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西安高新区:企业进乡村 共绘振兴新图景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要闻 > 正文

西安高新区:企业进乡村 共绘振兴新图景

来源:中国日报网2022-06-15 15:41

  6月上旬,正值西安高新区“秦岭八村”唐旗寨村的海棠杏成熟的季节。杏园里,一片片金灿灿、黄澄澄的果实掩映在绿色的树叶中,在阳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芒,让人垂涎欲滴。

西安高新区:企业进乡村 共绘振兴新图景

  在畅销省内外的同时,今年,唐旗寨村的海棠杏又打开了新的销路。在西安高新区“万企兴万村”行动的帮持下,一批批企业走进唐旗寨村采购海棠杏,以活动消费助力乡村振兴。

西安高新区:企业进乡村 共绘振兴新图景

  6月8日下午,通源石油集团党支部、工会组织员工前往唐旗寨村海棠杏园开展消费帮扶活动,购买海棠杏近200斤,并与唐旗寨村干部就乡村振兴中合作机会进行交流;6月12日上午,新浪陕西党支部党员前往唐旗寨村海棠杏园,以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

西安高新区:企业进乡村 共绘振兴新图景

  唐旗寨村的海棠杏,是西安高新区“万企兴万村”行动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西安高新区于今年4月28日启动“万企兴万村”行动,并于当日正式开园“秦岭八村”。

  “万企兴万村”是西安高新区推动乡村振兴的创新举措,将统筹区内1500余家“五上”企业及众多中小企业资源,以全域204个行政村为对象,采取合作经营、对口援建、活动消费、宜业宜游等“四项措施”,第一步将“秦岭八村”打造成区域村企合作示范,随后向100个示范村推广,最后向全域行政村复制。截至目前,已有52家企业与西安高新区签署“万企兴万村”战略合作协议。

  “秦岭八村”指西安高新区辖区内环山路以南、秦岭北麓的八个自然村,是西安高新区首批打造、首批竣工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自4月28日开园以来,“秦岭八村”精品乡间民宿、田园花海、乡村集市等乡村文化旅游景观已收获一众粉丝和好评,正逐渐实现“环境美”到“生活美”的华丽转变。

  据介绍,截止目前,仅活动消费这项措施开展中,西安高新区就累计组织中航富士达、山工国际建筑、通源石油、华北电力、新浪陕西等重点企业开展了6场次活动,覆盖200余人次,共计消费各类农产品480余斤。

  西安高新区还创新采用“智慧化”方式,依托规上工业企业群、企业党委群、万企兴万村联络群等多类渠道线上征集“秦岭八村”会培、拓展、联建等活动意向,引导区内企业广泛参与“活动促消费”工作。截至6月12日,西安高新区共计储备企业活动30余项,涉及工业企业5家、企业党委下属企业25家,共计约1000余人。

  活动消费只是“万企兴万村”行动四项措施之一,自“万企进万村”行动启动以来,西安高新区还通过组织企业进村对接、邀请企业进村开展党建团建活动等方式,在合作经营、对口援建、宜业宜游等方面寻找合作机遇,推动“万企进万村”行动落地落实,一幅企业村庄携手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5月12日,西安高新区组织中航富士达、巨子生物、中国移动、比亚迪、三星等十家企业走进李家岩村、杜家庄村、上滩村、平堰下村,开展“万企兴万村”现场对接会,寻合作谋共赢;5月29日,中航富士达公司党委共40余人前往草堂街道圭峰村,开展“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促发展”专项活动,参观乡村振兴展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了解乡村振兴及关中民俗文化,感受乡村发展变化……

西安高新区:企业进乡村 共绘振兴新图景

  西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高新区将继续以“万企进万村”行动为抓手,以推动“秦岭八村”发展为契机,持续加速村企合作共赢进程,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高新样板”,谱写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发展的新篇章。

  (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 责编:徐皓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冰岛总统托马斯多蒂尔

