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老品牌 新征程丨十八街麻花“开新花”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天津> 要闻 > 正文

老品牌 新征程丨十八街麻花“开新花”

来源:天津日报2023-11-13 13:39

  “原来这小小的麻花中,有这么深的历史、这么多的讲究!”在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来津工作多年的卢女士参观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每年回家,我都要买不少桂发祥麻花送给家乡的亲友,他们都很喜欢,这份‘酥脆香甜’,已经成为他们心中的天津‘味道’。”

  提起九河下梢天津卫,“津门三绝”是绕不开的话题,而作为三绝之一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因其“绝色”“绝香”“绝味”“绝形”“绝品”,深受人们的喜爱。作为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之一,如今的桂发祥已不仅仅代表着“麻花”这一津门特色小吃,其蕴含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正让这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让历史“传”起来

  “我们的文化馆向公众开放,可以预约免费参观,为的就是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品牌文化,了解非遗工艺。”桂发祥品牌总监徐燕青介绍。

  走进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这座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人们呈现出十八街麻花历经百年的传奇历程──1927年,精明利落的生意人刘老八在海河西侧开设了一间点心铺,字号“桂发祥”,寓意“桂子飘香,发愤图强,吉祥如意”。由于他炸的麻花远近闻名,深得民众喜爱,小铺地处东楼村十八街,所以渐渐得名“桂发祥十八街麻花”。

  “三分紧、七分松,双手一提自然成。”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生产车间主任王洪德在教徒弟们麻花搓制技艺时,总是事无巨细、“手把手”教学。时至今日,为了最大程度地传承经典十八街麻花的特点、口味和品质,桂发祥依然保留着纯手工搓制这一环节。

  “当年我学徒的时候,老师傅们也是这样,将自己的制作经验倾囊相授。”说起麻花的制作,从业30多年的王洪德滔滔不绝,“麻花看似简单,实则讲究。搓制时,角度、速度、力道都需要配合紧密,炸制后的麻花,头若石榴嘴、底如宝瓶座,这才是完美的十八街麻花。”

  传统手艺,薪火相传。2014年,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文化馆成为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让发展“新”起来

  究工艺、掘配料、研口感、思外形……近百年间,桂发祥十八街麻花的掌门人一直未停止过创新求变的脚步。

  1998年,桂发祥自主研发出第一条电脑程控麻花机械生产线,一举改变了传统手工方式。2002年,桂发祥现代化生产基地落成投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产量稳步提升。在提高产量的同时,桂发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成立了专业的品控检测技术队伍,制定了严密的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和规章制度,并分别在2000年和2013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以及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2016年,桂发祥首次公开发行A股并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除了生产工艺和食品安全的创新创优,桂发祥的产品种类愈发多样,“小八件”、鲜花饼、方便装锅巴菜等点心小吃现已成为各个门店的常驻产品,月饼、粽子、元宵等传统节令食品也在相关节日期间生产上架。

  对于自身的招牌产品──麻花,桂发祥尝试在规格、口味等方面进行了进一步的丰富。“我们的在售产品中,最大的麻花1000克一支,最小的仅重3克,并配合着不同的包装,无论是馈赠亲友,还是自买零食,都能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体验。”负责产品研发的副总经理赵铮介绍,“近年来,我们还推出了高纤麻花和益糖麻花,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健康追求。”

  让品牌“潮”起来

  在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展台的1.5米长、曾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超大码”麻花,吸引着各地的展商、采购商,而充满国潮气息的“津门老味”礼盒、罐装小麻花等新产品、新包装更是大家争相拍照的焦点。

  “我们在产品和包装上推陈出新,既考虑了传统元素,又充满国潮时尚。”徐燕青介绍,“年轻人想要新鲜、精致的消费体验,这不仅仅体现在产品和包装上,包括新的消费场景、消费形式都值得我们尝试。”

  对此,桂发祥不断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销售形式,并结合自身文化符号,开展文创产品的研发,力求在保留传统技艺、风味的同时,将产品打造成富有“文化味儿”、受年轻人喜爱的“潮流”国货。同时,桂发祥将采用“文创+展示+体验+销售”的模式,重点打造“老字号品牌集合店”,集合天津及全国老字号品牌、特色优质食品,以展示“天津运河文化”为核心,营造小尺度市集景象,建设文化特色场景沉浸式消费体验中心,建立与消费者的情感连接。“作为老字号协会会长单位,桂发祥要肩负振兴老字号的责任,让老字号焕发出新的活力。”天津老字号协会会长、桂发祥股份公司董事长李路说。

  今年,市政府发布的《天津市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23—2027年)》中提出:“擦亮老牌子‘津’字招牌,支持桂发祥、达仁堂、郁美净、老美华等生活消费品老牌子创新发展,打造品牌集合店,推出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老牌子‘天津礼物’。”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在政策的支持和指引下,桂发祥广泛参加京津冀甘黔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创意大联展、非遗文化主题年货市集等文旅消费活动,让越来越多的人体会到其历史悠久的工艺传承和不断创新的产品理念。河西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李国樑说:“我们全力推动像桂发祥这样的老字号创新发展,加大资产注入、政策扶持,着力指导企业破解发展‘瓶颈’,不断强内功完善现代企业制度,面向未来加快发展模式转变,激发新动能、焕发新活力。”(廖晨霞)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亚太峰会开幕倒计时2天!

