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赴俄巡演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赴俄巡演

来源:深圳新闻网2025-04-24 23:02

  原标题:擦亮中国文化的国际“能见度”,共绘文明互鉴新图景——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赴俄巡演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2日讯 2024-2025年是中俄文化年,在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的宏大背景之下,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于4月25日至5月1日远赴俄罗斯展开巡演,并在享誉全球的莫斯科大剧院、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各演出3场,深圳歌剧舞剧院也将成为首支在俄罗斯“双一流”艺术殿堂完成演出的中国舞团。据悉,这是《咏春》自2023年新加坡,2024年英国、法国之后第四次赴海外演出。从“出圈”到“出海”,这不仅是“深圳出品”不断刷新中国舞剧演出记录的征程,更是一场意义深远的中俄文化交流之旅——《咏春》,亟待在俄罗斯舞台上绽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赴俄巡演

  《咏春》纳入中俄文化年活动大框架 以艺通心彰显中国文化气派

  面对更加多元的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鉴成为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去年是中俄建交75周年,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表示,要“打造更多人文交流亮点,共同办好‘中俄文化年’,密切地方合作,持续拉紧民心纽带。”随着2024-2025年中俄文化年的到来,为两国的全方位合作注入了新的精神动力。

  在此背景之下,深圳出品舞剧《咏春》俄罗斯巡演被纳入中俄文化年大框架,将以舞蹈这一世界通行的艺术形式,向俄罗斯民众讲述中国故事和湾区故事。而来自深圳歌剧舞剧院的年轻舞蹈演员们,也将以劲道的舞姿和青春的风采传递出来自中国深圳的文艺实力和昂扬风貌,彰显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蓬勃魅力。

  多年来,中俄人文交流不断迈向深入。俄罗斯民族文化多元且底蕴深厚,在文学、音乐、舞蹈等领域,皆留下了诸多堪称经典、浓墨重彩的传世之作。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于融合与创新中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

  以舞蹈为媒介结交挚友,用艺术来打通心灵的通道。舞剧《咏春》开启俄罗斯之行,这不仅会进一步加深中俄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友好往来,更彰显出深圳文艺界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所付出的坚实努力。《咏春》恰似一颗来自中国岭南的文化“种子”,被精心播撒在俄罗斯这片文化丰饶的土壤之中。如今,它正蓄势待发,只等舞台大幕徐徐拉起,绽放璀璨光芒。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赴俄巡演

  登陆“双一流”艺术殿堂,拓宽中国文化艺术与世界对话的渠道

  此次《咏春》俄罗斯巡演之地——莫斯科大剧院、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均堪称世界艺术领域的殿堂级舞台。莫斯科大剧院全称为“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自1776年创办以来,历经岁月洗礼,见证了俄罗斯芭蕾艺术从萌芽走向辉煌的历程,其宏伟的建筑风格与卓越的声学效果,使其成为全球艺术家向往的艺术圣地。1877年,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在此首演,至今,莫斯科大剧院演出的《天鹅湖》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经典的版本之一。马林斯基剧院同样声名远扬,其历史可追溯至18世纪初叶卡捷琳娜二世下令修建皇家剧院之时,新舞台的现代化设施更是备受赞誉,是俄罗斯舞蹈、歌剧艺术发展的核心阵地。

  可以说,舞剧《咏春》登上这样顶级的艺术殿堂,不仅是对该剧艺术品质的高度认可,也为中俄两国艺术界的深度交流创造了绝佳契机,进一步提升中国舞台艺术在国际上的“能见度”,拓宽中国文化艺术与世界对话的渠道。

  届时,《咏春》富有中华审美和人文温度的舞台呈现,将为俄罗斯人民呈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对正义、仁爱与奋斗精神的不懈追求,在一招一式中舒展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这将对增进两国人民互相理解、巩固中俄友好关系的民意基础产生重要作用。它契合了中俄两国在新时代加强文化交流、促进民心相通的战略需求,将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更为丰富的人文内涵。

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赴俄巡演

  《咏春》再“出海”,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深圳范本

  “我们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开创世界各国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新局面,让世界文明百花园姹紫嫣红、生机盎然。”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

  在全球文明倡议提出两周年之际,《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让文明的灯塔照耀人类前行的正道》一文,强调中国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全球文明对话中的角色,并称深圳原创舞剧《咏春》等新时代中国文艺作品启发了对文明传承的思考。这是对该剧艺术价值的认可,更是对深圳在城市文明交流中所展现出的地方活力和实践成果的高度肯定。

