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0月16日上午,省高院与陕西金融监管局、省委金融办联合召开“完善金融协同治理促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陕西法院金融审判工作总体情况,并发布协同助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和事例。
法治日报、人民网、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数字传播、中国报道、法治时代、陕西日报、陕西广播电视台、都市快报、西部法治报、三秦都市报、华商报、西安日报、群众新闻网、陕西网、西安网、新浪等18家新闻媒体记者参加发布会。
陕西法院金融审判情况
2024年全省金融审判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随着协同治理机制持续发力,2023年全省一审新收金融案件同比下降20.67%,2024年同比再降9.82%。全省法院深化“示范判决+委托调解+司法确认”模式,试点推行“金融不良债权核销预查证明”制度,累计开具证明3194份,为当事人节省大量诉讼成本。
陕西法院以“六动”工作机制为指引,持续深化金融协同治理。2023年4月,省高院与省级金融监管部门共同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金融协同治理机制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意见》,将原有的多元化解机制与风险防控机制整合提升为10项工作机制、30条具体举措。两年来,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推动金融司法与监管高效统一,有效破解了一批长期制约金融发展的瓶颈问题。
下一步,陕西法院将持续深化金融协同治理机制,重点抓好协同治理机制建设、金融风险全链条防治、金融审判专业化水平提升、金融司法服务保障能力优化等工作,以高质量司法服务为各类市场主体保驾护航。
答记者问环节
吴超 人民网记者
问:陕西金融监管局在金融协同治理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向上滑动阅览
陕西金融监管局二级巡视员张向东:陕西金融监管局认真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联合省高院、省委金融办等部门,持续完善协同机制,强化横向协作与纵向贯通,推动形成风险共担、问题共解、行动协同的工作格局,取得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着力维护金融市场秩序。协同地方政府建立省市县三级防非打非工作机制,督促机构规范流程、强化监测,履行涉非风险“吹哨人”职责。联合市场监管部门清理涉金融字样市场主体,源头防控非法金融风险。联合省高院打击非法中介和“黑灰产”,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有效维护市场秩序。
二、积极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建立金融消保协作机制,优化调解流程,提升解纷效率。上半年调解量达1218件,成功837件,同比分别增长95.82%和79.61%。指导设立“一站两室”解纷模式,发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势,推动纠纷前端化解、源头减量。
三、持续增强金融风险防控合力。加强信息共享与风险协同,构建全流程、、立体式、常态化监管体系,实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与省高院联合出台八条措施,强化执行协作,深化债委会机制,“一企一策”助力企业纾困,严打逃废债,稳妥化解债务风险。
宁军 华商报记者
问:省委金融办如何通过强化协同治理,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各项工作,为陕西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向上滑动阅览
省委金融办副主任李兴龙:省委金融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推进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三大任务,加强与中央驻陕金融管理部门、省高院等单位的协作,构建信息共享、风险联防、政策协同、执法联动的常态化机制。具体如下:
第一,以协同处置筑牢“防风险”底线。牵头建立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定期排查风险,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落实属地责任,稳妥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出台融资平台债务化解措施,建立省级防非打非工作机制,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加强非法集资宣传和案件处置,新发案件数量、金额、人数连续5年下降。强化与司法机关协作,保护金融债权,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第二,以协同监管夯实“强监管”根基。全面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对7类地方金融组织实施协同穿透监管,严标准、严监管、严审批。完善分级分类监管,加强现场与非现场检查,注销、更名及取消资格机构共122家,推动行业“减量提质”。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机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水平。
第三,以协同服务提升“促发展”效能。围绕“三个年”活动和重点攻坚任务,联合出台金融支持“八场硬仗”“五篇大文章”等政策文件,推出提振消费、外贸拓展、科技金融等措施。协同财政、发改等部门,形成风险补偿、贴息奖补等政策合力,降低融资成本。完善产融对接机制,推动银企精准对接,提升金融服务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