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于平|当代舞剧《深AI你》: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于平|当代舞剧《深AI你》: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04-13 11:00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当代舞剧《深AI你》:

  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

  佟睿睿是我国当下非常有影响力的舞剧编导之一。这位编导当下最关注的是“当下”的题材—— “当下”的题材包括、但不仅包括现实题材,因为在现实题材的现实事象之外,还包括人当下的情感焦虑和情感期待。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部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北京保利演出公司、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罗湖区委宣传部、宝安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深圳戏院制作,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佟睿睿执导的舞剧《深AI你》。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AI”指的是“人工智能”,而“深AI你”则凸显出“深爱你”的“谐音梗” 。佟睿睿在该剧“导演的话”中写道:“两年前开始构思《深AI你》时,彼时的我刚刚完成三江探源,还沉浸在对巍峨昆仑和蜿蜒大河的慨叹之中;思绪一下子跳转到另一个维度、另一重关系,于是常常把‘自然’移情至‘AI’(人工智能),将久远的历史投影到已来的未来——眼前隐约浮现另一幅全新场景,而内心却依然回响着同一个主题:在这个既新且奇的‘生态’场景中,人类与AI的互动相处会构建什么样的未来?”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作为一个关注当下、尤其是关注当下人情感焦虑和情感期待的艺术家,佟睿睿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当然她也从自己的“生态舞剧”《朱鹮》《大河之源》的创作中悟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密钥”——这便是她在“导演的话”中所说:“把人类(生灵)最本能的母爱定位成AI陪伴‘觉醒’的源点……期望人类与AI在平等中起步,在信仰中前行。”而我的理解是,佟睿睿其实是期待着“人工智能”与人的情感抚慰、心灵关怀相向而行!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人工智能”毕竟不是“人的智能”。因此,该剧把能否“相向而行”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放在了“人工智能”那一方,并由此设定了女首席“AI陪伴”。陪伴何人呢?这便是剧中的男首席小海——从幼年丧母到青年自立的小海。帷幕开启后,扑入眼帘的是辽阔深沉的大海。在台口半遮幅式的海浪后,是后区平台上由母亲陪伴的小海在海滩边漫步,感受着童年的温馨和快乐……但这只是短暂的片刻,“大海”的视象仿佛退潮般消失,舞台后区上场门一侧的半高平台上出现了小海的卧室,床上辗转反侧的小海仿佛从梦中惊醒,而一袭红裙静躺在海滩的母亲让观众明白母亲已意外地离小海远逝……大海(也是小海“脑海”的视象)消失后,舞台由移动的横、竖光带不断变化着那种被称为“冷抽象”的图案。“冷抽象”图案与包括“大海”在内的日常生活事象交替出现,建立起一种舞剧主题叙事的形式象征。正是在这种“冷抽象”的背景中,作为具身化“AI”的机器人出现了——众多的机器人是由制作者陆续抱上舞台的,它们在舞台列阵的方式会让人想起咸阳地坑中的“兵马俑”。