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高交会的福田现象:一间“大平层”,装满人工智能产业链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高交会的福田现象:一间“大平层”,装满人工智能产业链

来源:南方Plus2024-11-15 13:23

  11月14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开幕。福田展团凭借AI火出了圈!

  这边厢,双臂机器人灵巧地摆动双手,冲泡一杯杯热腾腾的咖啡;那边厢,机械臂装上高速旋转的刷头,逐行逐片为车门模型抛光;不远处,一位观众戴上最新的MR眼镜,沉醉在虚拟与现实无缝融合的美好生活。

  在福田展馆内,看得见的是一件件酷炫的科技产品,而背后是强大而完整的产业生态。面积仅270平方米的展厅内,容纳人工智能全产业链,近40家企业机构亮相,展现福田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核心区的十足信心。

  作为深圳中心城区,福田不只是CBD,还是都市型科创区。在这里,创新的点子和成果陆续涌现,创新的企业和人才持续集聚,创新与金融、与文化的融合愈加紧密。“中央创新区”的图景缓缓浮现,“全域超级孵化器”的构思逐渐落在热土上。

  高交会福田馆的入口放置着一幅巨型的VR眼镜。“镜片”上,冰蓝色与紫色的色块交替旋转,好似一条时空隧道,引领观众迈入一个用AI打造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开启探索未来科技世界的旅程。

  “我们以‘未来视界’为主题设计展馆,VR眼镜造型象征着‘视界’的开端,代表着人类依靠人工智能看见未来。”福田区科技和信息创工业局负责人说道。

  到底人工智能可以玩出多少种花样?展馆内,AI融入百业千行,令现场观众大开眼界。

  “你好,我是奶龙,很高兴认识你!”一只奶龙机器人奶声奶气地用英文向一位外国宝宝打招呼,立马把这位宝宝逗笑了。

  “我很惊讶,这个毛绒绒的玩具居然会说英文。”来自西班牙的Sebastian Solano赞叹道。

  不久前,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在福田成功孵化奶龙AI玩伴机器人项目。负责人之一、深圳市亿家亿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温淑君介绍,依托研究院的封神榜大模型,公司积累大量儿童专用语料,打造出陪伴3至10岁儿童快乐成长的人工智能产品。

  当下,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AI+智造、消费、设计、治理、医疗等应用层出不穷。福田敏锐地发掘、培育一批勇士,鼓励他们朝着时代浪尖发起冲锋。

  深圳市加推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位“种子选手”。2020年,该公司迁入福田,入驻新一代产业园,从此在人工智能应用的研究和推广上一路狂奔。

  今年高交会期间,加推科技带来一款新产品——AI电子名片。该公司联合创始人郑秋明介绍,用户只需将名片放在手机前,即可通过NFC感应录取对方的通讯信息。依靠自研算法,系统还可以立即生成一段人物简介,让双方“一见如故”。

  “AI对于人类而言是提质增效的作用,不仅给生活带来诸多乐趣,还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只要你需要AI,它就在那里。”深圳市北科瑞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负责人刘澍说。该公司同样扎根新一代产业园,近200人的团队专注于AI语音交互领域,本次向观众提供歌声复刻体验,展现端侧语音技术的硬实力。

  福田区业态多元、发展成熟,坐拥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基础,孕育丰富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本届高交会期间,各细分领域的前沿技术、创新产品、解决方案百花齐放,首善之区的AI产业生机勃勃。

  纵览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为何一批AI先锋择福田而栖,以此为基地驶向宽广的蓝海?向上溯源,不难找到答案。

  算法是人工智能的核心。一套崭新的算法往往蕴含无数机遇。福田优渥的产业土壤,吸引一批顶尖人才开发AI底层算法,由此聚合形成一条条垂直的产业链条。

  “真正的人形机器人,要的是辅助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算法要求非常苛刻。”深圳市和意精工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市场经理郑潘红说。

  在该公司的展位上,机械臂恰似一只人手,将蓝色的汽车门抛磨得铮亮。虽然车门有所弯曲,刷头仍紧紧贴合着其表面游走。郑潘红介绍,公司招揽的顶尖研发团队,研制全球领先的算法,可在数秒内自主规划机器人工作路径,解决机器人面对复杂自由曲面的加工难题。

  “以往,工程师需要耗费四五个小时确定工作点位。现在,机器读取几张图片就可以生成路径。”郑潘红说。如今,这套算法获得数家欧洲豪车厂商青睐之余,也发展多家下游合作伙伴,进一步为飞机蒙皮、风电叶片等更多工业品开发适配产品。

  算法要跑得起来,离不开算力作为坚强后盾。在福田,一批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算力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企业走南闯北保驾护航。

  展馆内,深圳市智城翼云科技有限公司揭开深圳开放智算中心的神秘面纱。该中心设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今年2月正式点亮运营,已建成1000P的智算规模。建成并投运后,其算力规模将达4000P,可为千亿级参数大模型提供训练服务。

  福田区科技和信息创工业局负责人介绍,辖区已聚集2个本地算力资源中心和2个算力调度平台,可调用算力资源超10000P,是深圳可调度算力资源最多的区,成为全市最主要的算力供给节点,为人工智能应用开发筑牢坚实底座。

  此外,依托深圳数据交易所,福田区率先开展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并积极推动建设深圳数据要素流通服务中心(福田)暨人工智能语料流通基地,打通人工智能养分——数据库的流通渠道。

