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科学的种子”如何发芽?2024菠萝科学奖10项奇妙发现在杭揭晓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浙江> 要闻 > 正文

“科学的种子”如何发芽?2024菠萝科学奖10项奇妙发现在杭揭晓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2024-11-28 09:29

  苹果为什么会长蘑菇,什么生物最适合驾驶机器人,小奶孩为什么更好闻,什么纸最割人......11月23日,2024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在杭州西湖体育馆举行,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浙江省科技馆主办,杭州西湖文化旅游投资集团协办。

“科学的种子”如何发芽?2024菠萝科学奖10项奇妙发现在杭揭晓

  菠萝科学奖自2012年诞生以来,已连续“开奖”13年,每年的得奖项目都是“菠萝粉”们分外关注的一大热点。今年的菠萝奖,以“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主题,设置发明奖、医学奖、生物学奖、有知有味奖、物理学奖等十大类奖项,各个都能带来一场“头脑风暴”。

  夏日一杯“冰啤”下肚,解暑又畅快。中国科学院院士江雷团队从微观的角度发现,不同度数的酒和不同比例的乙醇和水混合物,会形成不同的分子形态,从而导致“啤酒,真的是冰的更好喝!”的发现获得了2024年菠萝科学奖“有知有味”奖。

  今年的“疯狂实验奖”得主,用六年时间醉心于研究咬人的蚊子。研究团队使用了有效且“粗暴”的方法,将自己的手臂直接伸进养蚊子的笼子,让几百只蚊子趴在手臂上“大快朵颐”。最终通过实验和基因编辑技术科学地回答了“蚊子为什么专咬我”的疑问。

  此外,关于冻西瓜解决大问题、胎儿都觉得甘蓝“难吃”、“小奶孩儿”为什么更好闻、什么纸最割人、蜘蛛操纵萤火虫发出求偶信号捕食、桔子用红网兜装的秘密、杏鲍菇菌丝导电操作“机甲”、苹果长出白蘑菇等探究有趣现象背后科学原理的成果,获得菠萝科学奖“灵机一动”奖、医学奖、化学奖、物理学奖、生物学奖、心理学奖、发明奖以及科学事件奖。

  锤子、滋水枪、飞船票、一坨海绵……每年,菠萝科学奖的奖杯额外特立独行,今年,所有获奖者们都能拥有一只“砂锅”。

  “砂锅是食物的容器,希望通过这样的奖杯,呼吁每位科学爱好者和科研工作者,勇于打开‘砂锅’,发现新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探索问题的本质和原理。”浙江省科技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科学的种子”如何发芽?2024菠萝科学奖10项奇妙发现在杭揭晓

  学习生活中的科学常识,收获了新奇“小玩意儿”。在这场科技文旅体验,众多菠萝文创周边中,一位全程观看了颁奖典礼的观众觉得“种子纸”格外有趣,“已经迫不及待要带回家将‘科学的种子’种下,等待来年发芽!”

  为了在有趣与严肃之间找到平衡,菠萝科学奖每年都要邀请国内外顶尖科学家和科学传播达人,担任奖项评审和现场嘉宾。在正经的“科学研究”基础上,努力让科学传播变成一件没有门槛的事。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浙江省科技馆与杭州西湖文化旅游投资集团“牵手”,为菠萝科学奖开展了一系列更“接地气”的科技传播活动。

  22日正式开张的科学集市上,历年获奖成果通过夸张手法的特色展陈、极具趣味性的互动装置吸引了周边群众的广泛参与。戴上MR眼镜,进行3D游戏互动,现场观摩数字心脏的跳动,体会AI写真的乐趣,3D打印巧克力、数字气味等多家西湖区科技企业提供的数字生活产品供大家亲身体验感受;此外,可可爱爱的科学菠萝IP衍生文创让大家在逛展、逛市集的轻松氛围中,“零距离”感受新科学的魅力。

  “近年来,在西湖区大地上,科技创新的势头‘热辣滚烫’,而科创、云创、文创‘三创融合’是西湖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独门秘籍’。未来,我们还将持续以菠萝科学奖为主题,打造一系列新应用场景,推广菠萝科学奖ip,让趣味的科学真正走进千家万户。”西湖文旅投相关负责人说道。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陆健 通讯员 秦宇杭)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辽宁沈阳开幕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闪耀智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