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浙江省委组织部公布了第三批省级党建联建典型案例名单,秀洲区两大案例脱颖而出,分别是嘉兴南湖机场“四共协同”党建联建与秀洲区“共富奶牛棚”共富工坊。从重大基建项目到乡村产业发展,两个案例以党建为引领,走出了资源整合、多方共赢的特色路径,成为秀洲区推动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生动实践。

作为浙江省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十大标志性工程”,嘉兴南湖机场总投资达152.58亿元,因涉及4家单位协作、12500余亩土地征收、1352户农户拆迁,一度面临“协调难、推进急”的挑战。为此,嘉兴机场有限公司牵头,联合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秀洲区洪合镇、经开区城南街道组建“四方联建团队”,以“组织共建、要素共保、难题共克、队伍共稳”的“四共协同”机制破局。

走进嘉兴南湖机场项目现场,12345N机场大项目党建体系的作用随处可见,它如同项目攻坚的“主心骨”,让各方力量紧紧拧成一股绳。
依托党建联建每月定期召开专项协调会,82次面对面会商打破了业主方、施工队、属地镇街之间的沟通壁垒,原本可能出现的“各自为战”变成了“协同作战”;在项目后期收尾的关键阶段,17个共建网格同步发力,将182项节点任务细化分解、责任到人,实现“清单式管理、清零式推进”,确保每一项工作都不拖沓、不遗漏;4支党员突击队更是冲锋在前,穿梭在工地各个角落,依托“五联五促”工作法和“黄蓝榜”闭环警示机制,对施工中遇到的难题逐项梳理、挂图作战,年内便成功化解百余项棘手问题。

秀洲区洪合镇成立的“保稳定专班”则为项目建设筑牢了民生防护网。专班不仅及时调解各类纠纷40批次,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还在防汛防台等关键时期迅速行动,安全转移安置施工工人2115名,让项目建设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如今,嘉兴南湖机场起飞在即,机场公司“嘉合领航”党建品牌还获评浙江省2024年度“国企党建创新品牌”,真正实现了“项目提速、民生提质”。

如果说南湖机场项目是秀洲区在重大基建领域交出的党建答卷,那么王店镇红联村的“共富奶牛棚”共富工坊,则用一头头奶牛串联起乡村振兴的温暖篇章。

2019年,红联村党委牵头,联合嘉兴冻兴牧业有限公司、浙江龙泉锦溪镇下锦村、中国农业大学等6家单位,搭建“1+6+X”组织框架,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项目共商、人才共用、骨干共培”五共“飞地”党建工作机制,激发党建联建“磁性”效应,让一头头奶牛成为跨区域协作的“共富使者”。

在这里,“三张清单”让资源实现精准对接:中国农业大学提供养殖技术支持,人保秀洲分公司定制专属保险,禾城农商银行王店支行开通信贷绿色通道;与龙泉下锦村合作的“奶牛托管代养”项目,让山区农户每年增收8万元;投资2.7亿元打造的“牛花花小镇”,引入窑烤面包等新业态,2024年节假日日均游客近2万人次。

如今,红联村整体田地收入提高近50%,获评全省第一批“百千万”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整治优秀项目;村集体经济总收入达650余万元,51户低收入农户通过入股实现稳定增收,“共富奶牛棚”真正成为“农民增收、牛场增效、集体增富”的幸福平台。
此次两大案例入选省级典型,是秀洲区深化党建联建机制的成果。接下来,秀洲区将持续紧扣省委“132”总体工作部署,以两个省级典型案例为标杆,进一步统筹资源、整合力量、集成政策,在城乡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共同富裕推进等领域探索更多党建联建新模式,让红色党旗始终在发展一线领航,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更多秀洲力量。
来源:区传媒中心
记者:赵晨
编辑:姚雨婷
审核:张瑞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