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首页 >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陕西> 图片新闻 > 正文
[责编:曾震宇]

走进陕北高西沟村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2022-03-31 14:02

24小时热图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谈

  • 习近平主持中俄蒙元首第七次会晤

  • 习近平会见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

  • 习近平会见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推荐阅读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在这条新的赛道上,中国青年正在奋力奔跑。
2025-09-02 09:59
记者近日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围绕《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相关部门将制定出台一系列配套文件。具体来看,一方面将围绕《意见》提出的6大行动若干重点行业领域,分别制定“人工智能+”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各行业目标任务、重点方向和工作举措。
2025-09-01 09:56
8月26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强化农机农具平台化、智能化管理。
2025-09-01 09:55
生产车间里,抽气泵凹槽上蒸汽弥漫,极细的金属导体经过氯化液处理,三次涂漆后,再附上绝缘漆膜,最终制成直径仅0.012毫米的成品电磁线。 银西产业园甘肃康视达隐形眼镜有限公司的厂房内,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无人搬运车有序穿梭,整个流程高度自动化。
2025-09-01 09:53
江南大学是一所以轻工特色见长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发酵工程学科凭借深厚的学科积淀和前瞻性布局,成功跻身国家“A+”学科行列。学校与发酵行业龙头企业共建16个联合研究中心,聘请16名教授级高工和国家级科创人才担任工程技术导师,推动研究生深入产业一线。
2025-09-01 09:52
在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山东赛区比赛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参赛队共荣获10项金奖、1项银奖。 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是山东省焊接领域唯一的重点实验室,突出在特种环境、特种材料以及特种结构方面的焊接技术及装备制造研究。
2025-09-01 09:51
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AI)正从“辅助工具”跃升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核心引擎。
2025-08-29 09:40
中国科幻完成了从文学、影视到互动娱乐的全产业链突破,步入业态融合与创新驱动的关键阶段。科幻阅读作为科幻产业链上游的基础产业,需率先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
2025-08-29 09:38
作为太阳系中目前已知唯一拥有生命的天体,地球宜居性的形成与演化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核心议题。
2025-08-29 09:35
国家气候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28日,华北雨季已持续55天,较常年雨季长度(30天)明显偏长。截至8月25日,华北雨季监测区累计雨量较雨季常年值偏多131%。
2025-08-29 09:18
8月29日是七夕节,在古代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为被天上的银河隔开,只有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才能通过鹊桥相会。那么,银河到底有多宽?
2025-08-29 09:17
浙江大学物理学院王浩华团队、杭州国际科创中心郭秋江超导量子计算团队联合清华大学邓东灵团队,在百比特超导量子芯片上观测到,“预热化”机制能有效抵御热激发扰动,使有限温度下的拓扑边缘态展现出了足够的稳定性,为保护脆弱的量子信息提供了新可能。
2025-08-28 09:47
6G时代,无论在城市楼群还是偏远山区,都需要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快速接入,但基于纯电子技术的传统无线设备带宽受限、频段单一,难以动态调度频谱资源。
2025-08-28 09:47
8月26日,《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发布。为何要出台这份文件?这份文件重点说了些什么?记者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参与文件起草的专家。
2025-08-28 09:45
从“人工智能+”发展进展来看,朱克力认为,在政策层面,形成了举国体制,算力基础设施、数据供给、人才体系等基础支撑全面强化。
2025-08-28 09:37
加载更多

  黄土沟壑中的陕西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满眼绿色(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陶 明摄

  去年,趁着“谷子熟了——陕西米脂乡村文化艺术节”的召开,我来到米脂县。艺术节的主场地没有设在县城,而是设在了距县城20多公里的高西沟村。坐在去高西沟村的车上,看着窗外金黄的谷子和起伏的山梁,我突然想起了什么,一瞬间,“高西沟村”四个大字显现在我的记忆屏幕。高西沟村,声名远扬的塞北小村,有着曲折的故事和动人的成就。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米脂县高西沟村,了解这里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等情况。

  汽车驶入高西沟村,我看到两个人工制成的巨大谷穗,手挽着手,中间包裹着“谷子熟了”四个字,下面是用团扇组成的“米脂县首届乡村文化艺术节”横幅。后面是一排窑洞式样的房子,这是高西沟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心。从“乡村文化艺术节”到“农产品网络销售中心”,我似乎嗅到了这个古老村庄的新味道。

