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已经正式迈入200天倒计时。家门口要办盛会,主会场在杭州,但这次临安绝对是“主场中的主场”,不仅承担了一部分会务,还是来自136个国家和地区的759个生物圈保护区业内人士生态考察点。
这是大会首次落地中国,在欧洲和美洲以外区域举办,同时今年恰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在这一重大节点上,临安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世界瞩目的“新星”,代表中国接受全球生态目光的聚焦,任务重大。
开门迎客,担子虽重,但机遇同样难得。以筹备大会为契机,临安打算怎样向世界讲好这本“生态经”?
项目建设进度条拉满建一座看遍世界风景的生态博物馆
天目未来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国际协调理事会的会场,坐落在天目山间,从去年开始动工至今,就连新年期间也没有停工过一天。
“目前,会议场馆已完成主体施工,正进行室内装修。生态研学城、市政景观等项目已完成工程进度的80%。”天目未来谷项目负责人盛钱说。这个项目中,生态博物馆的部分将是展现临安“生态金名片”的重要载体。
这座生态博物馆集科学、艺术、文化、交互为一体,既展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中国实践的生动成果,也呈现了世界生物圈网络里各种不同生态系统的魅力,同时将临安的生态资源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走入生态博物馆,你会看到这个星球原始属性的‘荒野自然’的运行规律,慢慢步入到有人类活动参与的‘和谐自然’,感受过程中人与自然在历史中慢慢总结出的相处方式。”盛钱表示。
这个主题为“共生的世界”的博物馆,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宗旨用全新的形式落地在了天目山间,把晦涩的专有名词变得可听可感。未来走入天目山,你可以感受到大树王国的自然魅力,而进入博物馆,你亦能体会到生态建设的复杂性和必要性,进而更加珍惜这身边的一草一木。
当然,你也可以在这座博物馆里看到清凉峰呦呦鹿鸣的生态系统魅力,自去年清凉峰加入了天目山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临安的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便都被纳入到了世界生态样本中。“从世界到临安,再从临安看向世界,这是临安借助这次大会带给世界的礼物。”盛钱说。
家乡面貌换新颜妆点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村庄
“自从得知我们临安要办大会,我天天都会去村口的路上监督看看进度,如今路变得更平整了,我们一家的英语也学得不错,跟国际友人说上两句是没什么问题的。”天目村的一家民宿主人说,家乡门口要办大事,整个村都跟着“操心”,希望把临安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世界。
去年年底,临安至天目山的“迎宾大道”329国道玲珑至於潜段已经完工通车。如今,天目山周边的8条公路正在实施道路绿化提升、慢行系统改造、重要节点建设。“已完成天目山服务站改造,交敖线、西老线、门西线、澡白线、浪白线完成所有工程施工。”临安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75%,其余的工程都在加紧改造中。
在目前已经确定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国考察点中,月亮桥村是重中之重,因为考察团看的不仅是天目山的生态保护样貌,更要学习保护区周边社区是如何实现在保护中实现经济发展的,在这一点上,月亮桥村“面子里子”俱全。
村庄建设是久久之功。从2010年开始,月亮桥村经过持续多年的村道硬化拓宽、截污纳管、电线“上改下”、背街小巷整治、美丽庭院打造、乡村公园建设等一系列新农村建设,已然成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
为了办会,月亮桥村自然也要再“妆点”一番。“村头有一片光秃秃的土坡,以前是用来栽山核桃树的,但树没有长成,样貌也不好看,我们发动志愿者团队去植树,让村庄整体都变得更美观。”天目山镇月亮桥村驻村助理朱宇捷说。
今年以来,月亮桥村开启了湿地公园等多个微景观的改造,就连村民自家的庭院,都用各种植物蔬菜瓜果装饰了起来。“为了迎接大会,我们通过废物利用,用废弃的瓦罐和坛子以及路边枯萎的树桩种植各式花草在院子里,别致又好看。”月亮桥村的村民叶利成说。
“面子”有了,“里子”也不能缺。今年月亮桥村的村民石磊包下村里的一片闲置水库,带着村民们一起种上了水培苔藓。“这水库比以前漂亮多了。”石磊说,他觉得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对于月亮桥村的发展是一个重大的契机,“说不定以后我们的苔藓也能借着大会小有名气,赚更多的钱。”石磊期待着。
抓住机遇讲好故事展现一座“生态+”的绿色之城
“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这是杭州亚运会提出的理念,如今临安作为世界生物圈大会的主角之一,如何能够通过办会提升城市能级?我们请教了浙江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浙江农林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沈满洪,长期居住在青山湖的他,对临安这次办会充满了信心。
“临安是有非常大的办会优势的。”沈满洪说。首先是生态环境优势,临安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都位居全省前列,“我自己经常往返临安和杭州主城区,从体感上来说,虽然杭州主城区的空气已经很好了,但一下了高速到临安,明显感觉更清新了。”
其次是生态经济优势,临安首创的乡村运营模式,可不仅仅只在月亮桥村,全域村落景区的建设已经成了全国学习的对象。“近些年临安新型的制造类产业都是环境友好型,属于经济环境两手抓,发展的势头迅猛。”沈满洪说。
还有一点容易被忽略的是临安的文化优势。“大明山之所以叫大明山,是因为朱元璋在战争时期带着士兵躲在了大明山里,他们没有东西吃,只能尝试水煮山核桃,从而发现了山核桃这种美食。”沈满洪举例,历史故事里早已书写过临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奇,“有着‘窑盏茶禅’的天目山文化,有着‘疏浚西湖’历史美誉的吴越文化……临安有太多的故事都可以借助这次大会讲给世界听。”
沈满洪认为,当下临安需要做的,就是对于大会即将到来的高流量进行更精细的管理,对“生态+文旅”“生态+文化”作进一步规划和梳理。
“前一段时间太子尖的大流量,就是一次‘备考’。”沈满洪说。太子尖的大雪吸引了长三角各地的户外爱好者前来观雪,但由于太子尖并非景区,难以承载如此庞大的流量,就会出现车流拥堵、垃圾清运难等等问题。“临安已经做了一些尝试,例如联合多个民宿主理人发起垃圾换咖啡,垃圾换住宿券等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接下来可以进一步考虑如何限流,通过建设规范的露营地收取管理费用,让大家既能顺利欣赏美景的同时保护好生态。”
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究竟能给临安这座城市带来什么?对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多次参与考察临安的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韩群力说:“从目前临安的筹备程度来看,大会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借助大会契机建设的天目未来谷,会成为未来临安文旅的‘集散地’,承接起文旅的知名度和流量。而生物圈大会的响亮招牌,更是会把临安的‘天目山宝’等农产品品牌提升一个档次,带动销量,从而反哺农业产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00天,既是倒计时的刻度,也是临安与世界对话的进度条。在临安,这场盛会不仅是外交的舞台,更是普通人触摸生态价值的窗口。9月的天目山,或将见证一场全球生态治理的革新,而临安这座城也在生态文明长卷的起笔处,等待书写下一个20年新篇章。
资料/潮新闻 刘俏言 方婷 操文涛 临安发布资料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