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人工智能的文化意义和时代挑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人工智能的文化意义和时代挑战

来源:文旅国际2024-05-24 20:03

  2024年5月23日《中国文化报》

  A版刊发第二十届深圳文博会特别报道

  《人工智能的文化意义和时代挑战》

  ↓ ↓ ↓ ↓

  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1]。而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是新质生产力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特征和奋斗方向,可以说,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种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会对文化赋予一系列崭新的意义和挑战,对人类社会和文明形态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01

  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特别是ChatGPT和Sora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从初期注重单一场景技术应用的工具,逐渐发展成为可以具有整合多领域信息、自主创新能力的“智能体”。在人工智能技术的起步阶段,其场景运作系统往往是封闭的、孤立的,与其他场景应用系统之间的交互和整合存在一定的难度。而生成式人工智能则可以与其他系统进行无缝对接,实现融合与创新,能够构建起庞大的智能生态系统,从而具有了“智慧”。

  某种意义上说,人工智能让人类由制造自己的“工具”的时代,逐步进入到制造自己的“助手”甚至“替代者”的时代,这在之前的人类生产方式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回首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生产力和生产工具的发展,从根本上决定人类文明和社会的重大进步。石器时代是通过加工石头去刀耕火种;青铜器和铁器时代,是以其为材质制作的工具,创造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蒸汽机和电力时代的来临,则为近现代工业社会提供了根本的推动力量。它们的共性是这些生产力的代表都是人类的工具。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横空出世,正使这一切成为历史,创造出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和发展的重大新机遇,为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赋予强大的动能。

  (一)带来生产效率提升和生产方式变革。在越来越多的领域中,人工智能的大量介入,带来更易实现的创意、更优化的设计、更精密的技术,从而使从事各种工作的工人和成本大幅减少,也使产品质量大幅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赋予生产过程中更多的“智慧”,可以预测和避免可能的失败,甚至可以替代人去进行研究、形成结论,从而创造发明,制造出各种产品。这是对原来一般意义上科技进步的一次大跃升,以此影响整个经济形态和社会形态。比如,我国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的性能是4700万亿次,换算成全世界的人去做四则运算,相当于60亿人算1年,但是超级计算机1秒钟就可以算完;日本的鹿岛公司,2022年已开始使用AI技术操控机械,24小时不停歇建造“成濑水坝”。

  (二)提升人类社会治理水平。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治理,将会推动人们进入“智能社会”[2]。人工智能将会通过数据搜集和分析,整合人口、技术、资本等各种生产要素流动信息,感知社会态势和问题、预测公共需求,推动社会治理方式更加人性化、精细化,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它也能够更精准地把握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预测自然灾害;并能够改变人们对时空的认识,“智慧”地帮助每个人更加“舒心”地生活;甚至还能够更好地促进国家之间和平交往,让整个人类社会更加“井井有条”。同时,在社会结构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催生人工智能“类人体”等新的社会群体。实际上,人工智能正不断深入地在各方面参与社会治理,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而这一切都是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础。比如,在交通出行领域,人工智能可以科学规划出行路线,做好可能情况的准备和应对;而某科技公司生产的“学校AI语音防霸凌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校园卫生间、天台等潜在环境,一旦检测到类似“救命”“住手”等词或异常打斗声,将触发报警机制,及时干扰、阻止校园霸凌等不良事件的发生。

  (三)开辟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新境界新成果。人工智能为人们构建更加宽广的交流、互鉴的数字世界,展示神奇和意想不到的光辉前景,可以无限拓宽人们的视野和想象边界,推动科技创新,从而激发一波又一波的科技革命。正如孙凝晖院士所讲:“人工智能大模型具有全量数据,具备上帝视角,通过深度学习的能力,可以比人向前看更多步数,如能实现从推断到推理的跃升,人工智能模型就有潜力具备爱因斯坦一样的想象力和科学猜想能力,极大提升人类科学发现的效率,打破人类的认知边界。”[3]同时,人工智能可以把更多的信息、技术、观念,以更快的速度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能够消弭各种意识形态和宗教等带给人类的隔阂、缚束,乃至形成更加和平融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巨大而广泛,它将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也正在创造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而人工智能时代与前期各个文明时代的根本不同在于,其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历史上,人类生产力的发展都曾是以千年、百年或者数十年为周期进行迭代的,而人工智能技术所体现出来的高速迭代,正在以年或月乃至时日来计算。也就是说,重大科技进步及其成果,正在排山倒海地以超出我们过去认知的速度,使整个世界发生着变化。正如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所说:“只要电力供应和硬件能够满足日益强大技术的需求,那么到明年(2025年)底,新人工智能模型的能力将超过人类智能”,而在2023年,他曾预测“到2029年人类将实现‘完全’的通用人工智能”[4],这比之前的预测大大提前了,而这仅仅才过去一年,充分说明了人工智能的惊人发展速度。

