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树种球”飞播造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实施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新疆 > 正文

“树种球”飞播造林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实施

来源:光明日报全媒体2022-12-05 21:52

  “树种球”是啥?

  近日,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首次尝试在沙漠荒漠化区域进行5万亩“树种球”飞播试验造林工作。 这是全国首次运用“树种球”在荒漠化地区进行大面积飞播造林,试验成功后,将对改善塔克拉玛干沙漠区域植被覆盖、塔里木河流域生态保护以及周边生态环境恢复提供重要实践依据。

  中碳森林资源(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欣鹏介绍说,“树种球”是一种绿化技术,把胡杨、红柳等耐干旱、耐盐碱树种和草籽,通过使用红土、椰糠和有机质土壤等进行包衣处理,制成几厘米大小、重量不超过50g的种球。其中,红土可为种子提供较好的土质环境,椰糠发挥蓄水保水功能。遇到下雨,便可快速吸收并锁住水分,为种球内种子萌发提供有利条件,提高种子成活率。据了解,飞播造林在我国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技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作业区域精准等优势特点。

  在十团蓝泊湾通用机场,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忙着把从山东基地加工好的成品“树种球”称重,随后转运到负责飞播任务的运输机上。

  作为中国境内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面积达到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量不超过10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在当地语言中,意为“进去出不来”,又被称为“死亡之海”。 此次飞播造林,是大面积造林、修复沙漠区域生态的一次大胆尝试,可以为师市综合治理恢复荒漠化区域植被积累经验。

  王欣鹏表示,为保证种子的成活率和发芽率,负责飞播造林工作的中碳森林资源(北京)有限公司从今年5月起,通过和陕西理工大学校企合作,以“树种球”飞播方式提前开展了6000多亩前期飞播试验造林工作,确保5万亩飞播造林工作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周边高效率、高质量地实施, 真正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丰收”。

  “我们撒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哪怕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有1%的成活率,这对我们来说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王欣鹏说:“通过试验,‘树种球’工艺有所改进,体积和密度也小了,相对更轻,从飞机上播撒的时候,覆盖面大很多,总体效率比五月份提高了将近3倍。今年我们计划到年底之前,完成5万亩的飞播任务,未来计划五年之内,在第一师阿拉尔市周边完成大约30万亩的飞播造林任务。”

  为了保证“树种球”飞播效率和质量,阿拉尔市鼎疆通航有限公司承担了此次全部的“树种球”飞播试验造林任务,挑选经验丰富的机组人员进行保障,并对执行作业的飞机进行全面维护,随时根据飞播情况进行飞机架次调整。

  “我们现在每天播撒效率能达到几千亩,整体效率远远高于人工植树造林,非常适合在荒漠化区域作业。截止目前,已经飞了30多个架次,整个面积也在2万亩左右。未来,将逐步把这种模式复制到整个新疆。”阿拉尔市鼎疆通航有限公司负责人仲志勇表示。

  据了解,2022年第一师阿拉尔市共完成绿化面积27.75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45万亩,退化林修复12.6万亩、封沙育林10万亩、草原生态修复1万亩,取得了人进沙退的“历史奇迹”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李慧 尚杰 赵明昊 王艺钊 通讯员林国强)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贵州乌江集装箱新航线迎来首航

  • 保护文化遗产 能工巧匠赛技能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全国两会的帷幕刚刚拉开不久,不少“两会热词”已新鲜出炉,“人工智能”当属其中之一。不信,请听——
2025-03-07 04:5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2025-03-07 04:50
6日从中国海油获悉,位于我国北部湾海域的涠洲10-5油气田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北部湾盆地古生界潜山油气勘探获重大突破,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25-03-07 04:50
很多研究认为,活性氧超氧阴离子不利于人体健康。
2025-03-07 04:50
去旅游,找AI做个攻略;要开会,让AI写好PPT;田间地头,智慧农业精准控制着土地的湿度和养分;崇山峻岭,无人机在人迹罕至处巡视高压电线……
2025-03-07 04:50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这部新修订的科普法有哪些重要变化?未来,助力科普事业大发展,又该如何充分发挥法制保障作用?
2025-03-07 04:50
不仅手机直连卫星技术,5G、工业互联网、算力网络、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坚实底座,正稳稳托举数字中国大厦立地擎天。
2025-03-06 09:10
在寂寥山河间书写着西部能源“奔涌”的答卷。位于贵州安顺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盘江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项目一隅。
2025-03-06 09:06
DeepSeek等科技新锐的出现,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上的潜力,也为其他行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
2025-03-06 09:05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支持政策和市场服务,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和资产单列管理改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2025-03-06 06:00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在当前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科技创新还存在转化‘鸿沟’,尤其是全链条体系尚未完全贯通。”浙江大学医药学部副主任方向明委员直言不讳地指出科技创新的“痛点”。
2025-03-06 06:00
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驱动和产业支撑。
2025-03-06 06:00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带状疱疹,要及时接种带状疱疹疫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熬夜、着凉等。
2025-03-05 09:00
在“春晚机器人”的“原产地”浙江,早在去年9月就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2025-03-05 09:01
我们还需要以更前瞻的视野加速布局,让AI加快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在鼓励社会资本开展“AI+”项目投资时,探索对相关投资者给予税收减免优惠,完善“募投管退”全链条运行机制。
2025-03-05 09:00
目前,陈超的育秧基地共有20万个秧盘,10台秧苗运输车,秧苗不仅供应自家的5000亩水田,还覆盖博白县28个镇和邻县的上百农户。
2025-03-05 08:59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2025-03-05 04:10
近年来,山东省莱西市大力发展智慧设施农业,提升了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当地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2025-03-05 04:10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