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山西乡村的“绿色”探索:移民村移来幸福景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山西>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王宏泽]

山西乡村的“绿色”探索:移民村移来幸福景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6-14 13:09

24小时热图
  • 西延高铁开始试运行

  • “中欧青年对话会2025”在京举行

  • 山东东营:河海交汇的湿地之城

  • 云南保山:咖啡进入收获季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如今,在学习中遇到问题可以问人工智能,写作业也可以用人工智能辅助查询信息。正如这名同学所言,生成式人工智能正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积累和传递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025-11-18 10:28
11月17日,在水利部举行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推动节水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陈敏介绍,目前,我国节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2025-11-18 04: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创新大会17日在乌鲁木齐举行。会上,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重点实验室、丝路水实验室、昆仑智能装备实验室、
2025-11-18 04:20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
2025-11-18 04:25
近日,2025年6G发展大会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
2025-11-18 04:20
这台高能非弹谱仪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利用了中子不带电、穿透力强的特性,能够直接探测到物质内部的微观运动。
2025-11-17 08:56
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园监测网络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重要实践,是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理念的具体体现。
2025-11-17 04:30
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聚集地之一,也是长三角地区珍贵的物种基因库。
2025-11-17 04:30
近日,我国科研团队在嫦娥六号月背样品中首次发现大型撞击事件成因的微米级赤铁矿和磁赤铁矿晶体,揭示了全新的月球氧化反应机制,为环绕南极-艾特肯盆地磁异常的撞击成因提供了样品实证。
2025-11-17 04:30
在不久前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国际协调理事会第37次会议上,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陕西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批准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
2025-11-17 04:30
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以下简称“大会”)在北京举办。
2025-11-14 17:08
我国在4个国家开展6处文物古迹保护修复,49项中外联合考古项目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用实际行动践行全球文明倡议、不断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
2025-11-13 07:07
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12日在宜宾市开幕。
2025-11-13 04:55
据估算,太阳每秒钟释放的能量,可供全人类使用约70万年。模拟太阳来产生无尽的清洁能源,也因此成为人类的“终极能源梦想”。
2025-11-13 04:55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智能机械研究所、中科合肥智能育种加速器创新研究院联合发布重要成果:全链条机器人育种家“小海”与“海霸设施”小麦快速育种商业化服务平台同步启动,标志着我国在智能育种装备与工程化应用上取得关键突破。
2025-11-13 04:55
日前,记者从全球规模最大的恐龙蛋化石遗址——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数字化档案建设团队正为库藏的每一枚较完整恐龙蛋化石,赋予由“保护区名称—化石产地名称—库藏箱编号—标本编号”构成的唯一“身份证ID”。这标志着该保护区首次实现恐龙蛋化石专属标识管理。
2025-11-13 04:55
困扰无数人的睡眠问题,终于有一部纪录片说清楚了!
2025-11-13 08:55
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吉训明介绍,目前,全国已有20个省份成立减残工程专委会,8个省份正在积极推进。
2025-11-12 07:24
2025年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理论物理学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彭桓武诞辰110周年。
2025-11-12 07:23
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内外多家科研机构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现存及灭绝长臂猿的大规模基因组测序与比较分析,系统阐明了长臂猿科的演化历程、种群动态及其标志性长臂表型的遗传基础,为全球长臂猿的保护行动提供了新的科学见解,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
2025-11-12 05:10
加载更多

山西乡村的“绿色”探索:移民村移来幸福景

  搬运、修剪、浇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果园村的蔬菜花卉繁育基地中。 向上 摄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山西乡村的“绿色”探索:移民村移来幸福景

  中新网长治6月14日电 题:山西乡村的“绿色”探索:移民村移来幸福景

  作者 吴琼  向上

  “以前在市区打零工,比较不方便,自从村里有了花卉大棚,我就来这上班,不仅收入稳定,每年还比打工多挣上万元。”山西省长治市潞州区大辛庄街道果园村,53岁的村民李慧兰正在照看大棚。

  搬运、修剪、浇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果园村的蔬菜花卉繁育基地中,色彩斑斓的仙客来竞相开放,水果黄瓜、西红柿、草莓等果蔬长势喜人,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果园村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增收开辟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向上 摄

  果园村是一个移民村,1959年底因建设漳泽水库,由旧禄村搬迁至现址。20世纪70年代,该村以盛产期年产30万斤优质苹果成为长治市“三大果品生产基地”之一,果园村因此得名。随着果树的老化,长期以来村民又大多靠农业种植为生,传统的种植模式,单一的产业结构,成为制约果园村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瓶颈和难题。

  走进老年日间照料中心,85岁的田过荣正和几位老友,一起练习书法。 向上 摄

  为破解这一发展难题,2019年以来,果园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以果园村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及村庄规划整齐、生态秀美的宜居、宜商、宜游环境为依托,有效利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和自筹资金,实行“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增收开辟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果园村发展现代农业特色产业,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民增收开辟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 向上 摄

  近年来,果园村流转土地100亩,多方筹资2000余万元,建设集蔬菜、高中档花卉种植为主的大型特色生产基地,高标准建设2座全智能化现代日光花卉大棚、12个日光蔬菜大棚以及2个全智能化整体连栋温室,并以果园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为平台,发展以现代农业示范、体验采摘、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特色产业。

  色彩斑斓的仙客来竞相开放,水果黄瓜、西红柿、草莓等果蔬长势喜人,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 向上 摄

  果园村蔬菜花卉繁育基地负责人王帅介绍,目前,该繁育基地种植的仙客来花卉,有200多个品种,已销往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多个地区。基地成立后,还带动周边村民近60人就业,村民每月收入能达到两三千元。

  乡村振兴不仅产业要兴旺,更要让村民宜居宜业。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冠如伞盖的绿树、丰富多彩的文化墙……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果园村也不断探索农村老年服务新模式,2021年,果园村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近年来,村里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为老年人提供便利可及的社区服务,每年定期为他们进行体检和健康评估等服务,基本实现了老年人‘医养一体化’。”果园村村委委员梁春香说,该村建成怀禄亭休闲园、文化活动室、农耕记忆室等场所,鼓励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文化体育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在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设食堂、餐厅、休息活动室,70岁以上老人每天交1元钱中午就能在此就餐。

  搬运、修剪、浇水,一个个忙碌的身影穿梭在果园村的蔬菜花卉繁育基地中。 向上 摄

  走进老年日间照料中心,85岁的田过荣正和几位老友,一起练习书法。田过荣告诉记者,“我一般上午9点左右就来这了,这里有剪纸、写字、做手工、编织、下棋等各种活动,中午我就在这吃饭,饭菜便宜又可口。”

  梁春香介绍,下一步,果园村将加大科技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加强乡村生态环境治理,以蔬菜花卉种植基地为依托,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文化旅游服务区,建设民居体验、农家乐、村居一条街等民风民俗观光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文化游。同时,规划建设果园村“老养、医养、康养”中心,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