  02

  人工智能带来空前的挑战

  人类创造文明,同样也接受着各种创造带来的考验。在人工智能时代,虽然最终仍是人类主导这个世界向着更文明的方向发展,但人工智能会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空前的挑战。

  (一)挑战人类的生产方式。人工智能会冲击就业市场,改变人们的生产环境。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旧的东西将在效率、质量以及迭代升级等方面实现跨越性发展,这会让大量的人停止手里的工作,原有的传统生产方式,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甚至以往的“万人之事”将来“一人能当”。比如,制造、交通、能源等基础行业,医疗、教育、零售、家居等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人工智能将会通过数字化变革实现“全智能生产”,对生产组织方式和运作方式带来一系列变化。由此,不被替代的职业越来越少。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工智能已经开始了“三生万物”,它具有强大的内容生产力,将根本上改变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人类的生产方式、所从事的职业都会发生重大改变。

  (二)挑战人类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有望把人类从重复性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人们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从事创新性工作,人们的视野和思想也将更加广博、精深。它可以不断地实现人们的创意,让人们充满创新和创造的激情,也让人们的一切作息时间、生活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都会在“无限放大”的空间和“无限缩小”的时空里,让之前遥不可及的事物唾手可及,即“万里之外”成为“一步之遥”。就在今年3月19日,美国英伟达公司发布了“人形机器人通用基础模型”Project GR00T,这是机器人的大脑,它能够理解人类语言,并能模仿动作、学习技能,可以适应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而目前,人工智能已参与到医疗诊断、艺术创作之中。因此,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会随之发生前所未有的改变。

  (三)挑战人类的生存和社会伦理。人工智能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那么人类将怎样处理与自己的“助手”或“替代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人们将面临着“人工智能”对人的创新能力、知识结构、社会伦理道德的挑战,甚至对人类自身生存的挑战。比如,人工智能是否需要介入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怎样介入?有哪些需要被限制的情况?这必然会对人类的生存意义、社会形态、社会伦理产生一系列的空前作用。已有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已在几乎所有基础任务中胜过人类”[5],就像原子弹的到来,对人类和平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一方面,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人类抵御这种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也为更快、更彻底的毁灭人类创造条件。2024年3月,被称为“AI教父”的杰弗里·辛顿在接受日本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10年内将出现可以自主杀死人类的机器人武器”[6];而马斯克曾说得更清楚,他认为“人类只是硅基生命的生物启动程序”,换句话说,人工智能将最终会取代人类。

  人类需要“助手”,也需要某些领域的“替代者”,但是绝不能把“助手”和“替代者”变成损害者和征服者。所以,当前社会伦理和科技伦理进入了一个空前重要,也是空前危机的时代。如何使科学发明、科技创新能够继续为人类服务,而不产生破坏性的副作用,日益严峻地摆在人类面前。

  目前,人工智能可以体现工具理性,但是价值理性、人文精神、伦理道德还不能由其自主产生。我们必须高度关注此事,并采取相应规定和措施。因此,科技伦理亟需达成全世界共识,实现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共同文明,这是最现实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就像“核不扩散条约”一样,甚至比它还要严密。绝不能把守规则者变成吃亏者,也不能给胆大妄为、破坏人类生存的人,任何操作的空间。比如,网上就有把已故公众人士的形像,利用AI创作成其“复活发声”的视频,以及使用AI制作以假乱真的图片等,造成伦理争议。

