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以治理看待发展——走向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农业农村》近日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此书是我国著名农业农村理论、政策研究专家、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原主任陈锡文主编的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研究丛书之一。该书指出,良好的治理不是发展的附属物,而是必需品。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需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治理先行。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亟待更好地协调治理与发展的关系,增强农业农村发展的公平性、包容性和可持续性。
浙江工商大学党委书记、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长郁建兴教授团队考辨了中国农业农村发展与治理的辩证关系,构建起以治理看待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然后从两大维度、五大重点领域分析治理推进发展的具体做法和成效,两大维度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五大重点领域包括乡村治理体系、集体经济组织、村企关系、农村土地制度和农村金融制度;最后总结提炼以治理促进发展的关键路径,并且提出未来议程。
书中提出“以治理看待发展”的理论视角,在系统梳理农业农村治理与发展演进历程的基础上,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两大维度,考察村民自治、集体经济组织、村企关系、土地制度和农村金融等五大重点领域的治理变革,及其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影响和作用路径。
“治理与发展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两个核心命题,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既需要以发展推进治理,也需要以治理促进发展。”郁建兴在本书后记中指出,本书拟以治理看待发展,探寻可以为实现更具公平、包容、可持续性的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保障的治理路径。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良好的治理不是发展的附属物,而是必需品,它能够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解放生产力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农业农村治理与发展之间的适配性亟须增强。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全面发展,迫切需要高效能治理。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