  • 2025年巴黎图书节揭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经监测,截至2024年年底,青海湖裸鲤资源蕴藏量达12.75万吨,较2023年增加0.72万吨,增长5.98%,较2002年保护初期增长49倍;
2025-04-11 03:45
中央气象台预计,4月11日至12日,随着新一股较强冷空气东移南下,我国中东部地区将出现强风、降温、沙尘天气,华北将出现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性大风,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东部将出现暴雪,南方将出现今年以来最强风雹天气。
2025-04-11 10:23
我国科学家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小于2微克/克,为认识月幔水的时空演化提供了关键约束。
2025-04-11 03:45
自然资源部10日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高纯石英矿成为我国第174号新矿种。据悉,这一矿种于2020年至2021年被发现,
2025-04-11 03:45
为实现长期心电智能监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无运动束缚的动态12导联心电系统(以下简称“MU-DCG系统”),实现了无感化佩戴、抗运动伪影以及低功耗原位实时信号处理的优势集成。
2025-04-11 03:45
一根细细的纱线,一头连着福建首个规模超万亿元的纺织鞋服产业;另一头牵动5位院士的心,带动多项高性能纺织面料技术取得突破,为国内一家锦纶龙头企业及上下游企业新增产值逾10亿元……
2025-04-10 10:13
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在赋能千行百业、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利用AI进行违法犯罪、AI数据权属争议等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透过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司法案例,看司法机关如何通过积极稳妥审理相关案件,运用法治方式厘清法律边界、做好规制监管、强化司法指引,护航人工智能向上向善。
2025-04-10 10:11
医生身处临床服务、保障人民健康第一线,能切实了解病患需要、诊疗现状、技术进展,也是最容易做创新、出成果的。
2025-04-10 10:07
近日,该所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首次实现对流动水体中高风险抗生素、农药残留等新发污染物的实时、在线、动态监测。
2025-04-10 03:55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部分。其中,小胶质细胞在中枢神经发育、免疫监视及退行性病变等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自1919年被发现以来,小胶质细胞一直被认为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部。
2025-04-10 03:55
业内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之所以发生如此巨变,离不开一批批农业技术人员的辛勤努力,其中有个闪亮的名字,人们不会忘记——“中国长绒棉之父”陈顺理。
2025-04-09 09:54
在现代化工中,90%以上的生产过程需要催化剂的参与。 团队研制了世界首套双光束原位透射红外光谱,在催化反应中发现了新机制。
2025-04-09 09:54
北京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席鹏教授团队联合河北大学高保祥教授课题组,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近红外荧光探针HBimmCue,实现了对线粒体内膜环境的高分辨率、高亮度动态观测。
2025-04-09 09:53
千松坝林场位于河北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成立20多年来,林场建设者们通过推广林草间作、林牧结合等多种模式,完成造林工程逾百万亩。2013年开始,千松坝林场在大滩镇小北沟村荒山上植树造林,生态环境的改善,带动了旅游、餐饮、民宿等发展。
2025-04-09 09:53
润滑材料在飞机的诸多部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发动机、起落架、舱门、尾翼,以及液压系统等部位都离不开高性能润滑材料的支持。为我国一款重要飞行器研制高性能润滑剂是乔旦接到的第一个重要任务,而她也因此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5-04-09 09:50
啃下硬骨头的不是蛮力,而是创新力,思维创新、技术创新是突破极限的关键驱动力 如今,在无垠大海,在广袤荒漠,能源装备今非昔比,能源技术突飞猛进,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更有底气。
2025-04-09 09:47
打开手机刷短视频、通勤路上听播客、睡觉前追微短剧……网络视听已如空气一般,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每一刻。加强对低俗、恶俗、违法内容的监管,严厉打击版权侵权行为,为创作者提供更加安全的创作环境。
2025-04-09 09:46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发挥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推动跨学科、跨地区、产学研协同攻关,凝聚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关键在于加快建立协同化农业科技创新组织机制。
2025-04-09 09:44
清明时节,浙江杭州、福建武夷山等地的春茶采摘进入旺季。 在不断拓展下沉寄递服务网络的同时,快递企业还持续提升科技发展水平,加大对无人机、无人车等智能装备的应用,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有效降低。
2025-04-08 10:03
俗话说:“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近日,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区农机与电动装备创新团队成功研发出高效机器采收装备,解决了这一难题。
2025-04-08 10:0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