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超百支战队集结,机器人街舞、搏击轮番登场,人类舞者与机器人流畅协作......8月14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在北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开幕。这是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综合性运动会,将全面展示人形机器人在运动赛场上的智能决策、运动协作等综合实力。
除了宇树、优必选等熟悉的面孔,这场科技盛会也出现了不少新面孔。此前在WRC2025首次亮相、全球首个能够“1秒弹射起身”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2,凭借超强关节爆发力、灵动的舞姿力压对手,斩获群体舞蹈赛项亚军。
舞台上,三个身高1.6m,体重57kg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2,共同完成了一支时长2分36秒的群体舞蹈。这个通体黑色的大个头,由宝安人形机器人新锐鹿明科技研发。其出色的动作完成度,不仅展现了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突破,更彰显“宝安智造”在全球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全球首个实现1秒起身新突破
赛场上,身形修长的LUS2随着音乐起舞,转身、下蹲、挥手,舞步节奏与音乐轻松“卡点”,生动演绎科技与人类文明的碰撞交融。
“让机械身躯完成一整套复杂舞蹈动作,既要系统在不到一秒钟内,完成多关节路径规划与动态平衡调控,更需要全身28个自由度的协同控制赋予的灵活与协调。”企业负责人介绍。
鹿明机器人成立于2024年,是专注于研发和制造产品级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创新型企业,年内已完成三轮融资。不到1年时间,鹿明几乎完成了同时期人形厂商几年的准备动作,推出了3款整机、多款零部件产品。
此前WRC2025上,LUS2就凭借1秒起身强势出圈。在操控人员的指令下,机器人躺平,计时开始瞬间,髋关节和膝关节猛地发力,1秒内便弹射起身,稳稳站定。此外,LUS2可脱离遥控完成长程动作,实现2小时高强度续航。
企业负责人介绍,机器人起身时间普遍在3至5秒,1秒起身的新突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的动态响应速度、平衡控制能力将大幅提升。”
以创新突破极限,加速向场景化落地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身高每向成人比例靠近10cm,研发难度翻倍,因此主流人形机器人产品身高集中在120-130cm区间。
作为1米6的大高个,LUS2一开始便瞄准机器人在人类场景下无法抓取高处物品、适配工业操作台的难题。
“依托自研的超高速动态平衡系统与传动机构,1米6的LUS2,也能轻松稳住重心,反射速度相当于人类的30倍,下肢爆发力达到成年男性的1.8倍,可执行物体操纵、自主导航和人机交互等复杂任务。”相关负责人介绍。
具身智能的下半场,在于场景落地。
鹿明是国内少数拥有包括本体和大脑在内全栈技术能力的公司,一开始便自带“量产经验”入场。据介绍,其研发团队深耕具身机器人10年,集结了原追觅/魔法原子的核心成员、具身大模型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其中不少主导过机器人的研发量产。
“在真实场景下的真实数据,能让机器人更理解场景的需求,加速规模化应用。”鹿明从需求推导技术,瞄准可落地的实用场景,其研发的技术模块,不仅为1秒起身而设计,还可迁移至奔跑、搬运等动作,加速人形机器人走出实验室。
例如其研发的工业物流机器人MOS,双臂负载达50千克,远超行业平均20千克的负载水平。“MOS可应对产线物流、仓储搬运等场景中标准周转箱的运转需求,适配工业场景中90%以上的物料转运。”依托移动底盘、双臂协作系统及操作大模型技术,MOS未来还将实现自主导航、精细化作业与自主学习等多元能力。
目前,鹿明已推出覆盖多场景的产品,包括面向科研教育市场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Lus,面向工业物流场景的机器人“大力士”MOS,面向文娱和家庭领域的小尺寸人形NIX。
场景化落地,是机器人赋能千行百业的关键。半年内,鹿明已与中远海运、德马科技、三菱电机等多家行业龙头达成合作,加速推进在柔性质检、物流、港口航运等场景下的商业化落地。
撰文:罗维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