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桥见中国】彩虹桥连绿色生态,生态城通七彩未来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天津> 要闻 > 正文

【桥见中国】彩虹桥连绿色生态,生态城通七彩未来

来源:光明网2023-10-22 18:10

  日前,“‘桥’见中国”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调研采访团走进天津滨海新区,驻足彩虹桥畔,感受构筑生态智慧新城的美好愿景。

  彩虹桥于1996年8月开工建设,历时两年,1998年10月正式竣工通车。南起黄海北路,北接中新大道,作为连接滨海新区南北的重要通道,彩虹桥见证了由盐碱荒滩到生态城区的建设发展全历程。滨海新区生态城是中国、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大合作项目,是世界上首个国家间合作开发的生态城市。

  “先进性、高端化、可复制、能推广”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亲临生态城考察时作出的重要指示。目前生态城建成面积达22平方公里,绿化面积达到1100万平方米,形成智能科技服务、文化健康旅游、绿色建筑与开发等主导产业集群,累计市场主体超2.8万家,就业居住人口突破13万人。作为滨海新区和生态城的地标建筑之一,彩虹桥备受摄影爱好者青睐,以彩虹桥为界,桥下水波澹澹,草木丰茂,映着远处恢弘的城市天际线,生动诠释了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

【桥见中国】彩虹桥连绿色生态,生态城通七彩未来

(彩虹桥是连接滨海新区南北的重要通道)

【桥见中国】彩虹桥连绿色生态,生态城通七彩未来

(彩虹桥周边摄影爱好者取景拍摄)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记者团跟随当地社区工作人员进入生态城季景智慧活力社区,亲身体验社区居民生活。社区践行绿色发展、智慧生活理念,通过智慧灯杆、消防通道占用监控、高空抛物监控报警等装置,解决现代社区存在的诸多问题,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工作效率。据介绍,生态城建立了“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居住模式,打造500米半径优质生活圈,借鉴新加坡花园城市窄路密网的建设理念,满足居民学习、工作、医疗、娱乐等多方面生活需求。(图/文 王雪)
 

【桥见中国】彩虹桥连绿色生态,生态城通七彩未来

(社区工作人员对季景社区基本情况进行介绍)

【桥见中国】彩虹桥连绿色生态,生态城通七彩未来

(社区内消防通道占用监控。当检测到消防通道被占用时,监控会记录并进行提醒)

【桥见中国】彩虹桥连绿色生态,生态城通七彩未来

(社区内居民楼附近可见高空抛物智能监控,可准确监测到高空抛物具体楼层住户)

[ 责编:李伯玺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新年临近 花卉俏销

  • 雅万高铁全线站点投入运营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12月25日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新修订的科学技术普及法扩充至8章60条,聚焦科普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明确科普的总体要求和目标方向、强化科普社会责任、促进科普活动、加强科普队伍建设、强化保障措施等内容。
2024-12-25 09:23
在中山站区的西南高地上,远远地能看到冰面上有一个绿色的半球形建筑。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越冬队队员张方根:前面这里有一个淡水湖,相当于是雪水融化的,形成了一个淡水湖,常年都有。
2024-12-25 09:23
目前还没有预防诺如病毒感染的疫苗,搞好个人卫生、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是预防的关键。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管理处研究员常昭瑞:“如果家中有急性胃肠炎病例出现的时候,定时地要对家庭中接触频繁的部位,比如说门把手卫生间等进行定时的消毒。
2024-12-25 09:23
由中国科协推荐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永官以高票当选会员事务副主席,任期为2025-2028年。
2024-12-25 09:13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两弹一星”精神这十六个字,正映射着朱光亚的一生。
2024-12-25 09:11
据《自然》报道,经过数月攀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毅力”号火星车终于到达了一个火星陨石坑的边缘。
2024-12-24 09:59
浙江大学医学院教授马欢团队围绕大脑生物能量神经可塑性调控与认知衰老开展了研究,发现在学习记忆或者人工诱导的神经活动下,神经元突触附近的线粒体基因转录显著增加,促进大脑能量供给。
2024-12-24 09:58
2024年,中国科技界捷报频传,大国重器亮点纷呈,科技成果竞相涌现。一项项科技成果,不仅标注着科技发展的中国高度,也为全球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2024-12-24 09:57
凤凰山脚下,由十多栋楼房组成的深圳先进电子材料国际创新研究院安静整洁,完全看不出这里曾是繁忙的工业厂房。隔着厚厚的玻璃,张国平告诉记者:“那台不锈钢反应釜正在进行临时键合材料工程化放大试验。
2024-12-24 09:48
放眼全国,各地积极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
2024-12-24 09:46
“这些可降解植入的‘骨头’,都是微细粉末颗粒通过3D打印制造出来的。”熊仕显介绍,该研究院拥有澳大利亚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中国科学院院士郭烈锦,以及帅词俊、赵宝军、陈斌等国家级人才。
2024-12-23 10:22
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二次审议稿(以下简称“草案二审稿”)12月21日上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二审稿规定,“科学技术人员和教师应当发挥自身优势和专长,积极参与和支持科普活动”。
2024-12-23 10:22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研究员黄万波日前介绍,经过1985年至2024年的五轮系统发掘,研究人员已从巫山龙骨坡遗址采集到118种哺乳动物化石和超过2000件石制品。最近的古地磁测年结果表明,这些化石和石制品形成时间为距今200万至250万年,其中超过一半的哺乳动物化石为上新世至早更新世的属种。
2024-12-23 03:55
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2024-12-23 03:55
还没到腊月,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吴家店镇包畈村村民陈亚舫已开始忙着订年猪。
2024-12-23 03:55
生命起源及早期演化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大未解之谜。
2024-12-23 03:55
两根“玻璃针”机器手,快速翻转细胞,准确无误地找到细胞切入点,精准提取细胞核后,再注入体细胞核……前后不过86秒,一个完整的细胞胚胎就已“孕育”完成,随后开启“克隆之旅”。
2024-12-20 09:51
当你看到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最重要的事就是确保自己要登上这趟列车。
2024-12-20 16:14
12月18日上午,清华大学新闻学院与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带领师生团队倾力打造的“人机共生:未来艺术的共创”画展在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开幕。
2024-12-20 15:00
我国科学家获取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古磁场信息,填补月球磁场中晚期演化的数据空白。
2024-12-20 12:5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