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茶山增收、煤城转型、绿水惠民,一场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变革正在三秦大地进行——绘就“绿色富民”新图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茶山增收、煤城转型、绿水惠民,一场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变革正在三秦大地进行——绘就“绿色富民”新图景

来源:群众新闻网2025-09-25 21:10

  秋日的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景色如画(资料照片)。 通讯员田刚摄

  秋季的陕南,山色如黛,云雾轻拢。盘山路蜿蜒而上,漫山遍野的茶垄,层层叠叠,如大地抒写的绿色诗行。在这片土地上,一场以绿色为底色的发展变革正悄然进行。

  绿叶变“金叶”的致富经

  蒋家坪村凤凰茶山静卧在平利县深处。9月18日,这里虽已过采茶旺季,山间却并不寂寥:游客络绎不绝,举着手机与身后茶垄合影;几位女士笑语盈盈,挥动彩巾,为翠绿茶山添了一抹流动的斑斓。

  在山脚平台,蒋家坪村原党支部书记罗显平精神矍铄地向大家讲述这片茶山的绿色发展之路:“5年来,茶园面积扩大了750亩、加工厂拔地而起、茶企相继入驻,茶产业年产值突破400万元;农家乐与民宿兴起,蒋家坪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超过20万人次。”

  茶山下,老县镇锦屏社区安置易地搬迁群众1346户、4173人,引进6家新社区工厂,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推行“六小工程”——小超市、小库房、小餐桌、小课堂、小厅堂、小菜园,让群众真正安下心、扎下根。

  在社区工厂内,锦屏社区居民刘明说:“前几年,我们两口子在江苏打工,如今在社区工厂上班,赚的钱不比外面少,还能照顾家、陪伴孩子,这是最让我高兴的事。”

  平利的产业故事,不只有茶。在平利县神草园茶业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拿起一盒绞股蓝龙须茶说:“别看这草小,它蕴藏着大产业、大健康、大科学。”

  这家成立已有18年的企业,拥有22项外观专利、4项发明专利申请,成功选育“平利1号”等新品种。从茶品到化妆品、方便食品,平利绞股蓝正在大健康领域开辟出一条新路。

  目前,平利县有绞股蓝标准化种植基地5万亩,产品产量达7000余吨,产值7亿元以上,培育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4家、100万元以上的企业30家,绞股蓝产业已成为平利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从黑色煤城到“天然氧吧”

  麟游县因煤而兴。穿行其间,满目葱茏与清新空气扑面而来,这里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避暑胜地”。“林木绿化率超70%,夏季平均气温21℃,负氧离子含量达每立方厘米3000多个。”宝鸡市生态环境局麟游分局局长汪红刚介绍。

  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宝鸡首座重卡换电站繁忙运转。一辆重卡缓缓驶入换电工位,几分钟便完成电池更换,轰鸣着驶出,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这座投资2500万元的换电站,每天为数十辆新能源重卡提供服务。陕西麟游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冯海龙说:“项目每年不仅实现每车节约成本10万元,还能减少柴油消耗约4万升,降低碳排放30吨,是经开区践行‘双碳’战略的生动实践。”

  麟游县郭家河煤矿,绿树掩映的厂区、鸟语花香的步道,颠覆了人们对传统煤矿的认知。“我们始终坚持‘产煤不见煤、是矿不像矿’。”陕西郭家河煤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大连说,近5年,我们累计投入2.29亿元用于智能化建设,实现了地面一键启停采煤。

  如今,郭家河煤矿的矿井水、生活污水全部回用,实现零外排;煤矸石综合利用项目,累计覆土32万立方米、种植树木9.75万株;工业广场绿化率超66%,真正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

  工作人员展示了一段矿区视频:一只萤火虫停在手臂上,尾部闪着柔和微光。除了萤火虫,野兔、猪獾、野鸡也常来矿区,这些都是生态变好的最好证明。

  “麟游的实践证明,绿色转型是机遇。”麟游县常务副县长上官青云说,截至今年7月底,全县累计接待游客168.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94亿元。

  是生态宝库也是幸福家园

  站在汉中市天汉湿地公园的栈道上望去,远处飞鸟翩跹,近处芦苇摇曳,市民沿步道漫步闲谈,孩童追逐嬉戏。这幅人水相亲、城水共融的画卷,正是汉中践行生态文明的生动写照。

  公园里的摄影爱好者刘先生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刚抓拍到的野鸭戏水:“这几年,环境越变越好,能拍到的鸟类明显多了。”

