话不仅是对毛主席的深切怀念,更是对那段艰苦岁月中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作为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江西瑞金保留了大量红色文化遗址和纪念建筑。红色,是这座赣南小城最亮眼的底色。漫步在景区,俯首可拾的是宝贵的红色文化;穿行在街巷,随处入眼的是丰富的红色元素。

  近年来,江西瑞金推进红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投入“真金白银”升级景区旅游设施,提升景区软硬件水平;利用互联网、VR、AR等新技术手段,丰富革命旧址的陈列;推出红色演艺、红色民宿、红色餐饮、红色研学等特色IP产品,不断丰富旅游业态。

  7月19日,在“红色故都”江西瑞金红井革命旧址群,不少学生开展研习活动。吴鹏泉 摄

  随着文旅融合扎实推进,一批又一批游客走进“红色故都”,喝红井水、听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在沉浸式体验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吃水不忘挖井人》这篇课文,教育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特别是不少家长带孩子跟着课本去旅行,来这里打卡。”红井旧址管理处副主任赖青盈说,从年初到现在,景区游客都很多。来此开展红色研学的学生数量,较往年有很大增长。

  提着水桶,扔下水井,左右摇晃绳子,打井水看似简单,实则考验功夫,15岁的广东初中生王宇总把握不到精髓,引来旁边阵阵大笑。

  “这次前来参加研学活动,让我更加理解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他抬手抹了一把脸上的汗说。

  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二苏大”会址),讲解员邹文芳为游客声情并茂地讲述着红色故事,“现在是‘红七月’,游客比平时要多,每天上午10点和下午3点,我们会为游客免费讲解。”

  火红的七月,赣南苏区红色旅游热度显著提升。在亲子游、研学游等消费需求的火热带动下,从于都河畔到“红色故都”,红色旅游相关目的地及景区迎来爆发式增长。

  7月16日,来自深圳的师生来到叶坪革命旧址群,向红军烈士纪念塔敬献花篮,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丁鑫朋 摄

  瞄准打造全国红色旅游一线城市目标,江西赣州深挖红色资源“富矿”,创新红色旅游发展模式,激活文旅新场景、新业态,正在逐步形成“红色旅游吸引人、红色精神感染人、融合产业留住人”的集聚效应。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赣州市红色旅游总人次4193.89万人次,同比增长27.15%,实现红色旅游总收入443.73亿元,同比增长22.63%。

  新长征,再出发。赣南大地上,一幅“圈粉”更“圈心”的红色旅游画卷正徐徐展开。(完)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铁路物流运输助力春耕生产

  • 辽宁营口:“北粮南运”运输忙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上,河南农业大学“‘醛’球无敌”博士后科研团队的《木制细胞低碳增强结合关键技术》项目赫然在列。团队负责人彭万喜难掩笑意:“自2021年在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拿金奖后,我们团队就荣誉不断。这背后,是国家对甲醛防控治理的日益重视。”
2025-02-18 09:27
重塑金身,树皮、籽壳和叶脉中的杜仲胶可作为首选材料。
2025-02-18 08:56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
2025-02-17 10:16
2024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725.3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74.1%,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3倍以上;市场规模为190亿美元,同比增长86.9%。
2025-02-17 10:14
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了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2025-02-17 10:1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