  在《咏春》创作谋划阶段,深圳就将这部作品定义为一部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国际文化交流的作品。通过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和人文价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同时主动走向国际市场,接受海外演艺市场的考验,形成现象级的国际传播精品。自2023年9月在新加坡开启“出海”征途,受到40多个国家驻新加坡外交使节、新加坡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之后,舞剧《咏春》凭市场化商演方式进军海外演艺市场,于2024年8月赴英国伦敦,在拥有300余年历史的“世界舞蹈殿堂”沙德勒之井剧院连续演出9天12场,平均上座率达80%,创下中国舞剧在欧洲商演时间最长、场次最多纪录;同年10月,《咏春》在法国巴黎会议宫剧院内的4场演出上座率高达97%,巴黎会议宫剧院负责人让·诺埃尔·德泰表示,舞剧《咏春》完全按照市场化机制推广运作,说明制作团队具备很高的专业水平。

  以《咏春》为媒介,深圳正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一方面通过文艺演出、学术交流、城市快闪、城市推介等活动深化文化对话,另一方面联合比亚迪、国泰航空等企业实现IP跨界赋能。这一实践不仅印证了市场化路径对文化“出海”的可持续性,更彰显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以文艺精品为桥梁,主动承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城市形象”的新时代使命。正如叶问在香港打开了咏春的“一扇门”一样,舞剧《咏春》也在国际演艺市场上打开了“一扇门”,为世界提供了进一步了解深圳、认识深圳的窗口,成为深圳树立城市国际形象,展示城市文化魅力以及城市营销的重要载体。未来,深圳将依托多元文化交融与科技创新优势,打造更多“咏春式”文化IP,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贡献“深派”范本。

[ 责编:孙宗鹤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资料图片  深秋,去往宁夏吴忠市盐池县马儿庄村的乡道上,簌簌黄叶生出几分萧瑟。张文攀摄/光明图片  如今,马儿庄村有滩羊养殖专业合作社8家,全村滩羊年饲养量5万只,远高于封山禁牧前。
2025-10-28 08:57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摆在新时代医学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卓越”与“有温度”相辅相成,互相支撑,共同构筑新时代医学人才的素养基石。
2025-10-28 08:55
肿瘤细胞会通过细胞内部、细胞间、不同组织乃至器官间多个层面的复杂机制,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逃逸”。研究团队表示,使用国内外均已上市的偏头痛治疗药物CGRP抑制剂,可阻断感觉神经介导的“肿瘤-TDLN通信”,显著增强免疫治疗疗效并抑制癌痛,从而实现抑瘤与镇痛的双重作用。
2025-10-28 08:52
我国下一代光伏技术取得新进展,南京大学谭海仁团队和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常超团队联合运用太赫兹技术,对全钙钛矿叠层光伏电池内部载流子输运行为实现精准、无损探测。
2025-10-28 08:48
科技赋能是本次火炬传递的一大亮点,在传递过程中,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将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2025-10-28 08:46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场区27日完成全系统发射演练,各系统完全满足发射要求,神舟二十一号具备发射条件。
2025-10-28 08:44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名为“交通安全副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够精准预测交通事故风险。
2025-10-27 10:34
近段时间,国产算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2025-10-27 10:33
24日至26日,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
2025-10-27 02:40
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有一座特殊的“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它是全国327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科学家纪念馆。三层楼的建筑,让无数人致敬仰望、驻足流连。
2025-10-27 02:40
记者从在山东东营市召开的2025中日韩澳候鸟保护工作组会议上获悉: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白鹤、青头潜鸭、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朱鹮等多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2025年同步监测越冬水鸟数量连创历史调查监测新高。我国连续6年开展“清风行动”,相关违法案件数量和违法犯罪人员数量明显下降,鸟类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25-10-24 10:21
光明日报银川10月23日电 记者张文攀从宁夏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多年来,宁夏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工作,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连续25年实现“双缩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2025-10-24 09:57
光明日报海口10月23日电 记者王晓樱、通讯员张阳日前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热带油茶研究团队在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进行油茶种质资源收集时,发现油茶新物种——五指山油茶。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形态学比对和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确认这次发现的油茶为独立物种。
2025-10-24 09:55
自半导体产业诞生以来,光刻技术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制程工艺持续微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彭海琳告诉记者,在芯片制造的光刻流程中,“显影”是决定图案成败的核心一步。
2025-10-24 09:54
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24 09:52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从节能改造到绿色转型……当前,我国制造业进入一个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新时代。其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有利于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不断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2025-10-24 09:51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2025-10-23 10:31
近日,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截至10月19日,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人数超15.79万人,环比增长6.3%。
2025-10-23 10:27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无人机蒙皮超薄一体化集成射频传感器挂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曲面天线全3D打印技术向实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10-23 10:2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