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2日,第五届新时代改革开放论坛在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举行。论坛以“勇立潮头先行示范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为主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邀请来自广东省委党校、深圳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深圳市委党校、深圳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机构的数十位专家学者齐聚前海,围绕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特区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干部队伍现代化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民在致辞中指出,五年来学院构建了“一线五元”改革开放特色课程体系,形成覆盖全国、联通国际的智库型教学网络,成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干部人才培养基地。期待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凝聚智慧力量,共同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贡献更大力量。
广东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蒋达勇指出,开展高质量教育培训,旨在通过强化政治训练、夯实理论功底、补齐能力短板、涵养作风修养,系统增强干部的责任感、洞察力、专业性与自觉性,进而锻造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干部队伍。
深圳先行示范区研究中心研究员谭刚指出,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通过“实施方案+授权清单”的迭代推进和央地协同机制,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成功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制度改革经验,为全国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示范。
论坛上,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副院长陈家喜提到,深圳的成功源于“有力政党、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协同效应。通过政党顶层设计的政治保障、政府精准有效的的服务能力与市场充分竞争的创新活力,突破传统“政府-市场”二元对立的局限,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以守正创新为遵循,推动国家发展并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教授袁易明认为,深圳通过创新生态治理、完善政府与市场机制,有效规避“中等收入陷阱”中的生态代价,走出了经济增长与生态质量协同提升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在区域协作方面,深圳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赖明明指出,深港通过开放性制度模式、渐进式规则对接、产业化融合发展、协同化要素流动四大经验密码,实现要素高效流动与收益共享,为RCEP、上海合作组织等提供了可复制的制度型开放范式。
论坛还举行了《新时代改革开放丛书·深圳系列》新书发布。此次发布的新书《深圳改革开放实践研究》,从全国公开征集的60余篇高质量稿件中精选汇编,解读了45年来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奇迹般地崛起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和创新力的国际化大都市背后的发展密码和深层逻辑。(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严圣禾通讯员钟欢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