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现在上下楼,灯一亮,心里也亮堂!”夜晚时分,秀洲区新城街道殷秀花园2幢居民李阿婆摸着楼梯扶手,看着头顶灵敏的声控LED灯,笑意盈盈。这个建成20余年的安置小区,曾因楼道灯昏暗、线路老化等问题,让648户居民犯愁。如今通过“民情一本账”机制,不仅换上了节能新灯,还升级了智能开关,成了居民口中的幸福灯。
一本“民情账”照亮秀洲百姓幸福路。数据显示,自秀洲区打造“民情一本账”基层治理新模式以来,已累计纳管民生问题4091个,破解率92%。
如今,一本本厚重的“民情账”,正在变成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账单。
网格织网
把诉求记在心坎上
夜色渐浓,殷秀花园小区楼道里的暖黄色灯光“唰”地亮了起来,照亮了台阶上的每一个台阶。在殷秀花园,这盏会“听话”的楼道灯,最近成了小区居民的热议话题。
“我们小区的老年人比例较高,过去昏暗的楼道灯光造成了日常出行不便。”殷秀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胡效忠指着楼道说,“有时年长一点的居民上下楼时难以看清台阶,稍有不慎便容易摔倒。为此,老人们向社区、物业等多次反映此事,迫切希望解决照明问题。”
胡效忠拿着这本“问题账”,立即组建专项排查小组,联合电工师傅逐栋逐单元检查,仔细梳理问题。
在随后召开的居民代表会上,大家的点子像冒泡泡:“要节能的LED灯!”“多装几个才亮堂!”“声控的方便,拍手就亮!”……最后敲定的方案,连老人们都拍手叫好——白炽灯全换成LED灯,电线换成防火的阻燃电线,开关改成光感和声控双模式开关,天黑时咳嗽一声就亮,天亮了自动关。
最让人感动的是,社区的“幸福合伙人”嘉兴禾城农商银行听说后,拉来满满一车新灯具、电线等改造所需基础材料,保障了施工的顺利启动。
网格织得密,民心贴得近。在殷秀社区,这盏会“听话”的灯,不仅照亮了楼道,更照见了“民情一本账”里藏着的民生温度,把群众的诉求记在网格里,更记在心坎上,才能让每束光都暖到实处。
班子领账
让难题有人扛起来
“你看这路多敞亮!要是放以前,错个车都得挪半天。”站在创都逸居苑新划的停车位旁,居民李师傅对着网格员竖起大拇指。
这个困扰小区13年的停车难题,如今成了梅秀社区“民情一本账”上最亮眼的销号记录。在这个成立刚满一年的城乡融合新社区,这本特殊的“账本”正悄然改写着居民生活,让大家尝到了“问题有人管、难事有人解”的甜头。
2023年7月社区刚成立时,就面临多个“烫手山芋”。“当时居民看我们的眼神,有期待更有怀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杜俞晴记忆犹新。面对“新官要不要理旧账”的疑问,新班子态度鲜明:“旧账不清,民心难聚。”他们以秀洲区“新官理旧账”行动为契机,梳理散落的民生难题,形成“民情一本账”。
“创都逸居苑内部道路常年被私家车堵得水泄不通,居民投诉不断。”杜俞晴说。为彻底解决问题,社区没有自行拍板,而是请来交警、城管、物业、业委会、党员和居民代表召开“清账联席会”。“能不能划临时停车位?”“高峰期安排志愿者引导?”……众人讨论中,方案逐渐清晰。两次联席会后,小区不仅划了规范停车位,还成立业主停车自治小组,原本堵成“一锅粥”的道路变得畅通无阻。
闭环管理
让民心账单晒在阳光下
楼道灯不亮、小区停车堵……这些群众的操心事,在“民情一本账”里都有身份证。翻开“民情一本账”的台账,密密麻麻的记录背后,是“网格记账、班子盘账、全员清账、群众销账”的闭环机制在秀洲全域落地生根。
在秀洲,327个网格的1200余名网格长、网格员化身“记账员”,通过“巡访+反映+流转”三位一体渠道,让民生诉求全量入库。
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区“民情一本账”中,累计登记“疑难旧账”“10年以上”36件、“5到10年”100件、“5年以下”502件在册;“民情新账”“一级小事”2732件、“二级要事”612件、“三级大事”109件在册,真正实现“群众有呼声,账本有记录”。
分类盘账则让问题“各归其位”。全区统一标准,将“时间跨度长、矛盾交织深”的旧账细分为三级,由书记领衔攻坚、班子成员领办;将“发生时限短、群众呼声高”的新账划分为三类,由网格员、网格长分级处置。
群众销账更是让治理成效“晒在阳光下”。对“即办小事”,全区推行“办结即回访”机制,网格员24小时内电话或上门确认;对“疑难旧账”,则组建由党员、专业人士、居民代表组成的“百姓评议团”,按照“议题公示、实地考察、现场评分、通过销账”流程销账。截至目前,全区已开展评议活动59场,2000余人次参与,群众满意率达98%。
如今在秀洲,一个个“民情账”已经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新的温暖故事,还在继续书写。而故事的主角,始终是那些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百姓。
来源:区传媒中心
记者:赵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