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于平|当代舞剧《深AI你》: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深圳> 要闻 > 正文

于平|当代舞剧《深AI你》: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

来源:中国艺术报2023-04-13 11:00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当代舞剧《深AI你》:

  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

  佟睿睿是我国当下非常有影响力的舞剧编导之一。这位编导当下最关注的是“当下”的题材—— “当下”的题材包括、但不仅包括现实题材,因为在现实题材的现实事象之外,还包括人当下的情感焦虑和情感期待。于是,我们看到了这部由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出品,北京保利演出公司、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罗湖区委宣传部、宝安区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深圳戏院制作,中国歌剧舞剧院国家一级编导佟睿睿执导的舞剧《深AI你》。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AI”指的是“人工智能”,而“深AI你”则凸显出“深爱你”的“谐音梗” 。佟睿睿在该剧“导演的话”中写道:“两年前开始构思《深AI你》时,彼时的我刚刚完成三江探源,还沉浸在对巍峨昆仑和蜿蜒大河的慨叹之中;思绪一下子跳转到另一个维度、另一重关系,于是常常把‘自然’移情至‘AI’(人工智能),将久远的历史投影到已来的未来——眼前隐约浮现另一幅全新场景,而内心却依然回响着同一个主题:在这个既新且奇的‘生态’场景中,人类与AI的互动相处会构建什么样的未来?”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作为一个关注当下、尤其是关注当下人情感焦虑和情感期待的艺术家,佟睿睿给自己出了个难题。当然她也从自己的“生态舞剧”《朱鹮》《大河之源》的创作中悟到了解决这个难题的“密钥”——这便是她在“导演的话”中所说:“把人类(生灵)最本能的母爱定位成AI陪伴‘觉醒’的源点……期望人类与AI在平等中起步,在信仰中前行。”而我的理解是,佟睿睿其实是期待着“人工智能”与人的情感抚慰、心灵关怀相向而行!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人工智能”毕竟不是“人的智能”。因此,该剧把能否“相向而行”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放在了“人工智能”那一方,并由此设定了女首席“AI陪伴”。陪伴何人呢?这便是剧中的男首席小海——从幼年丧母到青年自立的小海。帷幕开启后,扑入眼帘的是辽阔深沉的大海。在台口半遮幅式的海浪后,是后区平台上由母亲陪伴的小海在海滩边漫步,感受着童年的温馨和快乐……但这只是短暂的片刻,“大海”的视象仿佛退潮般消失,舞台后区上场门一侧的半高平台上出现了小海的卧室,床上辗转反侧的小海仿佛从梦中惊醒,而一袭红裙静躺在海滩的母亲让观众明白母亲已意外地离小海远逝……大海(也是小海“脑海”的视象)消失后,舞台由移动的横、竖光带不断变化着那种被称为“冷抽象”的图案。“冷抽象”图案与包括“大海”在内的日常生活事象交替出现,建立起一种舞剧主题叙事的形式象征。正是在这种“冷抽象”的背景中,作为具身化“AI”的机器人出现了——众多的机器人是由制作者陆续抱上舞台的,它们在舞台列阵的方式会让人想起咸阳地坑中的“兵马俑”。在一个运营商的调试下,机器人方阵开始机械地活动起来……作为小海监护人的父亲带着小海路过营销店,小海被其中一款具身化“AI”所吸引,父亲满足了小海的期待,希望能藉此化解儿子期待“母爱”的情感焦虑……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舞剧出现了一个场景式的描述:在都市街道匆匆行走的人流中,不时穿行着具身化“AI”的行走者——它们或匆匆掠过,仿佛在执行某个紧急的指令;或悠悠然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失忆的老人……小海在他的“AI陪伴”的陪伴下,看不出有什么“行走”的目的,而只是把“行走”的过程当作一种快乐。顺带说一句,饰演这个童年小海的舞者不是来自哪个艺校的舞蹈学员,他是剧组从街区自发起舞的街舞舞者中发现的佼佼者,他的率性的街舞中洋溢着本能的快乐!这个“快乐”的小海与当下的“AI陪伴”形成了动态的强烈反差和情态的互为填补,也为未来的青年小海铺垫了心路历程。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作为一部当代舞剧,机器人、或者说具身化“AI”的舞蹈很具有“当代性”。在当代街舞的动作形态中,机器人、特别是那种宛若在太空行走的机器人的舞步是很有特色的一类。这种舞蹈的出现,既是剧情描述场景营造的需要,也体现出舞剧出品地深圳都市文化的特征。不过编导并非用这类舞剧来贴附舞剧“当代性”的标签,而是透过机器人那种与古老“木偶人”近似的动态,在“人工智能”中去表现“人的智能”——特别是那种在人际交往中能感受、能理解、能体贴、能共情的“智能”。为此,佟睿睿精心设计女首席“AI陪伴”的典型动态——使她板滞的躯干在略微的弯曲中彰显出温馨,也使她僵硬的肢体在轻捷的抚模中流露出柔情……这个典型的动态紧扣“母爱”的内涵,尽管只是一种“陪伴”而非“慈祥”的呈现。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小海长大了,这个青年的小海才是舞剧真正的男首席,他需要在一定事象的组织中表现出自己的性格和情操。现在应该能看到舞剧构思的巧妙了——人的性格成长和情操培育不可能是自在的、自发的,我们不能忽略“人的智能”的自觉在更大程度上会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在未来就必然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人类的创造物将反过来影响人类对未来的创造,这其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生哲理命题。编导认识到这一点,他们需要的是将这个哲理命题转化为一种形象言说。于是不再需要、或者说不再依赖“母爱”的小海,要将自己人生成长中“被爱” (被陪伴)的蓄积,转化为对他人、对所置身的社会的“关爱”。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舞剧聚焦的男、女首席,因男首席小海的成长而使两人(或者说是人、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逆转——“AI陪伴”由主动施予的女首席渐渐成了“无计可施”(不知是否该继续“母爱”而手足无措)的被动的“期待陪伴”者。如果说,童年小海对“陪伴”的期待是因为心灵生长的需求,那此刻“AI陪伴”对“陪伴”的期待,是面对一代代全新升级产品而在既有程序的设定中意识到自己的“衰老”。这种人、机关系的逆转,让我的联想到1996年央视春晚由郭达、蔡明表演的小品《机器人趣话》。蔡明饰演“机器人”,买回“机器人”的郭达是因为“千金难买是单身,单身时间长了想结婚;现在的女人实在气死人,我干脆买它个机器人”……这个以机器人作为“情侣陪伴”的结局,是人的遥控器损坏而机器人进入逻辑混乱状态……与之有别,舞剧《深AI你》其实是认认真真地把机器人当作善解人意的“人”来表现——即便是她因“程序设定”的限制而“衰老”,也体现出一种“人”的状态。

