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高新区:聚焦民生之源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高新区:聚焦民生之源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4-01-24 07:07

  县域经济是融通城乡经济的载体和纽带。2023年以来,西安高新区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一核心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扎实推进全省“三个年”活动和“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着力抓创新提质量、抓商圈促消费、抓商业强体系,以新发展理念助推县域经济做大做强。

  商业体系和物流设施不断完善

  商业体系和物流设施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持续夯实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西安高新区不断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规划,2023年组织160余家企业召开两期高新区纳库企业培训会,全方位做好统筹协调,推动商贸盘子做大做强;积极组织区内企业开展商贸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项目,西安高新万达广场被市商务局确定为2023年市级夜间消费聚集区。

  同时,西安高新区对区内普洛斯、苏宁云仓、万纬等3个大型物流园进行全面摸排,共计入驻企业57家,区域内华润、唐久、永辉、万和等连锁超市流通配送体系完善,借助现行网络进行城乡配送覆盖,满足城乡街道新增人口的消费需求。

西安高新区:聚焦民生之源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特色果业及沿山旅游提质增收

  特色产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为打造特色富民产业,开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3年以来,西安高新区持续加大政策及技术扶持力度,指导果业园区优化品种结构,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持续开展果业转型升级改造与标准化生产技术创新,在秦渡街道新建设果业种植面积30亩,全年园林水果产量5.3万吨,带动全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全面振兴。

  此外,西安高新区还将沿山乡村旅游作为推进三产融合的重要举措,成功举办“在高新遇见诗与远方”媒体人士、网络大V打卡高新区活动,仪祉湖水利旅游景区被确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民宿餐饮为一体的生态核心景观区,一站式满足辖区群众多种娱乐需求。

西安高新区:聚焦民生之源 做大做强县域经济

  消费信心与市场活力持续释放

  消费一头连着宏观经济大盘,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生活。为此,西安高新区持续提振消费信心,激发辖区经济活力,2023年在西安高新万达广场、咖啡街区、环普科技产业园等场所,陆续举办“数字经济与商业未来”“全国第五届双品网购节暨中亚特产网购节陕西(西安)”等10余场促消费活动,进一步激发消费新活力,引领大众消费新时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优惠和便利。

  西安高新区还面向辖区限额以上车企和比亚迪本地生产企业各发放500万元汽车消费补贴券,撬动新增销售额5亿元。让百姓得实惠,企业赢商机,进一步提振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赋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前三季度,西安高新区经济底盘稳健、韧性强劲,实现生产总值2418.83亿元,同比增长7.4%,经济发展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未来,西安高新区将持续精准发力,全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群众生活更加幸福。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秦峰|张沐宁 伍辉艳)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拥抱新年第一缕阳光

  • 天安门广场举行元旦升旗仪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鼓励和引导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把科技成果许可给中小微企业使用。
2024-12-31 09:14
30日,“天目一号”星座23颗卫星、“云遥一号”系列12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这是商业小卫星数据首次获准进入中国气象局业务系统,为我国气象预报预测提供有力支持。
2024-12-31 04:10
教育部日前部署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及试点工作,要求2030年前实现基本普及。这对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至关重要,必将引发教育领域的系列深层变革。顺利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需深化基础研究,把握底层框架和逻辑,做好体系化构建。
2024-12-31 04:45
享受便利的同时,掌握它们背后的核心技术更为重要。如何培养更多懂人工智能、会应用人工智能、能研发人工智能的人才?
2024-12-31 04:45
30日,中国工程院、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4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整体向好,制造业全球竞争力处于上升趋势,在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呈现诸多亮点。
2024-12-31 04:45
2022年12月31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在建成两周年之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于12月30日首次发布《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对两年来中国空间站科学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2024-12-31 04:10
从7000米级“蛟龙”号,到4500米级“深海勇士”号,再到创下10909米深度之最的“奋斗者”号,我国载人深潜能力不断突破,技术迭代能力快速提升,征服深海的故事不断续写。
2024-12-30 09:18
当前,数字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通过传感器网络、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精准化和高效化管理,为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4-12-30 03:50
科技部30日发布了2023年度全国科普统计数据。数据显示,在科普经费投入方面,2023年全国科普工作经费投入首次突破200亿元,筹集额达215.06亿元,比2022年增长12.60%。
2024-12-31 04:10
“探索三号”12月29日顺利抵达三亚崖州湾南山港公共科考码头,正式入列。这是我国首艘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
2024-12-30 04:10
国务院近日公布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继2007年2月24日审议通过后,时隔17年迎来的首次修订。
2024-12-30 03:50
进一步巩固扩大我国高铁技术世界领跑优势。
2024-12-30 03:50
寒冬时节,一踏进位于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石板镇的生态草莓农场大棚,就感受到扑面的宜人暖风,嗅到阵阵花果甜香。“红颜”“黑珍珠”“白雪公主”……
2024-12-30 03:50
科普从业者不仅需要具备“受众导向”的能力,而且也需要把“受众导向”作为开展科普的一种方式。
2024-12-28 18:09
技术、产业、人才,仿佛三条大江奔流不息,形成一个“川”字。如何在川字中间加上一横,将三者形成整体,凝聚成创新的磅礴力量?
2024-12-27 10:27
视频生成、语音交互等AI应用近年来持续火热,在2024年已让越来越多用户得到高效便捷的体验。零一万物首席执行官李开复表示,以大模型技术为代表的AI技术将重塑各行各业的生产力格局,颠覆现有的企业组织结构和规模。
2024-12-27 10:27
26日,深远海多功能科学考察及文物考古船“探索三号”,在广州南沙交付启航。
2024-12-27 10:26
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过程或许能为人工智能的改进提供重要启发,同时让其更好地适应人类独特的神经结构。
2024-12-27 10:23
今年粮食收购量预计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有关监测显示,目前,各类经营主体购销活跃,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左右,基本满负荷生产。
2024-12-27 10:09
在26日结束的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期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刘焕鑫为我们盘点了“大国粮仓”米袋子。
2024-12-27 10:2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