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浩瀚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迎来了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交响。10月7日至8日,2025塔克拉玛干沙漠音乐嘉年华在新疆阿拉尔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乐迷、游客相聚于此,在璀璨星空与无垠沙海的怀抱中,共同体验这场融合东西部风情的音乐盛事。

2025年正值浙江文旅援疆“双珠”计划深入推进之年,浙江广电集团将其培育12年的“氧气音乐节”IP引入新疆,依托阿拉尔“沙漠之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面升级的硬件设施,共同打造集“可玩、可逛、可体验”于一体的沉浸式音乐嘉年华,实现了品牌价值与地域资源的优势互补。这场持续两天的演出,不仅标志着“氧气音乐节”这一文化品牌成功实现跨区域拓展,更成为浙江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旅游兴疆战略的生动实践。





本次活动以“音乐+文旅+消费”的创新模式,设置星光观演区、氧气乐享区、创意市集区、大漠艺术区、美食风味区、沙漠潮玩区、星空露营区等主题街区,通过场景创新、业态联动与文化植入,有力助推阿拉尔向“文旅高地”跃升,也为浙阿两地的文化交流与情感共鸣搭建重要平台。










音乐盛典现场,尚雯婕、艾福杰尼、吉克隽逸、阿不都拉等多位艺人先后登台,以流行、说唱、电音等多元音乐形式,将大漠的激情与浪漫融入演出。演出舞台遥对暮色,背倚波光潋滟的驼铃泉,当落日沉入沙海,灯光渐起,璀璨星空变为演出背景,灯光、水影与声浪在此刻共鸣,形成沙漠中独一无二的Live现场。乐迷们在社交平台上踊跃分享“沙地上听音乐、看星空”的沉浸体验,这些真实而生动的瞬间让阿拉尔的独特风貌跨越地理阻隔,进入更广阔的大众视野。











创意市集区现场,浙江特色好物与阿拉尔本土特产互动展示,交织出一幅物产与人文共振的画卷。来自浙江的北高峰文创、灵隐文创、云和木玩等江南雅物,与阿拉尔灰枣、腰果奶芙等37款本土风物并肩陈列,这些跨越山海的文化符号,在阿拉尔的沙漠中焕发新的生命力。这不仅是一次“浙产西进”与“疆品东送”的双向奔赴,更在舌尖上搭建起一座风味长廊,让乐迷游客在品尝中读懂东西交融的“城市记忆”。
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漠之门”借助本次音乐嘉年华的举办,实现了从单一自然观光目的地,向集音乐、体验、休闲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转型。景区依托独特的沙漠资源,开发出沙漠越野、沙地摩托、驼铃泉桨板等一系列具有地域特色的体验项目,将壮美的自然风貌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旅游内容,显著增强了“沙漠之门”作为现代旅游目的地的互动性与吸引力。

据了解,2025阿拉尔塔克拉玛干沙漠音乐嘉年华作为第一师阿拉尔市重要文旅活动,锚定国庆中秋假日旅游黄金窗口期,以沙漠之门景区“音乐+文旅”为核心引擎,以城市资源承载文旅新生,成功打造沙漠文旅新场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助力阿拉尔实现“整体作战、全域出彩”,探索文旅发展全新范式,为假日经济注入强劲活力。


同时,氧气音乐节作为浙江广电集团交通之声原创品牌,创办12年以来已成功举办近50场,超100万人直接参与,在浙江省内已形成“奔赴一座城,打卡氧气音乐节”的强大影响力,在提升举办地文化氛围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




本次沙漠音乐嘉年华的成功举办,充分体现了浙阿两地文旅产业融合的巨大潜力,也标志着浙江文旅援疆工作进入新阶段。两地从最初的单向输送到现在的双向互动,从简单的项目对接到深入的产业融合,这种以文化IP为纽带、以产业融合为路径的援疆模式,实现了从外部“输血”到内生“造血”的关键转变,不仅为阿拉尔打造文旅高地注入了新动能,更为新时代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随着最后一首歌曲的落幕,音乐节的喧嚣逐渐散去,但它所产生的影响却仍在持续。这场跨越山海的文化相遇,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文旅融合实践,更开启了浙阿协作的新征程。它印证了文化在东西部协作中的深层凝聚力,更展现了产业融合带来的广阔前景。在这片孕育无限可能的沙漠热土上,浙江与阿拉尔的双向奔赴,正蓄力谱写下一段更为动人的篇章。
来源丨浙江省援疆指挥部编辑丨陶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