  目前,科技伦理越来越引起科技界乃至全世界的重视,包括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等经济体,都以法律或软规则的形式对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产品进行约束。而今年3月13日欧洲议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人工智能法案》[7],标志着欧盟开启了以法律形式对人工智能进行监管的新阶段,为全世界达成科技伦理治理共识,建构更严密的人工智能治理体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近期,中美之间也正在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磋商。在这些的基础上,还要尽快形成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世界共识,建设专门的科技伦理问题审查、审判机构,对违反伦理的主体进行法定惩罚。

  03

  人工智能与文化的相互影响

  (一)文化对人工智能的影响

  在《文化驱动创新》一书中我们曾经探讨“创新驱动发展,那么是什么驱动创新?”得出的结论是“文化是创新的决定力量”。这表现在:第一,文化为创新提供核心价值,也就是“真善美”;第二,文化为创新提供变化自强的心理定式。第三,文化为创新提供与时俱进的观念支撑。第四,文化提供创新自觉和创新自信。第五,文化为创新锻造所需要的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第六,文化为创新培育创新创意阶层。第七,文化为创新提供“众创”的实现空间和环境支持。第八,文化为创新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8]。作为科技创新的前沿,文化对人工智能同样也产生影响。

  (二)人工智能对文化的影响

  反观之,人工智能对文化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甚至是颠覆性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赋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产业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而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创意。人工智能可以让人们的创意得到空前的释放,仅在文化产业上就能够带来更优异的效益,推动其高质量发展。无论是广播电视、电影、出版、文艺、演艺行业,还是会展、旅游、游戏、广告和艺术品市场、创意设计等行业,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都将会对它们产生非常强劲的推动力。一是人工智能让人们的创意能力大大增强。它能够让人利用科技创新手段,更好地表达和呈现人们的创意,实现“凡是能够想到的都能够做到”梦想,这能大大提升人们进行创意创新的自信,激活更多创新创造潜力。二是创意的内容方式将空前丰富。人工智能拓宽人们的想象边界,为人们的创意提供更多的新元素、新组合,不仅在创意的形式上,也在实现创意的技术上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比如,工业设计或将以“全息设计”的方式,将创意在眼前全息展示,并能实时修改完善,直接进行生产制造等等。而在创意的方式上,则很容易打破如今文化艺术乃至文化产业的分类,产生新的跨界领域,比如可能产生“无限创意游戏”“智能沉浸旅游”等。三是创意实现的效益大大提高。人工智能可以大大压缩创意实现的成本,提高文化产业全链条的效益,甚至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比如,电影制作将更加简易高效,电影显示形态也可能从3D、4D转变到超现实模拟的“意识沉浸”;又比如,商业模式上,人工智能根据每个人的喜好、期待,跳过广告和介绍,直接推送“心有灵犀”的产品,形成“智能直销”模式。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行动”,而这就必然包括文化产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这也不禁让我们想起,深圳曾经创造并被全国借鉴的“文化+科技”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它与“人工智能+”战略不谋而合,可以说“人工智能+”是文化领域“文化+科技”的升级版。深圳所创造的“文化+科技”模式,让深圳的文化产业发展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深圳的文化产业增加值,从2003年的135.3亿元,到2023年的超过2750亿元[9],短短20年的时间,增长了超过20倍,平均一年增长超过1倍;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占全国的六分之一[10],让深圳从一个所谓的“文化沙漠”变成了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城市之一,文化产业也成长为深圳经济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同一时期,深圳观念走向全国,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标识和精神财富。

  可以预见,“人工智能+”战略将会对文化创意产业产生更加强大的推动力量。从纵向回头看,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文献典籍浩如烟海,这些优秀内容可以与人工智能相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而从纵向向前看,人工智能也在广阔的创意空间和对未来的期许上,比如在科幻作品创作等方面,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其次,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产生的强大力量,为产品赋予更多“真善美”的价值观念。人工智能会对文化价值观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等产生巨大的冲击,让整个人类的“真善美”都达到一个崭新的境界。在“真”上,能够推动人类更高效地探索未知领域,实现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在“善”上,会带来更加严谨细致的科技伦理和伦理治理体系;在“美”上,能够创造更多彩的审美内容和展示美的形式,产生对美更精准的认识和追求。比如,人工智能综合大数据“创作”的艺术作品,其风格可能给人以更美好的享受,这将会冲击艺术家的创作热情和创作方式,甚至颠覆原有的文化领域。同时,这也将打开人们的思想价值体系,从而形成具有更加开放、包容、智慧、创新等特质的“智能文化”。