  • 习近平会见莫桑比克总理莱维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假期,人形机器人俨然成为多地商场、工厂、医院甚至众多家庭的“明星”。这款名为Galbot的人形机器人来自银河通用,已正式“入职”该智慧工厂,承担自动质检、零部件分拣与搬运等复杂任务。
2025-10-14 09:57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5版)》(以下简称《指南》)。
2025-10-14 09:56
最长主跨跨径、最高主塔塔高、最大锚碇基础、最大主缆规模、最多车道数量……狮子洋大桥集齐了双层悬索桥的多个世界第一。
2025-10-14 09:55
13日18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2025-10-14 09:53
日前从2025龙骨坡遗址学术研讨会获悉,龙骨坡遗址第5轮发掘获得的粪化石中,有几枚被确认为剑齿虎粪化石。
2025-10-14 09:51
十多位国内外医学“大咖”在接受“新华深读”栏目采访时表示:结节检出率升高,核心原因是检查设备精度的显著提升,让过去难以发现的微小结节“无所遁形”。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和体检普及度的提升,甲状腺、乳腺及肺结节的检出率呈上升趋势。
2025-10-13 10:26
现有将聚合物转化为金属或陶瓷的技术,往往会导致材料多孔、强度不足,而且部件会出现严重收缩,导致变形。这种3D打印工艺实现了从“制造零件”到“生长功能”的跨越,有望为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机器人等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2025-10-13 10:24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9日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上发表研究称,他们首次拍摄到两个黑洞相互环绕运行的无线电影像。由芬兰图尔库大学天文学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瞄准一个异常明亮的星系核心中心区域名为OJ287的类星体,成功拍摄到其中两个黑洞相互绕行的珍贵画面。
2025-10-13 10:23
作为深远海风电产业链的“链主”企业,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运达能源科技集团”)见证并引领了中国风电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全过程。2024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79.8GW,占全球新增装机总量的68.2%,这意味着,全球每新增3台风机,就有近2台落地中国。
2025-10-13 10:22
10月14日,一场赏心悦目的木星伴月将在凌晨上演,为初秋天宇增添一抹诗意。木星是一颗气态行星,也是太阳系中个头最大的行星,虽然距离地球比较远,但由于个头大,从地球上看起来非常明亮。
2025-10-13 10:19
团队进一步提出了跨平台系统设计方法论,包含二维-CMOS电路协同设计、二维-CMOS跨平台接口设计等,并将这一系统集成框架命名为“长缨(CY-01)”架构。据了解,团队下一步计划建立实验基地,与相关机构合作,建立自主主导的工程化项目,并计划用3至5年时间将项目集成到兆量级水平。
2025-10-13 10:18
日前,位于浙江杭州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的核心设备正式启用。
2025-10-11 09:44
近日,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与国际合作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发表论文指出,海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能够改变甲烷的消耗方式。
2025-10-11 09:43
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在小说《诗云》中曾描写过“微型白洞”,让很多人浮想联翩。有趣的是,白洞和黑洞在数学上是同一个“解”——它们的质量、角动量、电荷都相同,唯一的区别是时间反了过来。
2025-10-11 09:40
“金钉子”是定义和区别全球不同年代所形成的地层的“锚点”,用来划分全球地质年代界线。
2025-10-11 09:38
植物生长不仅依赖阳光雨露,更与土壤中“看不见的世界”密不可分——这里生活着大量微生物,它们附着在根系上,帮助植物吸收养分、抵抗逆境。
2025-10-11 09:32
5年来,坚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2025-10-10 10:16
在人工智能(AI)与神经科学的强强联合下,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与艾伦研究所团队联合开发出一种名为CellTransformer的AI模型,助力绘制出目前最精细的小鼠脑图,共包含1300个脑区及亚区。
2025-10-10 10:13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结合模拟计算与机器学习,研制出一种新型3D打印铝合金,不仅耐高温,强度更是传统铸造铝合金的5倍,且比未经机器学习辅助设计的合金强度高出50%。
2025-10-10 10:10
连日来,北方气温骤降,不少秋冬季独有的养生方式和健康说法随之而来,有些操作或说法听起来科学健康,但权威专家表示,如果开展不当反而会带来健康风险。
2025-10-10 10:07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