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云南西盟:共育“石榴籽”齐浇“团结花”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云南> 要闻 > 正文

云南西盟:共育“石榴籽”齐浇“团结花”

来源:光明网2023-04-14 16:16

  云南省普洱市西盟县是全国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国境线长89.33公里,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普洱市西部,地处中缅边境,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1.1%。

  近年来,云南西盟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采取“六项措施”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谱写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丽篇章。

云南西盟:共育“石榴籽”齐浇“团结花”

  党建引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西盟县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建立和完善坚强有力的工作体系,成立了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双组长制”领导小组,制定出台《西盟县“十四五”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规划》《西盟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创建目标要求、具体责任清单、推进时间步骤,形成了任务明、权责清、配合密的创建工作格局。西盟县各级党政组织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创建工作,把工作重心从少数民族向全体公民转变,工作措施从注重差异性向增进共同性转变,工作责任从行业部门向党委主体责任转变,真正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任务、评价标准、工作目标、体现到创建工作各个环节。

云南西盟:共育“石榴籽”齐浇“团结花”

  深耕内涵 突出特色抓创建

  来到西盟县中课镇班箐村的拉勐纪念园,聆听拉勐故事、感悟英雄事迹,让“忠诚、团结、进步、和谐”的拉勐精神一次次洗礼党员干部的思想;在民族团结“盟誓塔”感受边疆各民族“永远跟着共产党走”的决心......

  西盟县把握“红色”总基调,积极探索“红色育人”模式,推动党内教育与“感恩教育”“养成教育”深度融合,依托丰厚的红色资源和人文资源优势,开展红色文化讲解员培训,着力培育一批红色文化传播者,全力打造民族团结教育“红色牌”,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奋斗精神,引导干部群众坚定不移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信念。

云南西盟:共育“石榴籽”齐浇“团结花”

  繁荣发展 促进各族群众共同过上好日子

  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云南西盟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关键,充分发挥县统一战线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坚持项目、资金、人力向边境乡(镇)、村(社区)倾斜,推动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乡村振兴、平安建设、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相融合,通过大力发展产业、强化就业帮扶、大力发展生态民族文化休闲旅游业等措施,实现边境乡村发展、边民富裕,提升边境各族群众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2022年共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12697.47万元,实施产业68个,累计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239人,实现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16138人。2022年,西盟县高位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14个边境村“一村一方案”动态调整完成规划子项目466个,计划投入资金5.11亿元,一个个项目建设,不断助推西盟县1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实现“基础牢、产业兴、环境美、生活好、边境稳、党建强”的华丽转身。

云南西盟:共育“石榴籽”齐浇“团结花”

  培根铸魂 推动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

  在西盟县新厂镇,大家都会亲切地称呼周建梅为“叶红老师”。从外地来西盟乡村小学从教26年的她,能说一口流利的佤语。

  “西盟是一个边疆民族地区,为了让孩子们听得懂我的课,我学会了佤语,在教低年级学生时采用双语教学,可以让孩子们更快地学会所教的知识。”周建梅说。在尊重当地民族习俗并学会民族语的同时,她还会教给孩子们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积极引导各民族学生同学习、同进步、同成长,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理念,把童心向党、民族团结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心中。

  西盟县还采取举办宣传月活动、文艺演出、专题讲座、会议培训、载体推动、线上互动、线下行动、典型带动、屏幕滚动、电视播放、户外展示等方式,扎实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理论宣讲、解读和研讨工作,常态化推进“七+N进”活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机关、乡(镇)、社区、学校、宗教活动场所、企业、军(警)营],编辑《西盟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应知应会知识口袋书》和宣传册,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念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实践中,切实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度,进一步激发各族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抓创建的干劲,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面动员、全域覆盖、全员参与、全体推进的大创建格局。

云南西盟:共育“石榴籽”齐浇“团结花”

  互嵌融合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覆盖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民族工作各领域。西盟县坚持把创建工作融入各级党组织的中心工作,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平安县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四高四区”建设统筹结合,找准创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契合点,与民族情感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扩大覆盖范围,延伸拓展“7+N进”活动,把创建工作的成果体现在推动经济发展上,民生改善上,凝聚人心上,充分展现人文化、大众化、实体化的要求。