  当代舞剧《深AI你》剧照

  其实只是在青年小海和“AI陪伴”的关系中,我们才看到了舞剧真正意义上的“双人舞”。当然,这个双人舞体现出这部舞剧的“这一个”的特征:

  其一,这个特征首先体现在“人、机合舞”之中。小品《机器人趣话》也有“双人舞”,那是在机器人进入逻辑混乱状态后强拽郭达的“交谊舞”。舞剧的双人舞,是“人的智能”和“人工智能”的一次交汇,是渐至成熟的青年小海与渐感衰老的“AI陪伴”的一次交流——既体现出“人”的感恩意愿也体现出机器人的自弃意识,使得双人舞无论在动态上还是在意态上都别具一格。

  其二,这个特征还体现在“机、人关系”之中。也就是说,外型依旧的“AI陪伴”始终是青春风采的女性模态。与童年小海相处的“母爱”动态,在与青年小海交流时无法再按既定程序去以“母爱”陪伴,但又不能让观众误读为可以继续陪伴小海且为异性的爱恋……为此舞剧还为小海安排了一个女友,她几乎是站在一旁不舞不蹈地注视着青年小海与“AI陪伴”的双人舞。其实我以为,这段双人舞已经十分准确地把握住“机、人关系”,即成长着的“人的智能”对曾经服务过我们的“人工智能”的眷恋。由此看来,舞剧安排小海的女友以及为小海父亲安排的女友,作为剧中人物其实都可以考虑缩减。