  再次,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发展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就是实现人的文化权利。文化权利包括:享受文化成果的权利;参与文化活动的权利;开展文化创造的权利;对文化创造成果进行保护的权利。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每个人都能更广泛地运用世界各个文明的优秀文化成果,更便利地展示自己创意,也更容易成为创造者。同时,创造成果也更容易在数据资源中打上个人权益的标签,从而让人们的文化权利进一步得到满足。比如,阅读是最广泛的文化权利,人工智能将会为阅读提供更高的效率和更丰富的形式,从而推动“全民阅读”的深入开展。当然,人工智能也会对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价值观产生影响,但即使有人工智能的辅助,我们也还需要坚持精读。

  第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可以赋能各行各业,特别是将会使文化创意产业成为经济发展更强劲的支柱产业,培育更加强大的产业和工业基础,以及催生更加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技术,并以文化高质量发展带动生产力的深层次变革,从而带动整个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人工智能也将会通过赋能,让我们悠久的中华文明和文化更加强大地展现出来,也能够让我们更高效地学习和吸收其他文明中的优秀文化、文明成果,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甚至是“关键一役”。

  04

  人工智能与人类文明新形态

  人工智能具有强大的探索能力、实现能力和集纳能力,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强大推动力量。

  (一)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探索能力,弘扬中华文明。文明是沉淀下来的文化,文化是活跃着的文明。人工智能的强大探索能力,可以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体系更加清晰厚重、核心价值更加明确突出,并能够为中华文明赋予新的表现形式、创造新的传播生态、阐释新的时代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出与“人工智能时代”相适应的时代文化和时代精神,为弘扬中华文明增添强大动力。随着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发展和算力的提升,当前我们还面临着中华优秀文化数据要素资源不足的问题,要加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各类教育和文化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坚持中华文明核心价值观,大力丰富文化领域相关数据要素资源,增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信心。

  (二)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实现能力,推动实现“全民创意”建设创新型民族和国家。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显著的创新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民族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题中应有之义。“要成为创新型国家,必先锻造创新型民族;而欲锻造创新型民族,必先提倡‘全民创意’”[11],“全民创意”能够推动国民素质提升,也能够推动科技创新、文化繁荣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里要特别强调人工智能对推动“全民创意”的重要性。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可以为创意的产生和释放提供强大的实现力量,是实现“全民创意”的利器,要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就要推动全社会提高对“创意”的认识,推动形成“以创意为荣、以创意为乐”的文化氛围,并探索开展社会各阶层参与的创意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起“全民创意”的热潮。

  (三)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的集纳能力,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人工智能以数据为“粮食”,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和各个文明之间的壁垒,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创造了广阔空间和高效途径。而数据要素市场的全球化,则能够实现各市场主体的高水平协同,有效提高数据要素在生产、分配、流通等各环节配置资源的效率[12],让文化、技术等更加高速地流动,为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创造多种方式和更精确的表达。“人工智能时代”的文明交流互鉴,要建设和用好面向国际的数据要素市场,依法依规加强数据开发、开放和流通、使用,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推动各类数据要素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地流动。同时,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也需要更多地进行文明互鉴。更为重要的是,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可能带来的危机,需要全人类共同面对,要增强人工智能治理的全球共识,完善有关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科技伦理等领域的立法,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法治保障。

  这个时代,每天都发生着变化,空前的机遇和空前的挑战同时到来了,我们要把握机遇,深入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推动人工智能的大发展和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快速形成和持续发展,积极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作者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奖章”获得者、国务院原参事、中传华夏智库首席专家)

  参考资料

  [1]新华社:《第一观察|中央政治局新年首次集体学习,聚焦新质生产力》,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40201/527888dc52e14e5f8b21daedef192521/c.html

  [2]吕鹏、龚顺、梅笑、刘金龙:《智能社会的崛起和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智能社会研究》[J],2022年1期(创刊号),第63页。

  [3]孙凝晖:《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讲座第十讲讲稿——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的发展》,http://www.npc.gov.cn/c2/c30834/202404/t20240430_436915.html