  典型示范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西盟县按照“典型带动、示范先行、建好品牌、彰显特色”的创建工作思路,创新打造特色品牌,以“七进”为载体,抓好示范典型培育行动,高标准、多层次、宽领域、广角度打造彰显特色的“七进”亮点。把“道德模范”“西盟好人”“和谐寺观教堂”“五好家庭”“双拥共建”“星级文明户”等评选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挖掘、培育、选树和表彰一批模范,用先进典型激励人、感染人、鼓舞人。已培育出国家级模范集体2个,省市县级示范单位115个,示范户1071个,省级模范个人2个,市级模范集体3个,市级模范个人7人。

  下一步,西盟县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持续巩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认真落实创建工作“五个纳入”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纳入”工作要求,奋力谱写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新篇章,让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在西盟绽放出更加绚丽的色彩。(艾嘎 张媛)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天津大学庆祝建校130周年

  • 坚守岗位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科普资源“需求侧”井喷,“供给侧”该如何应对?
2025-09-30 02:50
从今天起,我们不妨每天给孩子留出30分钟,让他们把第一个“为什么”写下来;不妨对孩子说一句“这个问题真有意思,一起找答案”;不妨在课堂上把“解题步骤”暂时收起,让学生先猜、先试,让好奇心重新成为我们最闪耀的指南针。
2025-09-30 04:05
这个秋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批新生将开启一段独特的学习旅程:从大二开始,他们将亲手参与设计一架低空飞行器,直至它真正试飞升空。想象一下,课堂上学到的公式和图纸,几年后竟能化作低空飞行器飞向蓝天,多么振奋人心!这不是科幻电影,而是北航在全国率先开设的“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推出的“项目制人才培养”真实场景。
2025-09-30 04:05
时代浪潮奔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国家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从关键技术的突破到现代产业体系的构建,处处都需要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又具备卓越实践能力的青年英才。
2025-09-30 04:05
辽中凹陷位于渤海北部海域,平均水深22米。探井JZ27-6-3井钻遇油气层57.4米,完钻井深1925米。经测试,该井日产原油约500吨,日产天然气约2万立方米。
2025-09-30 04:05
2025年全国古树名木保护科普宣传周活动29日在广州启动。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进一步加强古树名木保护,我国已启动第三次全国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并严格落实《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按照“一树一策”“一群一策”原则,持续推进科学保护管理,推动古树名木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5-09-30 04:05
成功攻克了近距离飞行与高精度操作难以兼顾的核心技术难题
2025-09-30 02:50
当科研人员在各自领域里突飞猛进时,科幻创作需要正视专业壁垒与认知鸿沟,更重要的是寻找方法跨越鸿沟。
2025-09-30 02:50
健全大联合、广协同、全覆盖、共建共治共享的国家科普体系,全面构筑新时代国家科普能力
2025-09-30 02:50
建设海洋强国,离不开海洋文化等软实力的支撑。
2025-09-29 09:22
2025年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27日在海南海口开幕。大会以“产业变革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策划了18场会议、2场闭门会议、技术展览、科技评选和系列科普活动。
2025-09-29 05:25
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青藏直流二期扩建工程28日正式投运,可将青海与西藏之间的输电能力提高一倍,达到120万千瓦,对于提高西藏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促进清洁能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服务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2025-09-29 05:25
日前,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这场十年一届的盛会首次在亚洲举行,各方代表齐聚一堂,汇聚共识,共同探讨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与举措。
2025-09-29 05:25
科普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性工作。
2025-09-29 03:15
“我们要做轻量化,就是要做轻量化生态,要建设轻量化生态系统。”在2025(第十八届)汽车轻量化大会(以下简称“大会”)上,北汽福田欧曼事业部研发中心底盘系统高级主任工程师兼公司轻量化负责人李军代表公司获得“汽车轻量化创新成果大赛卓越成果奖”,展现了中国商用车轻量化技术的最新突破。
2025-09-29 07:19
目前,我国专业技术人才超过8000万人,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7200万人,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
2025-09-28 09:45
9月27日20时4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1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28 09:39
今天,横跨贵州省贞丰县与关岭县的世界第一高桥——六安高速花江峡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大桥通车后,原来需要绕行2小时的花江峡谷两岸贞丰县至关岭县,如今仅需2分钟即可直达,真正实现了“天堑变通途”。
2025-09-28 09:39
近日,2025亚太机器人世界杯青岛国际邀请赛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84支代表队同台竞技。在各类比赛中,人形机器人足球赛吸引了最多观众“观战”。
2025-09-28 04: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