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不育秧、不插秧,沙漠边缘种水稻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要闻 > 正文

不育秧、不插秧,沙漠边缘种水稻

来源:人民日报2025-04-17 09:03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

  不育秧、不插秧,沙漠边缘种水稻

  本报记者 李亚楠

  金色的沙海边缘,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风裹挟着细沙掠过,一台台播种机在广袤的田地上轰鸣前行,扬起片片尘土。开沟器划开干燥的土壤,将一粒粒经过包衣处理的水稻种子精准埋入地下。覆土轮将它们轻轻压实,在松软的土壤上留下浅浅的整齐痕迹。

  这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昆玉市二二五团玉泉镇的4000亩水稻种植基地,稻种像种小麦一样被播进了干燥的土壤中。“播完了浇一次水,15天左右就能出苗。”基地负责人张正乾说。

  这是什么样的稻种,为何可以不用育秧插秧?产量和质量如何?

  张正乾介绍,这是云南声农水稻研究所的蒋志农教授研发的高原粳稻品种——羊脂籽米,此前在浙江、湖南、新疆南北疆都试种过,发现在南疆种植的效果最好,目前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和第十四师昆玉市大面积种植。

  “我们基地从2020年开始种植这个品种。它的根系扎得比较深,稻秆也粗,可以抵抗大风天气,适合当地气候。”张正乾说,水稻是喜温喜光的作物,二二五团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有230天无霜期、全年无极端天气。这里的水稻一年一季,水稻籽粒灌浆时间充足,成熟度好,颗粒饱满,有利于种植出优质水稻,也能够给予土地更多休养生息的时间,让土壤积累更多的营养。此外,二二五团还通过增加土壤有机质、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肥等方式,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每年用腐熟羊粪、油渣以及有机肥对土壤进行改良。

  与传统水稻种植不同的是,这里采用的是水稻旱直播技术。播种机可以一次性完成开沟、播种、覆土,平均每天可以播种300多亩地。“插秧水稻一天只能插二三十亩,相比之下,旱直播技术成本低、效率高、节水,出苗率达到95%以上。”张正乾说,当地插秧机的机力配套不足,如果育秧插秧的话,需要从阿拉尔市调集插秧机,成本比较高。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阿拉尔市的水稻种植依然采用插秧法,主要是因为当地土地多,且棉花种植面积大。旱直播方法播种后需要尽快浇一次水,用水时间和棉花冲突,水源不够。一亩秧田育的秧可供80亩稻田插秧,可以用少量的水提前于3月底到4月初在秧田育秧,等5月有了融雪性洪水,水量充沛的时候再插秧。

  而二二五团目前的作物以林果、小麦、玉米为主,当前是水量比较充足的时候,可以满足水稻旱直播后的用水需求。

  旱直播技术省工、省力,是否可以推广应用?张正乾表示,农业种植没有统一的模式,需要因地制宜,在我国东北地区和南方,也有类似不育秧的种植方法,但因土壤含水量比较高,会堵塞下种器出口,所以一般使用无人机飞播撒种。在种植两季稻的地方,因为气温的原因,仍需要先在拱棚里育秧。

  出苗之后,当地采用干湿间歇式灌溉。“并不是在沙漠里就不用水种水稻,这是一种误解。在水稻生长期内,也一样要灌水没过根部,只是不用一直有水,等田里的水干了之后7—10天再灌水,水干了之后红线虫也因干涸而死。”张正乾告诉记者,水稻生长过程并不需要一直在水里,根系一直泡在水里反而会增加病虫害,干湿间歇式灌溉不仅有利于水稻根系向下发展、充分吸收稻田里的养分,在稻田干旱时还能有效杀灭病虫。只是南方降水比较多,比较难做到干湿间歇。

  此外,田间技术人员还会采取气味诱捕、光诱捕等方式有效防止病虫害,水稻农田不需要喷农药杀虫。“这个稻种的产量可以达到每亩700公斤,但是为了保证品质,去年我们通过‘晒田’把亩产量控制在500公斤左右,就是6月10日—20日之间不给水,把无效分蘖晒死,减少产量,让米粒都有充足的营养。”张正乾说,这样做兼顾了产量和品质。

  夕阳西下,播种机仍在田间穿梭,远处的沙丘静默如旧,眼前的田野已悄然孕育着新的希望——沙漠里的水稻,正等待破土而出。

[ 责编:袁晴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在智博会上感受“智慧”养老生活

  • 高原竞速:马蹄踏响羌塘草原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在嘎鲁图镇呼和陶勒盖嘎查“三北”工程作业现场,开沟种植一体机在沙地上开垦出一道道沟,种下一排排柠条。”
2025-09-08 09:48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已从2012年的53.1%提高到2024年的67%,城镇常住人口达9.44亿,城市已成为承载亿万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
2025-09-08 09:41
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9月8日公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
2025-09-08 09:38
面向“十五五”,政策导向应注重发展与治理并重,加快形成结构合理、规则清晰、响应高效的智能消费治理体系,护航“人工智能+消费”高质量发展。
2025-09-08 09:33
7日0时34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四十号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9-08 09:32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