  “从‘硬质防护’到‘柔性修复’,汉中保留汉江原始岸线,打造生态岛屿,让湿地公园成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家园。目前,天汉湿地公园已观测到鸟类超90种、植物314种、鱼类30多种,成了名副其实的‘生态宝库’。”汉中市一江两岸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闫晓明介绍。

  对汉中市民来说,天汉湿地公园是一座“民生乐园”。6.2公里景观栈道蜿蜒江边、132万平方米生态湿地滋养着城市,风雨亭、防雨棚、导览牌等设施随处可见。

  “我每天下班都来走一走,吹吹江风,看看风景,心里特别舒服。”市民孔艳丽说。这份惬意的背后,是汉中对生态的坚守。全年水生态环境优良,汉江、嘉陵江出境水质达Ⅱ类标准,汉江汉中段入选全国幸福河湖优秀案例。

  如今的汉江,梅花盛放、红嘴鸥越冬等场景按时上演;帆船展示、桨板超级联赛等活动接连举办。2025年,汉中仍在持续发力: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推进建制镇污水设施“消空白”,完善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只为让“幸福园”的底色更亮。(群众新闻记者李欣泽)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根据计划安排,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四次出舱活动。目前,空间站组合体运行稳定,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已做好出舱活动各项准备工作。
2025-09-25 09:46
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把排查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作为防范重特大事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推动出台64项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十四五’以来,我们实施了提升社会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公众消防安全素质等重大工程,消防安全风险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消防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进一步转型。
2025-09-25 09:46
当前,全球正经历以人工智能(AI)等新技术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积极探索AI引领零售创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创新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2025-09-25 09:46
与此同时,我国算力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加快构建,已初步形成枢纽节点、区域中心、本地边缘梯次化布局架构。“未来,要持续深化一体化算力网建设,夯实‘算存运’底座,强化算力资源统筹协同与动态优化能力,加速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2025-09-25 09:45
科学技术,既是人工智能(AI)理论和技术发展的源头和基础,也是人工智能的使用者、被影响者。尽管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伦理规则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甚至先行,是我们的目标,是AI健康发展的必要生态。
2025-09-25 09:41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出资、新基石科学基金会运营,目标是支持中国顶尖的青年科学家,每名获奖人将连续5年获得总计300万元奖金。
2025-09-24 09:09
实验数据印证了这一点:在-18℃下,经过脉冲磁场处理的鲜湿米粉,冻融后的质构品质比未经处理的样品提升了30%—40%。
2025-09-24 09:07
科研人员经过研究,打造出高准确度基因组预测模型,该模型像“基因组导航仪”,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控制关键性状的基因遗传变异,这些遗传变异犹如“基因路标”,能精准预测油菜生长表现。
2025-09-24 09:06
9月23日,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 智造无界”为主题,吸引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
2025-09-24 04:15
工业和信息化部23日公布,今年前8个月,我国通信业呈现平稳运行态势,电信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5G、千兆、物联网等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保持较快增势。
2025-09-24 04:15
记者陈晨22日从水利部获悉,全国耕地灌溉面积达10.86亿亩,2025年耕地灌溉面积上夏粮产量占全国夏粮总产量的88.85%。截至目前,我国节水灌溉工程面积已达6.38亿亩,较“十三五”末提高12.5%,其中,滴灌、微喷灌面积突破1亿亩,耕地灌溉亩均用水量降至342立方米,较“十三五”末降低4%。
2025-09-23 10:18
9月23日,我们迎来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就推动种业自主创新全面突破作出多项部署,为推动我国种业振兴指明了方向。
2025-09-23 10:16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具体来说,人工智能对提高就业质量带来的机遇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能够创造更多高质量新职业新岗位。
2025-09-23 10:15
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家长作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其认知与行为正经历从“重治疗、轻预防”到“主动防控、科学干预”的根本性转变。
2025-09-23 10:13
由科技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25浦江创新论坛于22日发布《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
2025-09-23 10:13
今年5月29日,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之旅。311P主带彗星是运行于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小行星带中的小天体,同时具有传统彗星的物质构成特征和小行星的轨道特征。
2025-09-22 10:06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研发出能够在人体血液环境中实现即时强效黏合的骨胶水材料,为粉碎性骨折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模式。
2025-09-22 10:06
如何加快提升食品安全与健康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更加丰富多样、更加营养健康的食品,值得每一位食品从业者思考。
2025-09-22 10:00
20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雪山牧场,我国首台自主研发的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正式启动建设。
2025-09-22 09:59
我国是蔬菜消耗大国,人们对蔬菜的需求无外乎绿色、安全、营养,解决这些诉求要依靠农业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推广应用。
2025-09-22 09:5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