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嘉兴市油车港植绒厂与湖州某环保公司在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平台成功完成一笔氨氮排污权指标跨区域交易。这是秀洲区首次实现跨设区市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标志着秀洲区在太湖流域环境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迈出关键一步,为区域生态协同治理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次交易的达成,源于两地企业的现实需求与政企协同的精准对接。位于秀洲区的嘉兴市油车港植绒厂,因企业关停后留存部分富余氨氮排污权指标,亟待通过市场化途径实现资源盘活;而湖州市南浔区的这家环保公司,正推进新建环保工程项目,却因多次竞拍氨氮排污权指标失败,面临项目建设进度受阻的困境。
“项目卡在排污权这一关,我们特别着急,要是指标落实不了,前期投入的精力和成本都可能白费。”湖州某环保公司负责人回忆起此前的困境仍感慨不已。得知两地企业的供需矛盾后,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秀洲分局与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浔分局迅速行动,主动搭建沟通桥梁,开启跨区域协作模式。
为确保交易顺利推进,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秀洲分局第一时间对接嘉兴市油车港植绒厂,组建专项服务小组,协助企业精准核算富余排污权量,完成指标核定,并逐一指导交易所需的材料准备、流程申报等工作;湖州市生态环境局南浔分局同步发力,帮助当地环保企业完成排污权需求核定与资料审核,全程提供政策解读与技术支持。在两地生态环境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双方企业通过浙江省排污权交易平台完成线上交易与结果公示,整个过程公开透明、规范高效,最终顺利达成转让协议。
“不仅解决了项目建设的‘拦路虎’,还让闲置的排污权指标产生了经济价值,这是实实在在的双赢!”嘉兴市油车港植绒厂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交易不仅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让他们感受到了环境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活力。对于湖州某环保公司而言,及时获得氨氮排污权指标,不仅保障了新建环保项目的顺利推进,也为企业绿色发展吃下了“定心丸”。
事实上,此次跨市交易的成功,是秀洲区积极推进排污权二级市场交易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去年以来,秀洲区已完成企业间富余排污权转让14笔,其中跨区域交易11笔,累计流转化学需氧量34.142吨/年、氨氮2.297吨/年、二氧化硫0.292吨/年、氮氧化物3.387吨/年,交易总金额达170万元。一系列交易的落地,不仅盘活了区域内闲置的环境资源,更通过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主动减排,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我们始终坚持从企业需求出发,以市场化思维破解环境资源配置难题,让‘沉睡’的排污权指标变成推动绿色发展的‘活资产’。”嘉兴市生态环境局秀洲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秀洲区将进一步深化排污权跨区域交易实践,加强与太湖流域内各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协作,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持续完善交易流程与服务体系,助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环境资源市场体系。
记者:蒋彧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