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写真是无法再次重现的奇迹——《龙中对》对谈上田义彦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写真是无法再次重现的奇迹——《龙中对》对谈上田义彦

来源:深圳龙岗发布2025-02-28 15:04
写真是无法再次重现的奇迹——《龙中对》对谈上田义彦
点击图片,查看视频

  《龙中对》第四季第二对来了!

  本期节目

  对话日本殿堂级摄影大师、导演

  上田义彦(Yoshihiko Ueda)

  开启一场摄影生涯的回望之旅

  在光与影之间发现孕育美的力量

  在自然万物中重新寻回生之喜悦

  嘉宾简介

  上田义彦(Yoshihiko Ueda)

  日本殿堂级摄影大师

  1957年出生于神户,后毕业于大阪视觉艺术专科学校摄影系。1982年成自由摄影师,并迅速成为日本广告界最成功的摄影师之一。

  上田义彦的作品以其独特的东方审美韵味和深刻的情感捕捉而著称,他坚信“摄影不是捕捉物体,而是捕捉心情”,这一理念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

  在商业摄影领域,上田义彦与众多国际知名品牌如三得利、资生堂等长期合作,创作出一系列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作品。

  同时,他的艺术摄影亦广受赞誉,屡获东京ADC赏、纽约ADC赏等国际大奖,被誉为“日本广告摄影界的最高审美”。

  本集节目导言

  在摄影界有一种说法叫“上田调”,形容的就是上田义彦的摄影风格——安静而内敛、幽微而深邃,这种东方审美独有的韵味,在他的镜头中娓娓道来,也让三得利、无印良品、耐克等品牌为之着迷。

  “那是将瞬间永恒留下的时刻,就像奇迹一样”。在漫长的生命旅程中,他直面自己的感受,用镜头定格无法重现的“心动瞬间”。

  让我们一起走近

  上田义彦(Yoshihiko Ueda)

  在光与影之间发现孕育美的力量

  龙中对 x 上田义彦

  第四季第二对

  《写真是无法再次重现的奇迹

  文字实录(有删减)

  周智琛 :

  上田老师,您第一次来深圳的时候,我才刚学会了走路,因为当时才三四岁。

  上田义彦 :

  原来如此。

  (那时候的深圳)真的是一片很恬静的乡村,这种变化让我难以置信,我几乎没有见过实现如此巨变的城市。

  周智琛 :

  尤其是这次在深圳这座城市办的亚洲艺术季,当年那么小的一个小镇。

  今天能请到您这样的国际大牌的摄影大师,我觉得本身也是一个奇迹。

  这次亚洲艺术季的会场(大芬美术馆、布吉文体中心)实际上很有意思,它既是城市的中心,也是城市的社区。所以您走遍全球,尤其来中国(见到过)很多很多的场景,这次来参加亚洲艺术季,您有什么感受?

  上田义彦 :

  我听说周围有很多油画,以及与油画相关的培训班,卖颜料的画材店等等。那么它的文化,或者说艺术文化,我想大概就是以这个美术馆为中心发展起来的,深圳市能开展这样的活动是让人敬佩的。

  我开始频繁拜访中国最早是在一九八四年左右。曾经到北京机场的时候,那时候的机场还不像今天这样大,我闻到了一股,大概是取暖烧煤的味道。不知为何,这个味道在机场里飘着,然后从机场大厅的窗子向外看,感觉天空真的真的很邈远。

  我很喜欢空气中的味道弥漫在遥远风景中的这种感觉。我把它形容成“遥远感”,与其说是我创造了这个词,不如说是这个词自然而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而我想能否用我的照片,或者影像来表现这种遥远感。有关这一点,我想了很久,或许这样的风格,与“上田调”说法的出现也有所关联。

  周智琛 :

  其实我会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您在很本能地做自己,也没有迎合,只是对艺术的一种本质的理解。您把您的片子,把您的作品拍好就好了,可能它会带来很多全新的感受。其实您的这种艺术风格,无论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刚开始在我理解是非常文艺的,它跟商业广告是有非常大的分野的。如果没有您的出现,这种广告类型、这种风格都不一定在市场上出现。