  如果让我来安排舞剧的人物设定,除女首席“AI陪伴”和男首席小海(包括童年和青年)外,父亲一角可以考虑和运营商一角合并,也即父亲的身份便是具身化“AI”的运营商;目前剧中父亲的女友和小海的女友择一保留即可,笔者更倾向于保留父亲的女友,而这个女友可用饰演小海母亲的舞者来担任……剧中最感人的情节,是意识到自己已经“衰老”的“AI陪伴”开启了“自弃”程序——她融入众多与她相似的“衰老”同伴之处,从下场门一侧前区成一大斜线向中线处的底部缓缓走去……当它们一个个从底部平台向台后坠落时,小海赶过来从队列中牵出了帮助自己幼时走出孤独的“AI陪伴”……这一举动令观众为之潸然——此时,我们仿佛悟觉到舞剧的主题:正如《朱鹮》《大河之源》等生态舞剧让我们明白爱护生态就是爱护人类自身一样,对于“未来已来”的“AI”产品(特别是具身化“AI”),我们也应将其视为未来的“生态”加以爱护。而对它们最好的爱护,就是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为“人工智能”赋予“人的智能”,让“程序设定”具有自我学习、自我成长、自我进步的能力。

  (作者为于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

  图片由深圳戏院提供

  (原标题《于平|当代舞剧<深AI你>:在冰冷的技术中安放一颗有温度的心》)

  编辑 钟诗婷 审读 刘春生 二审 高原 三审 陈晨

[ 责编:王宏泽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全网追的“扁担女孩”,找到了!

  • 新能源汽车的中国-中亚跨国路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5年3月,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正式通过验收,建成了国际上综合实力最强的空间天气地基区域监测网络。
2025-06-13 09:45
前不久,一场人形机器人格斗擂台赛引发了全球关注。
2025-06-13 09:44
系外行星大气研究对理解行星形成、演化和宜居性具有重要意义。
2025-06-13 09:38
地磁暴,是由太阳表面活动引起的地球磁场全球性剧烈扰动现象。据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消息,受5月31日太阳爆发活动影响,北京时间6月1日14时至2日14时,先后出现了6小时特大地磁暴。
2025-06-13 09:37
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取得四足类足迹的重要发现,首次记录了华南白垩纪地层的哺乳形类及恐龙足迹组合。
2025-06-13 09:35
“如果你是一名文科生,将有机会学习数学和计算机,将来可能成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生”,这是不久前,复旦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发布会上传出的消息。
2025-06-12 18:17
一种新的神经细胞网络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025-06-12 09:52
这一机器人仿生手灵感源于人类手部的生物智慧。
2025-06-12 09:46
冬虫夏草学名叫“中华线虫草”,其实是一种寄生蝙蝠蛾幼虫的真菌。线虫草在白垩纪就已经寄生蚂蚁的基干类群,学会了“操控蚂蚁”,而这类寄生蚂蚁的线虫草,正是如今最繁盛的一支。
2025-06-12 09:43
来自NASA的3位科学家分析了2020—2024年间坠落地球的523颗“星链”卫星在不同太阳活动水平的轨道变化。美国《商业内幕》网站报道称,很多科学家担心“星链”卫星可能会以人们尚不了解的方式破坏大气层。
2025-06-12 09:40
天气越来越热,我们中医院急诊西北角的药膳坊门前,同样“火热”。现在,“中医药+餐饮”在很多地方越来越火,药膳面包等产品吸引了很多消费者,也带动了更多人了解中医药知识和养生理念。
2025-06-12 09:37
中毒、缺氧、病原体侵袭……这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会诱发生命应激反应。
2025-06-11 09:27
传统人工智能研究聚焦于物体识别准确率,却鲜少探讨模型是否真正“理解”物体含义。
2025-06-11 09:26
为满足小农户的粮食干燥需求,该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研制出智能化可移动牵引式烘干机。
2025-06-11 09:25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以满足企业绿色用能需求、提升新能源就近就地消纳水平为目标,建设绿电直连项目。
2025-06-11 09:23
 地处浙皖赣三省交界处的钱江源—百山祖国家公园候选区,由衢州市开化县的钱江源园区与丽水市的百山祖园区组成,总面积约747平方公里。
2025-06-11 09:23
为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9日对第一批典型案例进行集中公开通报。
2025-06-10 10:04
6月8日,国产人形机器人携手机器狗攀上湖北燕矶长江大桥,挑战在全球最长猫道上行走。
2025-06-10 10:03
夏日,生机勃勃,在北京市温榆河公园“生态心”区域,这里没有人工干预和打理,一切都在“野蛮”生长。
2025-06-10 10:02
日前,位于重庆巫山的五里坡管理中心在科研监测中发现了2个新属共8个新物种,这是继2022年发现4个新物种后该中心在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再次发现新物种。
2025-06-10 09:59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