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这句响亮的口号,出现在志愿服务U站滚动播放文明标语的电子屏幕上,更刻印于许许多多深圳人的心中。以志愿服务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为深圳增添了坚实的文明力量。
近年来,深圳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实践新理念,让文明之花盛放于鹏城大地。
深圳市民中心阳光下的向日葵。图源:图虫创意
文明实践阵地全域覆盖
“我想和孙女在这赏花”“在公园里跳舞”“想在公园参与读书分享会”……走进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一张张写满心愿的明信片贴在“心愿树”上,十分醒目。这栋坐落于香蜜公园的白色建筑,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公园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该中心于2021年底启用,把文化、文明、自然生态等主题有机融合,也将一个个心愿化为现实。
通过共建共享,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先后与福田社科讲坛、福田职工书院、关山月美术馆等多家单位合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香蜜湖畔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圈。去年3月,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出10期健体直播课,邀请专业老师线上教授健身八段锦、瑜伽、青少年形体等,以“互联网+健身”的新形态满足群众的健身需求,累计观看人次超过200万。
福田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落户香蜜公园,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公园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受访者供图
目前,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深圳全市已挂牌建立1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78个实践所以及702个实践站,在区、街道(镇)以及社区(村)实现了中心、所、站全域建设。
在此基础上,各区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盘活资源拓展阵地,因地制宜开展活动。龙华区将数十家“城市书房”纳入文明实践矩阵,探索引进万众城家文化艺术馆等社会力量,还整合了上围艺术村、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产业奉献者奋斗长廊等阵地。目前,全市挂牌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特色站295家,打造了“志愿U站”、文化创客园、钢结构博物馆等一批文明实践特色点,满足不同群体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需要。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平台,也是党委政府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深圳立足城市特点,紧贴群众需求打造了“文明嘉年华”“国学经典诵读”“幸福新龙岗 文明100分”科普课堂等多个品牌项目;完善“点单、派单、接单、评单”精准服务群众流程,进一步突出精准、注重实效、形成常态,以实际行动阐释文明城市创建为民惠民的理念,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科学理论、优秀经典浸润人心
去年10月下旬,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不久,“美好盐田”公众号发布10月26日至30日的文明实践活动菜单,在“学习实践科学理论”类别的活动目录中可以发现,东海、田东、梧桐等多个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都组织开展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活动。
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迅速行动,是深圳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中重视思想政治引领的具体表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平台,传播科学理论、宣讲党的政策、培育主流价值观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圳持之以恒、不懈探索。
创新形式,理论宣讲更鲜活。南山区钢结构博物馆“体验式”宣讲、南山博物馆第二课堂“移动式”宣讲等新模式,用新颖视角鲜活传递科学理论、时代足音。深圳动漫园举办“讲述红色中国故事陶艺展览”、万象天地百老汇影院免费放映红色电影,让群众在文艺熏陶中重温历史。光明区开展“文明蒲公英”基层宣讲,通过设立小区课堂、榕树课堂、工地课堂等方式,让理论宣讲深入群众、遍地开花。
调动各方,宣讲主体更多元。龙华区释放榜样力量,成立以全国道德模范张莹莹为团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宣讲团,首批10名成员到学校、机关、企业、街道、社区巡回宣讲数十场。大鹏新区成立专家学者、机关干部、银发党员、文艺宣传、道德模范等8支新时代文明宣讲队伍,广泛开展“百姓名嘴讲大鹏故事”活动,举办“新时代文明理论宣讲周”活动,每月开展理论宣讲,为百姓送上理论文化大餐。
拓宽渠道,传承经典以文化人。盐田区习学书院常态化开展经典诵读、亲子共读、中华传统文化绘本课、国学小讲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每周六、日早上7:30—8:30在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带领全国各地的经典爱好者一起学习“生活在《大学》”“不得不《中庸》”“研习《道德经》”等课程,反响热烈、好评不断,掀起学习中华优秀经典的热潮。
志愿服务贡献文明力量
“公子,建筑历史久矣,请文明观之。”“好汉,所城天干物燥,四周皆为楼宇,莫要在此吞云吐雾,小心火烛。”在大鹏所城,你或许会遇到这样的“类文言文”文明劝导。这些披戴盔甲的“明朝将士”、身着古装的亲子家庭,是退役军人和游客志愿者。这道独特的文明风景,是大鹏新区开展的“带上文明去旅行”系列活动之一。
大鹏新区探索建立“公益+旅游”志愿服务体系,通过打造公益旅游点线面结合的新场景、成立首批公益旅游志愿联盟等路径,形成共建共享公益旅游大鹏模式。2021年,创新推出了“南澳公益游”生态环保公益行活动,号召学生、游客等,以家庭为单位,在旅游的同时参与清滩净海护河生态环保志愿行动。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与倡导文明旅游风尚类似,深圳依托志愿服务力量广泛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等劝导活动,让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等新思想新理念深入人心。
在疫情防控中,无私奉献的志愿者为全市筑牢“防疫墙”贡献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既有“中国好人”叶丽芬、“广东好人”魏艳萍等一批文明榜样勇挑重担,也有无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挺身而出就地转成社区志愿者。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即时转变为服务疫情防控的队伍集结处,助力疫情防控,为抗疫志愿者、工作人员送去关爱,开展“您出征,把家交给我”等活动,为3000多户抗疫一线工作人员家庭提供“小孩照护”“心理疏导”等多种关爱服务,还开展了关爱抗疫一线工作者“暖心”行动。
深圳注册志愿者已达到351万人,平均每5人就有1名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1.56万个,遍布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多个领域。
目前,深圳全市共有注册志愿者351万人,占常住人口近20%,2022年全年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超649.64万人次,志愿服务时长超2218.1万小时。“人人争做志愿者,人人崇尚志愿者。”百万“红马甲”正持续助力深圳打造充分彰显奉献和爱心人文之光的城市文明典范。
(原标题《深圳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汇聚磅礴力量引领文明风尚》)
编辑 郑蔚珩 审读 吴剑林 二审 周梦璇 三审 詹婉容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徐兴东 关炜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