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将于10月20日在天津开幕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天津> 要闻 > 正文

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将于10月20日在天津开幕

来源:新华网2023-10-20 09:48

  由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主办,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82届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以下简称“展示会”)将于2023年10月20—22日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办。

  本届展示会以“数字赋能教育、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展出面积近20万平方米,采取线上线下融合办展模式,集中展示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融合的新产品、新方案和新成果,并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教育教学创新的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

  充分展示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成果

  在本届展示会上,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以及教育装备行业知名企业将携最新的科技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进一步彰显本届展示会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参展企业拥有的涉及教育技术装备方面的专利数量高达14.75万件,各类软件著作权也达到了2.23万件,充分展示了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的成果。参展企业的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数量之多,为本届展示会增添了一份厚重的底蕴,不仅代表了参展企业在技术研发、创新设计等方面的实力,更是中国制造业整体水平提升的有力见证。

  装备产品涵盖各类教育场景

  本届展示会上,1100多家参展企业将带来丰富多样的教育装备产品和服务,展出1.2万余件展品,涵盖教育领域各个应用场景。据悉,本届展示会参展企业中制造业企业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共有448家。此外,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类企业有281家,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有154家。这些企业各自发挥自身优势,为教育装备市场注入了发展活力。参展企业中,教育信息化及教学软件类企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这些企业将带来涵盖计算机设备及软件、办公设备、图书档案设备等通用设备,一般教学仪器设备、测量专用设备、学科专用仪器设备等教学专用设备。此外,除非教学专用设备等软硬件设备外,各类房屋附属设施一应俱全,全面展示整个教育装备的全产业链。

  教育数字化装备方兴未艾

  本届展示会不仅展示全门类的教育装备产品和解决方案,更是对教育未来的一次深度探索和预见。从企业带来的参展产品看,教育数字化装备在教育领域正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势头,体现了教育装备支持和服务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实际行动。本届展示会上,将有众多企业带来教育数字化装备和数字化技术应用于教育场景的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

  参展企业推出的一系列数字教育资源、精准教学系统、课后服务平台、教师研修平台、数据集成系统等产品和服务,以互联网、物联网为载体,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数字技术与教育要素深度融合,为学校资源供给、课堂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治理能力等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将赋能教育教学、教育治理的变革和创新。

  专区布展虚实结合升级观展体验

  为了更好地满足参展企业和观众的需求,本届展示会首次尝试专区布展,全面升级观展体验。本届展示会将在原特装展区和标准展区基础上,按照学段分为幼教、职教、高教、特教等专区,按照产品大类分出音体美劳卫、图书等专区,不仅方便观众快速到达展区,找到感兴趣的展品,更给与会者带来更多的交流机会。本届展示会还专门设立天津馆,充分展现天津教育教学和装备特色。

  此外,本届展示会还将启动“中国教育装备元宇宙展示平台”,首次利用先进的手机端WebAR大空间展示技术,针对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外立面,营造科技感十足的特效展示,与会人员通过微信扫描二维码就能体验,在提高互动性的同时,也更加体现了大会的价值理念——展示、交流、合作、创新、发展。通过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的融通,虚实结合,开拓教育装备元宇宙应用场景,以场景建设带动技术与产品落地应用,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发展局面。

  多场不同主题活动洞察行业未来

  本届展示会同期将举办30多场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重点活动和业务交流活动。参会者不仅可听取专家们的见解和经验分享,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可与行业精英们进行交流和互动,共同探讨教育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热点问题。

  中国教育装备展示会自1980年举办以来,至今已成功举办81届,被誉为教育装备行业发展风向标、晴雨表。本届展示会将全面展示支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幼儿教育、特殊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的全门类教育装备产品和服务、创新应用和成果。教育装备行业的产业链比较长,展示会对教装企业整合上下游产业链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本届展示会首次在天津举办,将对推动天津当地教育装备升级改造和拉动本地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半潜船“华瑞龙”装载13艘船舶驶往非洲

  • 雪后贺兰山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与此同时,通信行业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升级窗口,5G技术正逐步迈向成熟,而人工智能的突破正在重塑产业链条,二者相互赋能、深度融合。
2025-03-04 09:12
目前,所有省份均已开展递进式气象预报预警服务、气象高级别预警“叫应”等服务机制,有力地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2025-03-04 09:10
甲烷(CH4)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O3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是油田开采过程中释放的主要废气,成分复杂、浓度波动剧烈且排放点分散。
2025-03-04 09:09
3月3日是第十二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政策法规体系,增加资金投入,统筹推进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旗舰物种种群数量持续保持增长态势,栖息繁衍环境稳步改善。
2025-03-04 03:20
科普是国家创新的“基石”,是强国建设的“底色”。2024年,我国科普事业迈进了一大步——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了科学技术普及法,为科普工作注入了强劲法治动力。
2025-03-04 05:35
记者3日从中国科协举办的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上获悉,我国在科技志愿服务平台上实名注册科技志愿者超520万人,科技志愿队伍超11万个,年均开展活动30余万场,彰显出科技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和蓬勃活力。
2025-03-04 03:20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2025-03-03 09:02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越来越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互联网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2025-03-03 08:59
想要真正让AI给网络内容生态带来积极影响,互联网平台、政府机构、媒体、公众必须加强协同,构建“法律—技术—伦理—行业”的四维治理框架。
2025-03-03 08:58
专家表示,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以及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2025-03-03 08:57
雷圣宾介绍,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自旋电子器件、量子计算、光学器件、材料科学等领域实现超越传统碳材料的独特功能。
2025-03-03 08:52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途上,需要汇聚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研究注入更加丰沛的“源头活水”。
2025-03-03 08:51
27日,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高校科学家合作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号”着陆区,其地下10—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
2025-02-28 09:51
2月27日15时08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2025-02-28 09:50
北京大学常林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可将芯片上的时间调控速度提升100倍。
2025-02-28 09:47
在宇宙中,有一类神秘天体——流浪行星
2025-02-28 09:46
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近日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2025-02-28 09:44
国际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近日宣布,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以远超原纪录的性能,登顶TPC—C基准测试排行榜,以每分钟20.55亿笔交易和单位成本0.8元人民币的成绩,刷新该榜单性能和性价比两项世界纪录。
2025-02-27 09:15
当物质处于地球上最低温度、最高压力等极端条件下,可能出现怎样的“超能力”?物态调控是物理学研究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途径,科学家对于物理世界极限的探寻从未停止。
2025-02-27 09:37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2025-02-27 09:2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