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浙江民营“星链”建成!台州湾新区造卫星,“浙BA号”冲向太空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浙江民营“星链”建成!台州湾新区造卫星,“浙BA号”冲向太空

来源:望潮客户端2025-09-24 19:18

望潮客户端记者 林永平 朱玲巧 孙金标

9月24日15时56分,山东日照附近海域,一枚运载火箭以一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将包含“浙BA号”在内的吉利星座第六个轨道面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浙江民营“星链”正式建成,通信覆盖全球。

据了解,吉利星座由时空道宇全栈自主研发建设及运营,2022年至2025年经6次成功发射完成一期组网。截至目前,连同前序轨道面级部署的试验星在内,时空道宇在轨卫星达64颗,在轨及网络可靠性均实现100%。“低轨卫星物联网星座能够实现‘天地一体化’连接,在偏远山区、海洋、沙漠等地面网络盲区,能提供高可靠、低时延数据传输,每日通信能力达3.4亿次,可支持全球2000万用户,单条通信能传输1900 Byte内容,涵盖文字消息、语音消息与图片。”吉利卫星超级工厂负责人刘勇介绍。

浙江民营“星链”建成!台州湾新区造卫星,“浙BA号”冲向太空

浙江民营“星链”建成!台州湾新区造卫星,“浙BA号”冲向太空

 浙江民营“星链”建成!台州湾新区造卫星,“浙BA号”冲向太空

航天梦想

探索地球

吉利星座全部卫星均产自台州湾新区的吉利卫星超级工厂。这是全球首个深度融合航天制造与汽车制造能力的卫星量产基地,可实现年产卫星可达500颗。“规模化生产让单星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同时,吉利星座提供的卫星物联通信资费仅为传统卫星的1%,将大大降低使用门槛。”刘勇表示,更重要的是,带动本土企业进入航天供应链,成为浙江民营企业以科技力量参与全球竞争、服务人类社会的生动实践。

据悉,时空道宇的星座业务已率先部署中东、非洲、东南亚及中亚、拉美市场,并与20多个国家运营商达成合作,推进全球规模化商业应用。星座建成后,将应用于智能网联、海洋渔业、工程机械、低空出行、应急通信、交通物流、公共设施、能源水利及农林畜牧业等领域。

浙江民营“星链”建成!台州湾新区造卫星,“浙BA号”冲向太空

浙江民营“星链”建成!台州湾新区造卫星,“浙BA号”冲向太空

浙江民营“星链”建成!台州湾新区造卫星,“浙BA号”冲向太空

未来,随着星座一期72颗卫星全部部署,全球覆盖区域将实现3至4重实时覆盖,通信容量与可靠性进一步提升。“台州湾新区也将持续壮大商业航天产业,依托卫星超级工厂与产业链优势,发展商业航天产业园项目,推动 ‘卫星+’与智能网联、应急通信、农林畜牧等领域深度融合,让 ‘台州造’星链更好赋能全球产业升级,为‘数字浙江’‘制造强省’战略注入新动能。”台州湾新区低空经济建设发展中心负责人蔡挺说。

此次发射的“浙BA号”卫星意义特殊,其命名源自覆盖浙江11个设区市、90个县(市、区)的浙江城市篮球联赛。作为全省群众体育赛事,“浙 BA” 正为全民健身注入活力,而“浙BA号”的飞天,成为浙江产业创新与航天事业跨界融合的象征,也让体育精神与科技力量在太空交汇。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接见新疆各族各界代表

  • 浙江金华:推进乡村基本医疗健康服务全覆盖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研发投入强度达2.68%;研发人员总量位居世界第一。
2025-09-19 09:59
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虚拟仿真技术,开发数字化、智能化评估工具,突破青少年国防素养评估的时空限制和算力瓶颈。
2025-09-19 09:56
大质量恒星是指质量大于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它们往往形成于大尺度、复杂且高度动态的气体环境中,在宇宙演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2025-09-19 09:53
近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卫星,本次任务中的一颗卫星使用了全球首款卷式全柔性太阳翼。
2025-09-19 09:48
秋日的阳光遍洒层层山峦,照得坡地上整齐排列的深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2025-09-19 09:3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