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古镇焕新展现绝美中国年韵味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天津> 要闻 > 正文

古镇焕新展现绝美中国年韵味

来源:央广网2025-02-13 15:51

  央广网天津2月12日消息(记者韩雨晨)“在城市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很难能找到归宿感。游走在古镇之中,有种岁月积淀的闲雅,也让我感受到一种属于生活的美学。很开心我们今年选择了来杨柳青古镇过年,这里热闹又不失古韵,传统还融合着创新,我很喜欢。”来自北京的游客刘女士说道。

  杨柳青古镇焕然一新、灯火璀璨(央广网发西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2025年春节期间,杨柳青古镇迎来全面焕新升级,深厚的历史底蕴在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再次焕发新生,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炫彩窗口。

  “杨柳青古镇焕新自启动以来,周周有变化,月月有提升。2025年春节期间重装亮相,不仅带动了文旅产业升级,也进一步展现出杨柳青之美。非遗手工艺集群、非遗食品集群和新引进的潮玩文创、特色茶社、特色民宿、各地美食等业态以及沉浸式体验场景,将景区内的文化、商业、旅游全面融合,促进了古镇的可持续发展。”天津市西青区文旅局副局长任震怀介绍说。

  游客在杨柳青古镇观灯赏景(央广网发西青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古镇焕新带动长效增容 助力西青旅游快速发展

  杨柳青古镇作为西青区的重要文化旅游地标,乙巳蛇年春节期间,通过一系列改造提升措施,实现从传统古镇向现代文旅融合发展的转型,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体验。据统计,古镇春节假期期间客流量突破40万人次。各地游客纷纷表示,杨柳青古镇不仅保留了独特的民俗味道,还融合着新潮现代元素,冒着“烟火气”,透着“人情味”,展现出了绝美中国年的生动韵味。

  与此同时,古镇以丰富的新春活动打造出多业态产品,游客在这场新春盛宴中不仅感受到了古镇的文化魅力和焕新活力,还充分体验到吃、住、行、游、购、娱的全方位消费场景。“我是第一次来杨柳青古镇,这里太热闹了,人们也很热情。我还实现了穿汉服过春节的心愿,有机会我一定常来。”蒙古留学生爱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外籍留学生徜徉在杨柳青古镇中(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传承大运河千年文脉,素有“北国江南”和“沽上扬州”美誉的杨柳青古镇春节期间以“年画中国·画游西青”为主题,举办第28届杨柳青灯展,打造出中国首个年画主题灯会。结合“古韵新姿焕·杨柳贺新春——沉浸式杨柳青古镇新春游”,推出行进式演艺、年画人物巡游、情景舞蹈等丰富活动场景,通过故事化表达沉浸式串联起杨柳青古镇焕新的各项阶段性成果,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古镇的深厚历史底蕴和独特民俗风情。

  在“何以中国·杨柳青民俗体验季”中,主题年货节打造新年拍照打卡互动场景。舞龙舞狮、小车会秧歌等各门类、多形式的民俗演出轮番上演,将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瞬时拉满;西青区首部以杨柳青年画为故事主线的沉浸式互动戏剧《吉祥如意》,也以有趣、立体而深入的观剧旅程,让众多游客大呼不虚此行。“跟随着情景剧演员们的表演逛古镇,自己也好像进行了一次时光旅行。我知道了杨柳青的历史和古镇由来,还体验了剪纸、抖空竹等中国传统技艺,中国文化都很浪漫。”来自埃及的小伙丘山第一次来到古镇,就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所折服。

  此次焕新在提升古镇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的同时,通过非遗传承与创新不断推动西青区旅游业发展,也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注入了新活力。

  春节期间,杨柳青古镇游人如织(央广网记者 韩雨晨 摄)

  传承非遗老手艺内涵大乾坤 打造天津春节期间新经济增长点

  2025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做活文旅体融合文章。杨柳青古镇自古以其独特的非遗资源闻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柳青年画,以及剪纸、风筝等民间技艺都深深烙印着历史芳华,闪耀着人文独韵。结合本次焕新提升,古镇通过创新方式保护和传承非遗,使其成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动力。

  “春节期间,游客可以近距离走近我们的年画工匠,了解年画制作过程,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创意产品,游客可以自行创作,感受年画魅力。”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杨柳青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霍庆顺,“玉成号画庄”第七代传人张宏表示。

  而在古镇的丹青雅苑,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杨柳青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石彦敏春节期间也很忙碌,完全没有时间休息的她,坦言在看到各地游客对年画文创都爱不释手时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传统技艺的魅力在于它可以以自己的方式融入时代的发展潮流。我喜欢用传统手法记录现代生活,用年画笔触刻画国之重器。我创作的年画《青云直上》《大展宏图》就是以我国航天成就为题材,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和社会的认可。”在石彦敏看来,让传统与时俱进,在保持风骨的同时彰显时代格调,亦是传承的意义。

  杨柳青古镇郝氏剪纸第五代传承人杨阳也认为,对传统技艺保持热忱是对文化的尊重;而以一腔热血去带动更多年轻人了解老技艺,让老技艺永葆青春,则是一种责任。“古镇焕新,让更多人走进杨柳青,来到老街巷,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内蕴与神髓,是一种文化与经济的双向奔赴。”杨阳说道。

  春节期间,古镇通过“非遗+文创”市集、“非遗探店”等形式,将非遗与现代消费相结合,吸引了大量游客参与互动体验,不仅让非遗焕发新生机,也为古镇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助力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杨柳青古镇打造文旅体深度融合

  本次杨柳青古镇焕新升级作为天津市推进文旅体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不仅是区域文化旅游的核心点,同时也是天津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打造高品质的文化街区和消费体验空间,吸引着国内外游客体验天津的文化魅力。

