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共观博物中国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收官!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共观博物中国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收官!

来源:西安新闻网2023-09-09 15:06

  近年来,“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公众与传统文化产生深度交融,文化需求愈加旺盛。博古以通今,博物以察世。文物承载着千百年来的历史痕迹,让抽象、模糊的历史变得生动具体,也对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知来处,明去处。为焕活文物之美,坚定文化自信,凤凰网陕西与华山论剑西凤酒联合推出大型文化栏目《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博物中国》,栏目以中国精神为指引,以中华文化为主脉,以国宝级文物为切入口,紧扣社会热点与痛点,探寻文物内涵与时代发展背后的内在交联,一经播出就掀起了各圈层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关注。截止目前,跨平台总曝光量破亿,最大化释放和共享品牌势能。

共观博物中国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收官!

  名家加盟 解构文化空间

  本季栏目邀请8位文博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嘉宾加盟,打破严肃学术的叙事口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数历史风云,穿插趣味故事,通过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全方位解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权威观点强势吸睛。

  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老师郭继承谈到秦国的发家史、奋斗史,感叹于秦人不屈不挠的开拓精神,联系到当今实际,口出金句:“今天的年轻人,创业也好,苦难也好,没有人希望非得要苦难。但是苦难它是现实,苦难如果转变成我们人生的营养,就像秦国的成长史、发家史一样,这是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王双怀与西安碑林博物馆研究员陈根远谈到名碑《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时,为观众娓娓道来“萧翼赚兰亭”的故事;著名文化学者肖云儒结合自己三次行走丝路的经历,用多个旅途见闻串联起对丝路的理解,他讲述亲身参与位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交界处“陕西村”的婚俗、民俗见闻,感叹于西行途中,“沙漠之舟”骆驼面对清晨第一缕阳光的礼赞;联合国艺术家库成员、中国丝绸艺术设计师范燕燕在“东方美学”主题下,讲述了她在丝巾创作时“涮笔水”的故事,用“妙手偶得”的颜色,展现女皇极其复杂的一生。

  此外,还有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研究馆员王竑,半坡博物馆副馆长、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王锋钧,西安博物院教育推广部部长田继伟,用严谨的专业态度、渊博的知识覆盖面,为观众奉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博知识体验。

共观博物中国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收官!

  文博叙事 捕捉中国味道

  “从废品收购站捡回的何尊,从此有了‘中国’”

  “字如其人的书法艺术,是中国文脉星河中最灿烂的星星”

  “丝绸之路是地球的‘钻石链’”

  “唐人好色,是会用色、想用色、追逐色”……

共观博物中国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一季收官!

  栏目以国宝级文物为载体,设置高关注议题,覆盖精准圈层。首期《镕古铸今 中国精神》以“国之重器”青铜为载体,探讨其蕴含的中国智慧与中国精神;第二期《石墨镌华 千年文脉》以享誉全球的名碑名刻为主线,串联起中国书法的千年演变,赓续文脉传承;2023年,在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中国—中亚峰会”举办之际,顺势推出《万里通途 丝路交融》,跨越两千多年,展开张骞凿空之旅与现代“一带一路”往来的友好对话;收官之际,围绕中国传统用色艺术,推出《意韵之境 东方美学》,传递东方美学的意境与气韵,展现大国气度与文化自信。栏目通过文化赋能,持续探索“文物+品牌”的叙事逻辑,敏锐捕捉中国味道。

  多元传播 传递核心价值

  本季栏目创新传播方式,在进行IP塑造、内容曝光过程中,展现出三大创新之处。其一,进行话题“趣味”分解,碎片化社交传播,以互动性、多元化、整合力占领私域流量,引发情感共鸣;其二,“凤凰视频+腾讯视频”专业视频平台双向联动,同时面向大众开放评论、弹幕,激发个性化思考与讨论,使大众“参与”到栏目传播中来,精准渗透各个圈层,实现用户的同频共振;其三,构建全方位撒网式传播矩阵,占领用户视觉制高点,打通“地域与行业”双通道,实现凤凰网全国地方站及中省市媒体、垂直类媒体的联动推广,吸引多元关注力,全面展现华语表达群像。

  截至目前,栏目全平台视频播放量突破2000万,创下首季曝光量破亿的佳绩,引燃全球华人文化自豪感,彰显文化态度,形成巨大声量和影响力,为品牌聚力赋能。

  情感共振 展现文化自信

  栏目在智能化、社交化媒介环境下,以物及人,以古说今,解读千百年壮阔激荡的历史,唤醒集体文化记忆,触发民族情感认同。在栏目制作和呈现过程中,还使用了叙事白描的创作手法凸显人情味,满足了观众的审美倾向和情感共鸣。

  栏目做出了两组反差:严肃的文物历史与有趣的故事反差、学术性专家与轻松灵活语言风格的反差,并且通过简洁的文字叙述,运用白描的艺术手法,让文物变得有血有肉,让历史在大众视野中跳跃起来,充满了人文主义,有效地利用了智媒时代媒介技术的演进,让中国故事和东方美学更好地走向世界,实现“文化认知”到“国家认知”的转化。

  这一季,《博物中国》通过细腻的叙事视角践行“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历史使命。在文化赋能下,栏目“讲文化又不止讲文化”,直接触达时代核心命题,持续探索“文化——品牌——时代”的叙事逻辑,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中华文化,彰显中国精神。

  《华山论剑大讲堂》第二季《从秦岭走来》,将于近期推出,敬请关注!(张睿)

 

[ 责编:张悦鑫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西安古城墙吸引游人

  • 西渝高铁康渝段刘家坝隧道贯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2025-05-01 17:55
BEST装置,紧凑型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2025-05-01 17:52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25-05-01 17:41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2025-05-01 17:40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2025-05-01 17:32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2025-05-01 17:28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2025-04-30 09:00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告诉记者,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2025-04-30 05:10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04-30 05:10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2025-04-30 05:10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
2025-04-30 09:04
(夏婷,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
2025-04-29 12:58
北京正推进“超高清入户行动”,推进有线电视超高清机顶盒全面置换,“计划于6月底完成标清机顶盒的置换目标”。
2025-04-29 09:10
脂肪组织中隐藏着一群脂肪细胞祖细胞,它们负责制造新的脂肪细胞。更令人惊讶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APC还会进化成一种更为强大的“超级工匠”——年龄特异性定型前脂肪细胞(CP-A)。
2025-04-29 09:51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质标所”)农业环境污染物研究室成功研发出全球首套面源污染智能监测系统。
2025-04-29 09:50
一位老人站在秧田里,大喊一声“拔秧哦”,弯腰拔起第一把秧苗。众人齐声应和,大声喊:“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秧田里,一排人将秧苗拔起,担到打过格子的稻田里,整整齐齐插好。
2025-04-29 06:30
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达91.24%,连续4年超过90%。
2025-04-29 09:07
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青春才会绽放绚丽光彩。
2025-04-29 09:2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