  [4]光明网:《马斯克预测:最快明年年底!“比最聪明的人还聪明”》,2024年4月12日。

  [5]埃韦林·梅萨·卡普查:《报告显示:人工智能在众多领域超越人类》;《参考消息》,2024年4月29日,第4版。

  [6]《“AI教父”辛顿:AI将操控人类》,日经中文网,2024年3月22日,https://mp.weixin.qq.com/s/tPDIViCkqMfefPqep_bRxg

  [7]光明网:《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生效在即》,https://m.neamco.com/toutiao/2024-03/28/content_37231609.htm

  [8]王京生:《什么驱动创新-国家创新战略的文化支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前言部分第1-4页。

  [9]央广网:《参展单位超6000家第二十届文博会将在深圳举办》;http://news.cnr.cn/native/gd/20240514/t20240514_526705035.shtml?liebao

  [10]深圳卫视深视新闻:《深圳: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额每年约占全国的1/6》,2023年6月8日。https://www.sztv.com.cn/ysz/zx/zw/79716330.shtml

  [11]王京生:《全民创意与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研究》[J],2023年第2期,第8页。

  [12]王京生:《以数据要素市场为引领,建设高质量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国行政管理》[J],2022年第9期,第6页。

  出品: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南方融媒体中心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山东荣成:牡蛎迎丰收

  • 安徽淮北:校园科技节 感受科技魅力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由于轴子暗物质信号极其微弱,经典磁场干扰可能成为高灵敏识别轴子信号的巨大挑战。
2024-11-12 09:09
该项目位于福建东山县杏陈镇、前楼镇海域,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204小时,太阳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5.2米/秒、最大风速可达48米/秒。
2024-11-12 09:09
在“夸父”设施园区,有数座单体建筑(科研厂房),它们都是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子系统,每个科研厂房里都有多个系统正在建设和运行。
2024-11-12 09:08
未来,核聚变能将在人类的能源系统中占据非常大的比重,来自核聚变的清洁、持久且便宜的电能会走进千家万户。
2024-11-12 09:06
非编码RNA可能成为未来癌症诊疗的新指标和新靶点,其独特的细胞类型特异性表达也为实现个性化医疗提供了可能。
2024-11-12 09:05
11月11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和空军航空大学“红鹰”飞行表演队展翅珠海,以独特的方式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75周年。
2024-11-12 09:06
在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看来,用信息化手段为水火箭这类跨学科教学项目“赋能”,是开展科普教学创新的有效尝试。
2024-11-11 09:39
今年的滑雪季即将到来,全国冰雪资源何处多?日前,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综合多种气象指标发布了冰雪资源数据,为滑雪爱好者和滑雪场经营者打造了一把“冰雪资源量尺”。
2024-11-11 04:05
受今年第22号台风“银杏”影响,预计11月11日至12日,海南省中部及东南部将有中到大雨,万泉河、昌化江及沿海部分河流将出现小幅涨水过程。
2024-11-11 04:05
这一研究成果区分了BLA向同侧和对侧大脑半球投射在情绪和相关记忆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发现了BLA到对侧NAc神经投射在编码负性情绪和引发逃避行为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跨脑半球神经连接的一个重要功能。
2024-11-11 04:05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大国间竞争形成叠加态势,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的时期。
2024-11-11 04:05
收获时节,走进浦城县仙阳镇的谢华安院士工作站,种粮大户钟安森没有下田,而是在大屏幕前查看农田的各项数据。
2024-11-11 04:05
11月4日,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是科学技术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来的首次修订。
2024-11-08 09:59
为了种出茁壮可口的生菜,这群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农科院、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等高校院所的年轻人使出浑身解数。最终,产量高、品质好、能耗低、花费少的队伍将会胜出。
2024-11-08 09:57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张军团队首创片上光谱复用感知架构,自主研制了全球首款百通道百万像素高光谱实时成像器件,光能利用率创造世界纪录。
2024-11-08 09:55
11月6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转化“融合点”行动首场活动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该活动以“焊牢科技与产业融合点,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旨在通过供需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024-11-08 09:55
北京时间11月6日8时50分,正在执行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穿越赤道进入南半球。
2024-11-08 09:53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