  春节期间,杨柳青古镇中的几家特色店铺游客络绎不绝,特产店“西青有礼”、文创店“柳青拾趣阁”、茶社“柳青茶苑”、汉服店“霓裳羽衣”等每日都有大批客流前来消费、打卡。津门小吃、津味文创、唯美汉服都成为天南海北游客的“心头好”。

  “我是来自山西的大学生,山西也有很多古迹,但来杨柳青给我的感觉又很不一样。这里古朴又新潮,很多创意产品都很有意思,符合我们年轻人的口味。我刚刚就在文创店的肌肉粉色财神那里打了卡,发朋友圈后好多小伙伴都问我是在哪里。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拜赛博财神,享彪悍人生!”刘婧和朋友穿梭在古镇各个景点打卡拍照,玩得不亦乐乎。

  作为杨柳青古镇的策划运营方,中联傲博(天津)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产品部经理张紫艳对此次古镇焕新提升感触颇深。在她看来,让传统融入潮流,又不能显得突兀,需要下一番苦功。“迎合古镇特色,我们将具有天津特色的产品以一种年轻人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在柳青茶苑,我们推出了‘集千福百寿’的活动,设置打卡墙,让顾客自己写福字,还能得香包。只有参与才会成为永久的记忆,以后每当他们再看到这个香包,都会想起来在杨柳青收获的快乐。”

  两个多月的时间,杨柳青古镇新入驻80多个商户,商铺入驻率从原来的约50%提升到现在的约90%。张紫艳认为古镇带给游客的不仅仅是购物体验,更是文化体感,游客置身古镇期间,不仅仅是“来”,更要有理由“留”,将“生态友好”融入到古镇的开发当中,让“引客”和“留客”融会贯通,通过创意让游客“兴趣消费”,使古镇整体品质得到提升。

  “毛猴张”传人张文鹏的店内,春节期间游客不断。说到为何来杨柳青古镇开店时,张文鹏认为西青区文化底蕴深厚,古镇近年来发展迅速,配套齐全,营商氛围优厚。“政府给了我们很多的支持和政策扶持,在感恩的同时我更希望通过传统技艺来传播中国文化、天津文化、杨柳青文化,这是我们手艺人共同的心愿。”

  乙巳迎春,万物复苏,2025年杨柳青古镇将继续深化文旅体融合,开发更多文旅业态,以焕新升级为契机,为天津市西青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同时也为天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传承非遗、优化旅游配套和创新文旅模式,杨柳青古镇也正逐步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典范。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湖南长沙:检修农机备春耕

  • 春耕牛市供销旺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6项标准是我国环境基准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与《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和《海洋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试行)》配套使用。
2025-02-21 10:07
日前,我国首口超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完钻,钻探深度10910米,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垂深井。
2025-02-21 10:06
该规定提出,严明资格条件,规范准入程序,完善退出机制,严禁将会员类型与人才“帽子”挂钩、“交钱就能入会”等行为。
2025-02-21 10:04
钙钛矿材料具有荧光量子产率高、色纯度高、色域广等独特优势,被认为是下一代超高清显示技术的理想材料。
2025-02-21 10:03
中国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任务探测器20日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025-02-21 10:02
最近,全国多地将DeepSeek等人工智能系统应用于政务和公共服务。
2025-02-20 14:40
DeepSeek引发的冲击波仍在持续:不仅多个平台宣布接入DeepSeek,各个行业也密集搭上这趟“快车”。2月4日,DeepSeek系列大模型正式上线昇腾社区,开发者可一键获取DeepSeek系列模型,并支持昇腾硬件平台上开箱即用。
2025-02-20 10:02
近日,全国首套大型智能化森林火灾救援处置训练设施顺利通过最终验收,在国家西南应急救援中心正式交付使用。
2025-02-20 02:50
19日,科学家们在国际学术期刊《天体物理杂志快报》发布了“天关”卫星的最新发现。
2025-02-20 02:50
夜幕低垂,驾车穿行在贵州兴义环城高速公路的隧道中,柔和光线如点点星光洒下,为隧道披上一层温暖的光纱,照亮往来的车辆。
2025-02-20 02:50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要推进科技创新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整合科研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优化创新生态,力争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上取得新突破,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25-02-20 02:50
在万里风沙线上筑起“绿色长城”
2025-02-19 09:48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空天院)研制的直升机航空大地电磁探测系统,成功应用于高原铁路建设工程。
2025-02-19 09:47
由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与清华大学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于2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线上发表研究成果。
2025-02-19 09:45
18日从中国科协第十届全国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获悉,2024年,我国在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期刊建设、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国际民间科技交流、规范学术团体治理等领域取得进展。
2025-02-19 09:44
2025年开年以来,人工智能(AI)技术继续保持迅猛发展的态势。
2025-02-19 09:42
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5-02-18 09:33
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24年12月25日起施行。宣传贯彻科学技术普及法座谈会17日在京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蔡达峰出席会议并讲话。
2025-02-18 09:32
迈着深深浅浅的步子走进葡萄园,脚下,枯叶作被覆盖着泥土;头顶,休眠的葡萄枝上零星挂着卷曲的叶子。果农们在葡萄架下来回穿梭,剪刀在手中翻飞,老练地修剪着葡萄枝条,随后,有条不紊地完成着开沟、窝肥、清园等“冬管清单”。
2025-02-18 09:32
2月13日,北京儿童医院,13位知名专家对1位8岁男孩的疑难病例展开缜密讨论。主持人是北京儿童医院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家倪鑫,专家们则来自神经外科、肿瘤外科、口腔科等科室。
2025-02-18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