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现在每天沿着秀湖散步,能看见水鸟贴着湖面飞,空气里都是青草香,这样的日子过得舒心!”昨天傍晚,家住秀湖香颂湾的居民仲女士拿着手机里的散步照片,笑着向记者分享生活变化。
日前,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的2025年度浙江省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秀洲区以88.80分的成绩实现满意度连续三年提升。环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公众满意度不断提升,正是秀洲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有力证明。
近年来,秀洲区始终坚持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持续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新画卷。2025年,秀洲区首次获评美丽浙江建设工作考核优秀县(市、区),这既是全区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秀洲对 “天蓝、地绿、水净、鱼游”生态家园的执着守护。
“秀”碧水:
100%达标断面守护“秀水根脉”
水,是秀洲素来引以为傲的资本。因水而灵,因水而活,护住这湖秀水,就护住了秀洲发展的根脉。
近年来,秀洲区深化 “五水共治”,接连打好水质巩固战、碧水攻坚战与治水持久战,不仅推进水生态修复、全域“幸福河湖”建设,还实施“污水零直排区”提质工程,打造碧水河道与河湖生态缓冲带。
2024年,秀洲区9个市控及以上地表水监测断面Ⅲ类及以上水质占比达100%,石臼漾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始终保持100%。今年4月,秀洲区成功夺得浙江省治水最高奖“大禹鼎”银鼎,第三次获此荣誉。
“秀”蓝天:
优良率提升6.3%,PM2.5持续下降
“抬头都是蓝天白云,晒衣服也不用担心有灰尘味,周末带孩子去秀湖放风筝,视野特别好。”秀洲区高照街道居民陈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市民的共同感受。
蓝天保卫战同样交出亮眼成绩单。2024年,秀洲聚焦源头治理推进涉气“三大减排”项目165个,推动1家企业完成锅炉低氮改造,还针对性开展工业企业废气、畜禽养殖、餐饮油烟三大异味问题整治。
数据显示,2024年,秀洲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0.6%,PM2.5年均浓度为27.6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0.7%。
“秀”净土:
“3+8”回收体系让“废资源”变“新财富”
“以前旧报纸、废纸箱得攒好久等收废品师傅,现在小区智能回收箱扫码就能投,还能换积分兑日用品,村里回收点又干净又省心!” 秀洲区王店镇居民吴大伯点赞回收新服务。
近年,秀洲区创新探索环卫城乡一体化与多网融合管理模式,构建再生资源“3+8”回收体系——“3”为3个区级集中分拣中心,“8”是覆盖8个镇(街道)的回收网点,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规范回收旧家电、废纸张等,推动“废资源”变“新财富”。
当前,秀洲以全域 “无废城市” 创建为抓手,聚焦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深化回收行业治理,既便利群众,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走出生态与发展双赢之路,打造再生资源行业“秀洲样板”。
“秀”生物:
16 种省级保护动物“安家”
“快看,那是戴胜!”在天鹅湖畔,摄影爱好者李女士正举着相机拍摄鸟类,“这两年在秀洲拍到的鸟类越来越多,去年在秀洲还发现了短嘴豆雁、红头潜鸭等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说明咱们这里的生态环境越来越适合动物生存了。”
生物多样性的持续丰富,已经成为秀洲生态环境向好的生动注脚。近年来,秀洲通过全域重点物种调查摸清生物资源底数,严厉打击非法捕猎、电鱼毒虾等行为,还建设生态廊道、修复湿地生态,开展入侵物种综合治理。
自去年起,秀洲区采用“人工监测+自动监测”模式实现鸟类和水生动物实时动态监测,已发现16种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上个月看到一群白鹭,它们一点都不怕人,在湖边觅食、嬉戏,这样的场景以前可少见。”经常摄影的市民周先生也用镜头记录下了不少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瞬间。
如今行走秀洲,新塍塘碧波轻漾,莲泗荡河道如翠色绸带环绕,秀湖畔、运河畔绿意绵延,花香伴着鸟鸣。傍晚时分,居民们或在绿道上翩翩起舞,或带着孩子悠闲漫步,欢声笑语里满是对这片绿水青山的赞许。“环境好了,我们的幸福感也跟着‘升级’,希望秀洲一直这么美下去!”仲阿姨的感慨,正是秀洲生态治理成果最温暖的注脚。
记者:蒋彧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