  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在村头迎接我们,寒暄过后,他带领我们参观。姜书记中等身材,穿着深灰色休闲装,脚蹬一双旅游鞋,与我们有说有笑,特像一位分别日久的老朋友。

  我们随着姜良彪来到了龙头山,这里是高西沟村的一个制高点,站在这里,高西沟村的山山岭岭尽收眼底。刚刚下了一场小雨,雾岚在山间弥漫,绵延的梁峁生长着郁郁葱葱的树,有成片的油松、侧柏,有笔直的杨树。转身向另一个方向眺望,看到了果实累累的苹果树,树不高,成行连片,有诗的意境、画的色彩。

  从经济地理的角度来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曾是贫穷的代名词,地处这片区域的村庄,从一开始就命运多舛。荒山秃岭,风寒水缺,恶劣的自然环境影响农业种植。高西沟村的温饱问题如一根绳索困扰着村民,也扼住了高西沟人的希望。毕竟是有历史底蕴的地方,中国革命在这里取得了丰硕成果,高西沟人也是有梦想的人。1959年,不安于现状的高西沟人向命运发起了挑战。他们开始修建梯田,在荒山种植树木,用林木积水护土,在草场饲养牛羊,积肥育肥,改良土壤。从最初的挑战到有序的发展,再到戮力追求生态文明的今天,60多年风风雨雨,高西沟村以新的面貌,擦亮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天空。他们长期实行“三三制”生态治理模式,也就是全村的土地和山地,三分之一从事农业生产,三分之一植树,三分之一种草,以此来维护和改善环境。进入21世纪,高西沟村人对生态环境有了新认识,他们把“三三制”治理模式调整为“三二一制”,也就是三份林地、两份草地、一份耕地。他们知道,唯有树木成林,才能推进沟、坡、峁、岔、水、田等的综合治理,达到“黄河里没有咱村的泥”的目标。在这种生态理念的支撑下,高西沟人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绿水青山,在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成为了一个样板。

  姜良彪的陕北普通话不难听懂,他在龙头山,从不同的方向介绍高西沟村的过去与现实,语言诙谐,表情生动,如果事先不知道他是村支部书记,还以为他是专业导游呢。下山时,我指着一侧的山坡,向他询问,那里的树是苹果树吧。他停下脚步,微笑着说,就是苹果树。他告诉我,高西沟村建立了有机苹果种植基地,打造山地苹果品牌,因为有电商助力,销售业绩不错。

  回到高西沟村,浓烈的节日气氛充盈着每个角落。在五彩缤纷的“文化大集”,墙上挂着一串串红辣椒、黄玉米,墙顶置放着一捆捆谷穗,路两侧有免费供应的陕北小吃,凉皮、羊杂碎、干炉什么的,地方特色鲜明。引人注目的是由大苹果搭建而成的“花坛”,苹果一圈圈围拢,十余层叠加,顶端对称着两片苹果树叶,造型优美。我喜欢陕北小吃,端过一碗凉皮大快朵颐。又吃了一个苹果,就像小时候一样大口啃着,充沛的汁水流进心窝。附近还有“陕北说书”表演,三位老演员,高亢说唱,道出人生感悟。老演员身后的剪纸吸引了我,一幅是用红纸剪成的《祈雨》,下面有一行字:“天旱了着火了,地下的青苗晒干了,龙王救万民。”构图朴拙,刀法酣畅。另一幅是用黑纸剪成的《壶口斗舞》,下面也有文字:“红绸飞舞槌如影,脚踏霓虹翻巨浪。”构图夸张,刀法细腻。两幅剪纸,就像两个窗口,从中可以眺望高西沟村的当下和往昔。这样的景象,该是乡村文化艺术节该有的景象吧。我深深陶醉其中。

  高西沟村人已经不是传统意义的农民了,凭借奋发图强和改革开放的精神,他们改变了自己的经济状态,也改变了自己的精神气质。在几十年顽强拼搏的基础上,他们依托本土生态资源,建立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高西沟村农业生态旅游区,找到了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模式。这是我在高西沟村的一天时间里,得到的最直观印象和最深刻感受。(张瑞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3月31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