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传播中国文化 展示天津形象
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媒体包“津味”十足
记者 张雯婧
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举行。届时,中外记者将会聚津城。8月27日,2025年上合组织峰会媒体包开始发放。媒体包里都有哪些物品?设计又有哪些独特之处?昨天,记者在第一时间领取到了这个诚意满满、“津味”十足的媒体包。
媒体包上,抱鱼童子的形象格外醒目。“我们以天津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杨柳青年画为设计灵感,紧扣‘上合回家,团聚津门’的理念,在媒体包上以数码印花技术重现了经典之作《莲年有余》,将吉庆丰收、事事顺意的美好寓意融入设计。”天津杨柳青画社副总编王海玲介绍说。
记者看到,整个媒体包外部采用新型环保面料,轻便防水,功能性结构专为媒体工作者设计。内部设有分层收纳袋,可收纳笔记本电脑,包身配有充电宝接口,正面设置配备密封防水拉链的手机(证件)收纳袋,侧面配有水杯(雨伞)收纳袋,非常实用。
打开媒体包,记者看到用于采访记录的笔记本,它不仅以手绘天津地标元素与杨柳青年画吉祥纹样为封面,内页还印刷了以津湾广场、滨海新区、天开高教科创园核心区、黄崖关长城等地为主题的15幅天津城市景观图片。
充电宝的外观设计,则将“电量”与“富余”概念相结合,为各国记者提供手机持久续航的同时,传递生活富足美满的美好祝愿,使充电宝成为祝福的载体。记者现场试用了这款充电宝,让人惊喜的是,当充电宝与手机连接、屏幕点亮的瞬间,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徽标同时亮起。小小充电宝,完成了文化与能量的双重传递。
此外,在以《海河绘》为主题的纪念款晴雨伞的伞底,印有动态展示二维码,手机扫码即可欣赏动画版《海河绘》。天津鸵鸟文创钢笔套装则由鸵鸟墨水和天津杨柳青画社共同设计制作,将天津特色元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巧妙融合。王海玲表示,套装内的杨柳青年画《莲年有余》明信片可通过峰会新闻中心专属邮筒寄往全球,让天津祝福跨越山海。
“媒体包在突出‘上海精神’、中国气派和天津特色上下功夫,由天津市委宣传部指导、天津杨柳青画社设计制作。匠心独运、富有天津特色的媒体包及包内物品,在满足峰会期间各国媒体记者采访工作需求的同时,传播中国文化、展示天津形象。”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