  多措并举之下,福田区人工智能产业已集聚超300家规上企业,今年前三季度的产值累计超百亿元,增速超25%。当前,福田立足多元的行业应用场景,加快形成垂类大模型集聚生态,培育更多百亿、千亿级新质集群。

  事实上,在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上,福田区走得早、行动快。

  早在2019年,福田区便策划打造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区。此后,多份行动方案、多项扶持措施相继出台,从大模型、算力服务、产业空间、创新平台、应用示范等13个方面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应用。

  剑指人工智能产业,是福田抓准科技创新的法宝、促进产业迭代升级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福田区全面打造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构建创新要素“强磁场”,创建“全域超级孵化器”。

  福田锚定“中央创新区”这一定位,实施科创资源集聚行动,加快打造智能终端、新能源、生物医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企业产业集群。至今,新能源、智能终端两个产业集群已突破千亿级。预计年底前,软件产业集群也将晋升为第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围绕资金、空间、人才和住房等全发展要素资源,福田区出台“1+9+N”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体系,拿出真金白银赋能企业创新发展,助力企业在福田“安家”,感受“超宠”体验。通过实施一系列政策体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速集聚,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不断激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对此,加推科技的郑秋明深有感受。他提到,公司迁入福田后,一直受到各方支持和关照,多年来收获大量上下游资源,还肩负开发政务服务小程序“i福田”的重任。“在福田,我们有业务、有发展、有未来,企业运营形成了良性循环。”他说。

  在人才支持方面,福田区不断完善英才荟人才政策,累计奖励人才10.24万人次,发放资金超20亿元,支持人次、支持总额全市第一。截至2023年底,全区累计吸引归国科技人才近3000人、在职院士22名、急需紧缺人才32名、高水平人才创新团队14支、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570人、福田英才2915名。

  “福田位处深圳的中心,本身就具备人才的号召力。叠加政府推出的‘银弹攻势’,企业很容易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科创攻坚队伍。”北科瑞声的刘澍说。

  在2024年赛迪全国创新百强区榜单中,福田区排名第9,名次连年提升,优质的营商环境令科创企业近悦远来。未来,福田区将加强科技创新全链条部署、全领域布局,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在中心城区种下一片片枝繁叶茂的“科创森林”。

  撰文:李嘉耀

  摄影:朱洪波 李嘉耀

  策划:刘丽

[ 责编:邢彬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同博鲁阿尔特以视频方式共同出席钱凯港开港仪式

  • 低空经济专区亮相中国航展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一声战机轰鸣划破长空,一柄银色利剑直冲天际。此次歼-35A敢于摘掉面纱公之于众,不是因为它不再神秘,而是因为它拥有基于实力、能力、国力上的强军自信与大国自信。
2024-11-15 09:20
我国科学家目前已完成八条全球主要海沟深渊的载人深潜科考,创造多项世界载人深潜作业和科考新纪录,在深渊深海地质、生命与环境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重大发现和科考成果。
2024-11-15 09:16
我们必须坚持科技创新的战略先导地位,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在全球科技竞争中抢占先机,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中赢得主动权。
2024-11-15 09:12
该项技术由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电机有限公司、东莞磁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
2024-11-15 09:12
120公斤推力级涡喷发动机KP12可配装多用途无人机开展灾情监测、空中消防、物资投送、通讯中继等。
2024-11-15 09:11
可满足海洋、减灾、气象等多个行业的业务需求。
2024-11-15 03:20
日前,《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严建兵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玉米籽粒脱水的分子机制,为快脱水宜机收玉米品种的培育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宜机收玉米品种培育有望进一步“提速”。
2024-11-15 03:20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张军院士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国际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其光能利用率创造了世界纪录。相关成果日前在《自然》期刊发表。
2024-11-14 04:55
中国石化在天津南港正式投用国内首座冷热能互换站,年处理能力超260万吨。
2024-11-14 05:05
13日,全球首个吉瓦级海上光伏——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山东垦利100万千瓦海上光伏项目首批光伏发电单元成功并网,成为全球率先成功并网的最大海上光伏项目。
2024-11-14 05:05
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扎实,农业现代化正向纵深迈进,更需要铆足干劲、再接再厉,大力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024-11-14 04:45
北京大学郭雪峰教授、山东大学李延伟教授和北京大学莫凡洋教授等联合研究团队,通过在芯片上对开环易位聚合反应的在线调控,实现了单个聚合物的精准合成,有望为聚合物材料精准制造与有机合成领域带来革命性进展。
2024-11-14 04:55
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工程师认证制度,应从我国实际出发,形成一个由政府人才综合管理部门主导,由产业部门、企业、院校、工程界和专业社会组织紧密合作、合理分工的治理体系。
2024-11-14 04:55
近日,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南非最大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红石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顺利实现并网发电。
2024-11-14 06:10
世界气象组织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期间发布报告说,2024年有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024-11-13 09:47
在刘汉龙指导下,肖杨凭借在微生物加固土体力学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2024-11-13 09:46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2024-11-13 09:40
中欧科技合作“龙计划”2024年海洋遥感高级培训班日前在海南三亚开班。在11日上午举办的开幕式上,近30位国内外遥感领域知名专家和近60位来自海洋遥感领域优势科研院所与高校的青年科研人员共同参加活动。
2024-11-13 09:39
近年来,北京涌现出一批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等领域的高科技民营企业,目前已逐渐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
2024-11-13 09:40
记者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获悉,在12日开幕的第十五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上,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家航天局“中国军工”“中国航天”展台亮相。
2024-11-13 09:3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