  您跟三得利合作了三十多年,当时是什么样的一个契机,而且一合作三十多年,这其中有没有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

  上田义彦 :

  我开始拍摄广告是80年代中期的事,机缘巧合之下,有一个叫葛西薰的艺术制作人,我与他的相遇带给我改变的契机。

  当时我有一个肖像摄影作品的展出,而葛西先生刚好发现了我的作品,(也就是这样)我开始了和三得利的合作。于是1991年,葛西先生问我要不要参与乌龙茶广告的拍摄,虽然最初是报纸广告吧——是一个叫做高桥义孝的日本籍德国文学家,我给他拍了肖像照,是当时新年特刊,报纸广告上那种黑白色的,而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广告拍摄。大概就是在那之后,出现了您刚才说的所谓“上田调”吧!

  虽然没有人在我面前提到过这个词,但我想它就是这么被传出来的。同时,我也觉得这是我与中国相遇的过程中产生的说法。

  周智琛 :

  我们目前所在的这个中庭,其实我来过很多次这里,我们经常会在这里录制节目,知道这个地方很美,但从来没有用过。所以我们这次在准备跟您访谈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个亭子,好像是为您存在的。因为我们看到它好像貌似跟“上田调”,我们理解的“上田调”有很搭的一面,我觉得它这样的一个空间,好像能够传递一点点这样的一种感受。我不知道您对我刚才说到的这种审美,您自己最想表达的一些形式,或者一些思想是什么?

  上田义彦 :

  就像我们现在所待的这个中庭,今天天气很晴朗,这是一个可以仰望天空的空间,柔和的天光从天而降。我认为所谓的照片就是光的艺术,不止照片、影像也是如此,没有光的话,什么也拍不到。我认为我们应该特别注重光的表现,我们如何去诠释它,决定了影像的质量。

  日本小说家谷崎润一郎的短篇《阴翳礼赞》,我认为它影响了我以及所有思考影像的人,它几乎成为我们(摄影师)的圣经而被传承。日本房屋中光和影的应用,在日本那种和式建筑那深入房屋的日光中,穿透障子窗传来的柔和的光线,在一片阴翳之中有物体陈设摆放着,在这建筑之中有很多种不同强度的光线存在着。这篇短篇主要讲的是,在其中的物体是因为有了光,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形状以及质感的。反过来说被创造出来的东西,也需要考虑在这些光中,怎样看才是美的。不论如何,光和影才是拍摄影像和照片,需要认真考虑的东西。

  周智琛 :

  貌似他的风格都说是:物哀、幽玄、侘寂这种,但我还是觉得挺有力量感的。我会感受到一种涌动的激情。

  我走到了您的展厅,看到的溪流、海浪、岩石,一下子我就捕捉到您想表达什么,它实际上是这一种暗调,但是展现出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其中它象征的一些东西,可能还没完全展现出来,但是我已经感受到它的这种生命力。

  听说您是在月光下拍摄的这部作品,不知道您当时的感受是什么?

  上田义彦 :

  我一直利用白天的光线来拍摄森林,此前我一直是在拍摄白天的大海,一直在某个地方,同一个地方拍摄拍打在岩石上的海浪。然而有一次,不知不觉间天色就晚了,周围变得一片漆黑,然后只能看到雪白的浪头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从未触碰过的美,与其说是水的运动,不如说是水的律动。就算是在我们晚上熟睡的时候,河海也是川流不息,浪拍不止。我看着它们,越觉得不可思议,比如说瀑布,这种不停地流淌着的水的运动,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水从何而来?流淌过山中的哪些地方?到底是从哪里涌出来的?为什么水流不息?

  我无法抑制自己去思考探索这些问题,于是我就越发觉得地球是一种生物。

  在这种刺激下,我有一种不得不拍的冲动,才有了这一系列作品的诞生。我认为我并不是把这个当作一个美丽的风景来拍摄,而是把它作为地球上生命体的一部分,生命体的运动来拍摄。

  周智琛 :

  您前几年拍了一部电影,叫《椿之庭》。

  从平面到具体的一部电影,其实我认为也是一种不断突破自己、探索自己的一个过程,在这种立体的影像艺术里面,会不会呈现出您特别想表达的一种样态呢?

