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高新区:加强创新策源转化 推动经济承压前行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高新区:加强创新策源转化 推动经济承压前行

来源:光明网2023-11-07 21:38

  近年来,西安高新区认真落实部署要求,奋楫扬帆,赓续前行,以“科创高新”建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西安高新区实现生产总值2418.83亿元,同比增长7.4%,经济总量分别占到陕西省的10.2%和西安市的28.3%,硬科技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进一步显现。

1

  完善创新平台建设 加强创新策源

  作为全国首个硬科技创新示范区,西安高新区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先后布局先进阿秒激光、高精度地基授时、长短波授时系统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聚创新平台52个、科研院所49家、新型研发机构203家,逐步构建起“新型研发机构-科学园-科学城”的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今年1-9月,西安高新区新增发明专利授权7509件,有效发明专利累计达50315件,占西安市的57.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230件、同比增长10%,累计获国家科技奖励35项,拥有近40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标准。

  在关键技术攻关上,2023年维度生物牵头研发的全国首款“SLM匹配式胸腰椎人工椎体”正式获批上市;北斗金箭研发的空陆两栖双足轮多模式行走飞行仿生机器人斩获第七届世界无人机大会“国际无人系统设计大奖”;法士特集团参与完成的“特种车液力自动变速器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一批批国之重器、产业利器,为西安高新区凝聚发展优势,推动科技创新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打下坚实基础。

西安高新区:加强创新策源转化 推动经济承压前行

  优化创新生态 助力硬科技产业裂变生长

  金融是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源,科技型企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为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助力硬科技产业发展,西安高新区以不断完善的金融政策赋能“硬科技”发展。全国首家硬科技支行、国开行等50亿元“双中心”政策性贷款落地,促进西安高新区科创活力释放,助力提升整体产业竞争力。

  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硬科技产业化发展都离不开高水平的人才队伍。为推动“科创人才和创新资源”双轮驱动,西安高新区坚持以优势政策吸引人才纷纷“西北飞”。今年1至9月,西安高新区累计举办“幸福高新”系列引才活动123场,累计引育国家和省、市级高层次人才500余名,高新区硬科技创新人才1.2万余名,本科及以上人才30余万名、硕博人才近7万名,聚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人才载体520余个。

  创新平台加快完善,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使得西安高新区各类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今年1-9月,西安高新区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176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757家,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到6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74家,新增上市过会企业3家,新增在审企业3家,报辅导企业9家,储备各类重点拟上市后备企业195家。

  科创发展动能澎湃,重大成果竞相涌现,西安高新区逐步迈进“硬科技”发展高地。

  (文/张栗 图/西安高新区)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秦川牛“犇”跑出圈

  • 山东青岛:警用机器人亮相普法宣传周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0.6%和9.1%,有力支撑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向新向好发展。
2025-03-21 03:40
2024年12月16日,中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3-21 10:12
一颗青梅、一杯酸奶、一碟陈醋、一缸酸菜……中国人的餐桌上,常能看到酸味的身影。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胃口可能变差,适量食用酸味食物可以起到开胃、收敛止汗的作用。
2025-03-21 10:11
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的一项开创性研究首次直接观察到了DNA开始解旋的瞬间,揭示了使细胞能够准确复制其遗传物质的基本机制。
2025-03-21 10:09
根据新一期《自然》杂志发表的气候科学研究,2023/24年海洋表面温度的大幅上升虽然是异常现象,但用气候模型预测时并不全然意外。
2025-03-21 10:07
液体粉笔的研发让师生免受粉尘之扰,如今湖北应城市黄滩镇刘垸村粉笔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村民眼中的夕阳产业焕发新生。实践证明,深耕技术创新,用好技术赋能,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还能提高产品品质和性能,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2025-03-20 09:54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