在一个运营商的调试下,机器人方阵开始机械地活动起来……作为小海监护人的父亲带着小海路过营销店,小海被其中一款具身化“AI”所吸引,父亲满足了小海的期待,希望能藉此化解儿子期待“母爱”的情感焦虑……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舞剧出现了一个场景式的描述:在都市街道匆匆行走的人流中,不时穿行着具身化“AI”的行走者——它们或匆匆掠过,仿佛在执行某个紧急的指令;或悠悠然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失忆的老人……小海在他的“AI陪伴”的陪伴下,看不出有什么“行走”的目的,而只是把“行走”的过程当作一种快乐。顺带说一句,饰演这个童年小海的舞者不是来自哪个艺校的舞蹈学员,他是剧组从街区自发起舞的街舞舞者中发现的佼佼者,他的率性的街舞中洋溢着本能的快乐!这个“快乐”的小海与当下的“AI陪伴”形成了动态的强烈反差和情态的互为填补,也为未来的青年小海铺垫了心路历程。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作为一部当代舞剧,机器人、或者说具身化“AI”的舞蹈很具有“当代性”。在当代街舞的动作形态中,机器人、特别是那种宛若在太空行走的机器人的舞步是很有特色的一类。这种舞蹈的出现,既是剧情描述场景营造的需要,也体现出舞剧出品地深圳都市文化的特征。不过编导并非用这类舞剧来贴附舞剧“当代性”的标签,而是透过机器人那种与古老“木偶人”近似的动态,在“人工智能”中去表现“人的智能”——特别是那种在人际交往中能感受、能理解、能体贴、能共情的“智能”。为此,佟睿睿精心设计女首席“AI陪伴”的典型动态——使她板滞的躯干在略微的弯曲中彰显出温馨,也使她僵硬的肢体在轻捷的抚模中流露出柔情……这个典型的动态紧扣“母爱”的内涵,尽管只是一种“陪伴”而非“慈祥”的呈现。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小海长大了,这个青年的小海才是舞剧真正的男首席,他需要在一定事象的组织中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和情操。现在应该能看到舞剧构思的巧妙了——人的性格成长和情操培育不可能是自在的、自发的,我们不能忽略“人的智能”的自觉在更大程度上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在未来就必然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人类的创造物将反过来影响人类对未来的创造,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生哲理命题。编导认识到这一点,他们需要的是将这个哲理命题转化为一种形象言说。于是不再需要、或者说不再依赖“母爱”的小海,要将自己人生成长中“被爱” (被陪伴)的蓄积,转化为对他人、对所置身的社会的“关爱”。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舞剧聚焦的男、女首席,因男首席小海的成长而使两人(或者说是人、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AI陪伴”由主动施予的女首席渐渐成了“无计可施”(不知是否该继续“母爱”而手足无措)的被动的“期待陪伴”者。如果说,童年小海对“陪伴”的期待是因为心灵生长的需求,那此刻“AI陪伴”对“陪伴”的期待,是面对一代代全新升级产品而在既有程序的设定中意识到自己的“衰老”。这种人、机关系的逆转,让我的联想到1996年央视春晚由郭达、蔡明表演的小品《机器人趣话》。蔡明饰演“机器人”,买回“机器人”的郭达是因为“千金难买是单身,单身时间长了想结婚;现在的女人实在气死人,我干脆买它个机器人”……这个以机器人作为“情侣陪伴”的结局,是人的遥控器损坏而机器人进入逻辑混乱状态……与之有别,舞剧《深AI你》其实是认认真真地把机器人当作善解人意的“人”来表现——即便是她因“程序设定”的限制而“衰老”,也体现出一种“人”的状态。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其实只是在青年小海和“AI陪伴”的关系中,我们才看到了舞剧真正意义上的“双人舞”。当然,这个双人舞体现出这部舞剧的“这一个”的特征:

  其一,这个特征首先体现在“人、机合舞”之中。小品《机器人趣话》也有“双人舞”,那是在机器人进入逻辑混乱状态后强拽郭达的“交谊舞”。舞剧的双人舞,是“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一次交汇,是渐至成熟的青年小海与渐感衰老的“AI陪伴”的一次交流——既体现出“人”的感恩意愿也体现出机器人的自弃意识,使得双人舞无论在动态上还是在意态上都别具一格。

  其二,这个特征还体现在“机、人关系”之中。也就是说,外型依旧的“AI陪伴”始终是青春风采的女性模态。与童年小海相处的“母爱”动态,在与青年小海交流时无法再按既定程序去以“母爱”陪伴,但又不能让观众误读为可以继续陪伴小海且为异性的爱恋……为此舞剧还为小海安排了一个女友,她几乎是站在一旁不舞不蹈地注视着青年小海与“AI陪伴”的双人舞。其实我以为,这段双人舞已经十分准确地把握住“机、人关系”,即成长着的“人的智能”对曾经服务过我们的“人工智能”的眷恋。由此看来,舞剧安排小海的女友以及为小海父亲安排的女友,作为剧中人物其实都可以考虑缩减。

  如果让我来安排舞剧的人物设定,除女首席“AI陪伴”和男首席小海(包括童年和青年)外,父亲一角可以考虑和运营商一角合并,也即父亲的身份便是具身化“AI”的运营商;目前剧中父亲的女友和小海的女友择一保留即可,笔者更倾向于保留父亲的女友,而这个女友可用饰演小海母亲的舞者来担任……剧中最感人的情节,是意识到自己已经“衰老”的“AI陪伴”开启了“自弃”程序——她融入众多与她相似的“衰老”同伴之处,从下场门一侧前区成一大斜线向中线处的底部缓缓走去……当它们一个个从底部平台向台后坠落时,小海赶过来从队列中牵出了帮助自己幼时走出孤独的“AI陪伴”……这一举动令观众为之潸然——此时,我们仿佛悟觉到舞剧的主题:正如《朱鹮》《大河之源》等生态舞剧让我们明白爱护生态就是爱护人类自身一样,对于“未来已来”的“AI”产品(特别是具身化“AI”),我们也应将其视为未来的“生态”加以爱护。而对它们最好的爱护,就是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为“人工智能”赋予“人的智能”,让“程序设定”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进步的能力。

  (作者为于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图片由深圳戏院提供

  (原标题《于平|当代舞剧<深AI你>: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陈晨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立冬近 农事忙

  • 第七届进博会丨人文交流活动丰富多彩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西安部分)”建设正式启动。该设施由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承担建设,建设周期5年。
2024-11-07 03:50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以下简称“CHES计划”)观测策略日前在国际期刊《天文学杂志》发表。研究人员还模拟了目标恒星HD 88230周围宜居带存在一颗类地行星的情形,并进行了仿真观测与数据拟合。
2024-11-07 09:5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吴凯丰、副研究员杨阳团队制备了具有优异光学性能的低毒性蓝光胶体量子点,并以其溶液为光增益介质,实现了高度稳定的液体激光输出。
2024-11-07 09:50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农村脏乱差局面得到扭转。
2024-11-07 09:49
世界卫生组织(以下简称“世卫组织”)公布了一份清单,列出了17种能致人患严重疾病甚至死亡的病原体。
2024-11-07 09:48
IgE是过敏反应的核心免疫球蛋白,其与高亲和力受体FcεRI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2024-11-06 10:30
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澎湃。直播将展示行业数字化最新发展趋势AI+等前沿技术的最佳场景应用。
2024-11-07 09:42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多维时空谱遥感数据综合与表征关键理论与方法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2024-11-06 10:30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重要植物激素,在调控植物分枝数目等生长发育关键性状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4-11-06 10:25
期待更多优秀的原创少儿科普读物引领孩子们走进精彩的科学世界,让孩子们在科学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2024-11-06 10:24
胸怀“国之大者”,探索国计民生的实问题。问题驱动研究,创新推动发展。
2024-11-06 10:23
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人工智能指导葡萄育种的新方法,有望缩短育种周期,加速葡萄品种创新。
2024-11-05 10:22
数据显示,全球物联网连接数持续快速增长,在物联网基础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等方面,中国都“名列前茅”,今年我国物联网连接数有望突破30亿。
2024-11-05 10:21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打破世界纪录,在西藏自治区那曲市双湖县境内的普若岗日冰原钻取了全球中低纬度冰川最长的冰芯,长达324米。
2024-11-05 10:19
科学家走进校园做主题报告的宣讲形式,让现场师生不仅能感悟科学家精神、研习科学家攻坚克难路径,还可获得学术大家面对面的指导。
2024-11-05 10:16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4日在京举行,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大会审议。
2024-11-05 10:14
11月4日,总重量约34.6公斤的空间站第七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八号飞船顺利返回。斑马鱼培养基、氨基酸、寡肽、产甲烷古菌、极端环境微生物等24种生命实验样品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2024-11-05 04:25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市已建成超充站670座,并计划今年底前累计建设1000座,这让深圳实现“超充之城”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2024-11-04 21:21
“微专业”是指高校围绕某个学术领域或核心素养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具有“小而精、跨学科、灵活”等特点,不授予学位,但学生修完后可以获得证书。
2024-11-04 09:57
前三季度海洋经济呈现稳中有进态势。
2024-11-04 09:5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