  上田义彦 :

  曾经,我一直走的一段路,散步路上有一栋房子。但那栋房子有一天突然就被拆了,好像是推土机一样的东西把它推倒分解了,房子形状不在,而在它领地里的大树也被砍倒了。

  当我知道这件事的一瞬间,我深受打击,那是因为平时我路过那栋房子的时候,看到它矗立在那的姿态,总是能感觉到心情愉快。虽然我对那栋房子的主人一无所知,但我总是边走边想像(它的故事)。而当我知道这样一个建筑、这样一个拥有恬静风景的建筑消失的时候,我深受打击。(于是就)立刻折返回家,写了一篇文章,对于这个房子被毁坏的这件事,我无法抑制住自己写作的冲动,这才是我拍摄《椿之庭》这部电影的契机。

  电影这种表现形式当然和拍摄照片是不同的。对于照片,时间和声音是不存在的,是不用考虑的,与电影的不同我认为大概是这样。然而实际上我认为,做任何事情都不要把它们当作不同的事情对待,或者说,我尽可能避免自己这样去想他们是不同的东西,以自己的方式对待照片也是这样,(应该有一颗)不畏惧未知(的心),该想的是我不是在做不同的事情,而是如何将我的想法传达出去。专念于这件事的话,那么即使是不同的媒体,也可以做到不畏惧失败以及反差。我认为做到这一点是(我)今后做任何事情都非常重要的,而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表现自己的独特性,(而且不是常说)不管是什么样的巨匠,一开始都是外行嘛。(从事新事业的时候)如何做到不畏惧,反而享受这个过程,才是最重要的。

  周智琛 :

  树干和母亲的含义,其实在我的感受里,它是一种根性。它是一定深深地扎根的。母亲其实也是种根性啊,没有母亲,怎么会有我们呢,不管男女都需要母亲。

  我留意到您喜欢拍像树根树木,还有母亲以及瀑布水流,其实能够看到它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表达一种源头,在我理解是一种根性。

  您曾经拍过一组森林的作品,您曾经说过,拍了这作品以后,就确立了自己的摄影风格,从此以后不再看别人的作品,这种决定性瞬间,您是怎么能够自己非常明确地确认说,这个以后就是我的风格?

  上田义彦 :

  我想应该还是一九九一年吧,我有一次进入森林,本来并不是想拍那里的树,而是林中的草甸,比如说是美丽的羊齿草,诸如此类的植物。而在我的左边,左眼角余光瞥到一丝不可思议的气息,然后我往那边一看,就看到那边耸立着一棵高大的树木,看到它的瞬间,我就感受到内心有一股必须把它拍下来的冲动,或者说是直觉。那段时间里我沉浸在摄影之中,我并不是拍了一组名字叫森林的照片,而是拍摄一种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从未感受过的东西。在此之后,我在反思自己到底拍了什么的时候,想起了拉丁语里的“Materia”这个词,这个词除了有“树干”的意思之外,还有“孕育生命的力量”这一层含义,在语言背后感受到人根源性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的“Materia”,这也提示了我,这或许就是所谓生命的源头,或者孕育生命。

  人说到底也是一种动物,在那一瞬间,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风格。假设把摄影师的照片的风格比作一张很大的地图,虽然摄影艺术诞生只有两百多年,但这张地图上有很多摄影师开辟出新坐标。我认为这些摄影师们也有过这样的感受,这个坐标是我新开辟的吧,这种喜悦大概很多摄影师都感受过。如果有一张摄影师的地图的话,(可能会有诸如)又有一个新坐标被某个摄影师找到了,被他抢走了(这样的感叹)。我也同样拍出了前人没有拍过的新的照片,而在自己的潜意识中,当我注意到这是一个新坐标的时候,像您刚才所说的,不怎么再关注别的摄影师的风格了。

  周智琛 :

  但是我还想问一个问题,比如说像您的整个职业生涯那么长,您觉得艺术是一种冒险吗?

