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项目聚能 高品质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项目聚能 高品质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来源:光明网2022-07-18 17:20

  继2021年6月初丝路科学城规划面世后,作为西安高新区“三次创业”的主阵地,高新三期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丝路科学城是西安高新区举全区之力建设的高能级板块之一,目前辖区内正在推进未来之瞳·瞳系列建筑、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秦创原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等重点项目。

  项目引领激发区域活力 产城格局加速更新

  丝路科学城展示中心展厅里全方位展示着丝路科学城的规划理念、空间格局、区域重点项目等。丝路科学城总规划面积220km2,由中央创新区、生态文创区和硬科技产业区三个片区组成,聚集了十个各具特色的产业组团,形成“一城三区十组团”的空间结构。

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项目聚能 高品质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未来之瞳·瞳系列项目位于丝路科学城片区核心区域,规划净用地面积约139.8亩,总建筑面积近19.4万平方米,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是其核心功能载体,将同步建设科技中心、城市展厅、艺术家酒店等延伸配套设施。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未来之瞳·瞳系列项目预计2024年下半年整体完工。

西安高新区:丝路科学城项目聚能 高品质城市建设迈出新步伐

  在未来之瞳项目不远处,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项目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将打造集文化创意孵化,文化交流空间、商务配套、智慧园区服务等功能的一站式平台,项目规划净用地面积约31.1亩,总建筑面积约9.29万平方米。

  项目建设方、中铁十五局项目经理李向辉介绍:“目前项目主体已全部封顶,正在穿插进行幕墙及室内安装等工序,计划于2023年1月底竣工交付。”项目建成后,西安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将包含约1600座歌剧厅、1200座音乐厅、1000座实验剧场、300座综合排演厅等,为中央创新区招商引资和商务配套建立新的形象标杆。

  产业夯实发展之基 擎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电子谷2

  作为西安高新区与高校院所融合发展的高能级创新平台,秦创原集成电路产业加速器(西安电子核心区)项目位于丝路科学城硬科技产业区光电子产业组团的核心区域。园区共有各功能楼宇43栋,其中42栋已封顶,国家电子实验园H区已投入运营。

B14A6652

  先进光子器件创新平台项目占地30亩,总投资5亿元,是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和高新区共同打造的“追光计划”的一部分,主要建设自主可控的先进光子器件主工艺平台和特色工艺平台,最终将建成1+N的柔性工程平台。

  除了为初创企业提供最基础的硬件条件外,先进光子器件创新平台还将提供研发和中试代工、联合定制研发、技术授权或技术转移、产品研发服务等外延服务。

四腾科技园1

  西安四腾科技园项目由西高新企业西安四腾企业集团旗下的西安四腾新技术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主要从事空气污染治理、高原适人系统、医院环境设施智慧运维管理平台、中央空调净化消毒系统等专利项目的研发、实验和生产销售工作。项目总投资额5.2亿元,总建筑面积8万平米,主要建设研发办公楼、生产厂房、实验室等配套设施。

  据西安四腾新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晋琰介绍,此项目率先享受到高新区“标准地+承诺制”改革政策,为项目建设节省了不少时间。(文/图 廖慧 刘筱筱)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石榴籽连籽 共庆“三月三”

  • 燕园春意浓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目前,中国电信积极探索中央企业和国家科研院所的深度合作范式,打通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通道,推动量子技术产业化发展。
2025-03-26 10:28
至此,中国空间站舱外航天服已经圆满保障空间站任务以来的19次出舱活动,使用年限次数超出“3年15次”的寿命设计指标。
2025-03-26 10:27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出海”“出圈”,让更多澳大利亚华商和杨东东一样,开始将目光瞄准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积极寻找投资机会。
2025-03-26 10:2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文旅需求正从“看山看水看风景”向“品文品魂品生活”转变。比如,逛博物馆,青铜器的精美纹饰固然能够吸引人的兴趣,但观众更希望了解青铜器纹饰背后的礼制密码;去故宫旅游,飞檐斗拱彰显的传统建筑之美固然让人欣喜,但榫卯结构背后的“天人合一”哲学更引人深思。山水器物背后的文化密码,具有一定的隐匿性,不易被直接观察和理解,而数智技术为游客了解这些文化密码提供了一把钥匙。
2025-03-26 04:45
记者从25日召开的中央企业“人工智能+”媒体通气会上获悉,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持续深化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项行动,着力提升中央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行业布局应用人工智能,科研、生产、客服等方面降本增效明显。
2025-03-26 04:45
25日,人类细胞谱系大科学研究设施(以下简称“细胞谱系设施”)在广东广州国际生物岛正式启动建设。这一设施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2025-03-26 03:45
1956年,27岁的林皋带领年轻教师和同学们从零开始,通过自行设计制作的激振和测振仪器设备,在我国率先开展大坝抗震试验。
2025-03-25 09:10
2024年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比上年增长1.3%。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方面,《报告》指出,推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5-03-25 09:09
在应用数学中心,来自东南大学通信、网络安全、电子、医学、制药等约10个学科的科研团队经常汇聚一堂,寻找交叉融合的合作点。
2025-03-25 09:05
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以下简称“第五医学中心”)感染病医学部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敏的诊室里,4岁小患者洋洋(化名)的父母激动地向医生连声致谢,
2025-03-25 04:05
在蛋白质设计领域,传统方法面临着诸多难题,如需要丰富的专家经验,且要经过数以万计的实验试错,时间长、成本高,这些问题长期制约着行业发展。
2025-03-25 04:05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联合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和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开发了海洋垂直领域大语言模型——“瀚海智语”。该大模型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
2025-03-25 04:05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人类探索地球的征程离不开载人潜水器的技术创新。海底两万里,书写新传奇。
2025-03-24 12:09
3月20日至23日在海南三亚举办的2025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上,智慧育种成为焦点议题,业内人士期待智慧育种破译“基因密码”,开启种业创新的新赛道。
2025-03-24 08:53
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和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等一批科技成果、创新政策和权威报告也将在论坛年会期间发布。
2025-03-24 08:49
今年3月23日是第65个世界气象日,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当日在京启动2025年世界气象日活动,发布2024年度“中国十大气象科技进展”。
2025-03-24 04:55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日前在北京怀柔科学城通过国家验收。该设施是“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为生命科学研究和重大疾病诊治提供全尺度、
2025-03-24 04:55
青藏高原湖泊既对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敏感,也对其有重要影响。我国科学家研究评估了近36年间气候变化给青藏高原湖泊带来的影响,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湖泊对气候变化响应显著,
2025-03-24 04:55
记者22日从中国石化胜利油田获悉,我国油气勘探领域迎来重大突破——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济阳页岩油新兴油田亿吨级探明储量正式通过自然资源部储量评审备案。位于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内的新兴油田樊页平1区块,页岩层系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达1.4亿多吨,技术可采储量达1135.99万吨。这是首个通过自然资源部评审备案的探明地质储量达亿吨级的页岩油田。
2025-03-24 05:25
国家能源局20日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4.0亿千瓦,同比增长14.5%。
2025-03-21 03:40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