  上田义彦 :

  也许是这样。

  不过,我觉得人生也差不多是一系列的冒险,摄影当然也是这样。

  我认为活着,其实就是一系列的小冒险。

  周智琛 :

  其实(这次采访)有点麻烦,就是语言不通,但是幸好我们有艺术。

  来源:龙岗区委宣传部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福建首条第五航权客运航线开通

  • 重庆云阳的“侏罗纪公园”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研究证实,熊蜂能够通过观察同伴的积极状态改变自身的行为决策,呈现出类似“情绪传染”的现象。
2025-10-27 10:35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款名为“交通安全副驾”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能够精准预测交通事故风险。
2025-10-27 10:34
近段时间,国产算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2025-10-27 10:33
24日至26日,以“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浙江省温州市举行。
2025-10-27 02:40
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有一座特殊的“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它是全国327座国家一级博物馆中唯一的科学家纪念馆。三层楼的建筑,让无数人致敬仰望、驻足流连。
2025-10-27 02:40
记者从在山东东营市召开的2025中日韩澳候鸟保护工作组会议上获悉:我国鸟类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白鹤、青头潜鸭、黑嘴鸥、中华凤头燕鸥、朱鹮等多个濒危物种种群数量实现稳定增长,2024年、2025年同步监测越冬水鸟数量连创历史调查监测新高。我国连续6年开展“清风行动”,相关违法案件数量和违法犯罪人员数量明显下降,鸟类等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2025-10-24 10:21
光明日报银川10月23日电 记者张文攀从宁夏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多年来,宁夏始终把防沙治沙作为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工作,荒漠化和沙化土地连续25年实现“双缩减”,率先在全国实现了“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2025-10-24 09:57
光明日报海口10月23日电 记者王晓樱、通讯员张阳日前从海南大学获悉,该校热带油茶研究团队在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进行油茶种质资源收集时,发现油茶新物种——五指山油茶。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形态学比对和叶绿体基因组系统进化分析,确认这次发现的油茶为独立物种。
2025-10-24 09:55
自半导体产业诞生以来,光刻技术始终发挥着关键作用,是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制程工艺持续微缩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彭海琳告诉记者,在芯片制造的光刻流程中,“显影”是决定图案成败的核心一步。
2025-10-24 09:54
23日22时3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二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24 09:52
从自动化生产线到智能机器人,从大数据分析到物联网技术,从节能改造到绿色转型……当前,我国制造业进入一个更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制造新时代。其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有利于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不断引领产业向中高端跃升。
2025-10-24 09:51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域“毫秒用算”专项行动。
2025-10-23 10:31
近日,以“先进制造”为主题的第138届广交会第一期落下帷幕。截至10月19日,境外采购商线下到会人数超15.79万人,环比增长6.3%。
2025-10-23 10:27
日前,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无人机蒙皮超薄一体化集成射频传感器挂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曲面天线全3D打印技术向实装应用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10-23 10:26
研究团队首次在原子尺度揭示了冰在二维下独特的“织网式”结晶过程。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
2025-10-23 10:24
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21日,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
2025-10-23 10:23
科研和产业像“两张皮”,中间缺了能把成果“送上门”的人。
2025-10-22 10:17
由美国斯坦福医学院、英国莫菲尔德眼科医院、德国波恩大学等多家国际科研机构组成的团队,开发出一款视网膜下无线微芯片,成功帮助晚期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了视力。
2025-10-22 10:15
为深切缅怀杨振宁先生,位于清华大学图书馆老馆219室的杨振宁书屋日前正式开放,与其同步启用的杨振宁档案资料库专题网站也面向全球上线发布。
2025-10-22 10:09
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含利福特尼唑的三联方案,让幽门螺杆菌治疗有望重新回归更简便的三联方案时代,为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带来了全新的治疗选择。
2025-10-22 10:0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