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中国经济寻求新增长动力的关键节点,深圳与上海的发展路径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参照。10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主办、中国发展研究院承办的“安泰问政”第58期论坛召开,以“下一轮繁荣:深圳和上海能够告诉大城市什么?”为主题,同期发布《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与会专家围绕双城发展模式展开深度研讨。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宪指出,恰逢深圳特区成立45周年,这座从渔村崛起的“中国工业第一城”,核心在于“创新是唯一出路”的彻底实践。他强调,深圳通过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起企业主导的“垂直创新”生态,在制造业基础、新兴产业及民营经济领域领跑全国。陈宪将深圳“创新驱动”与上海“开放驱动”归纳为互补路径,认为二者共同构成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城记”。
中国正从“大基建时代”迈入“大更新时代”,城市发展需从规模扩张转向“存量提质”。上海市宏观经济学会会长王思政提出,上海未来核心战略是“投资于人”,已形成涵盖张江科学城、临港智造城等的“上海方案”。王思政强调“科创文创双轮驱动”,指出上海在建设五个中心的同时,需加快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通过文创引领发展方向、塑造人文魅力。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管学院特聘教授陆铭围绕“上海和深圳谁离纽约更近”展开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必将孕育本土“纽约”与“硅谷”。他指出,上海具备亚太枢纽的地理优势,深圳则凸显“理工科气质”的创新活力,但上海在医疗、教育、语言环境等国际化配套上仍有提升空间。陆铭强调,制造业升级离不开高端金融、法律等现代服务业支撑,这是产业迈向高端的关键。
作为论坛重要环节,《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正式发布,从理论与实证层面系统梳理深圳发展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借鉴。
此次论坛通过剖析沪深双城发展路径,从“创新驱动”到“开放引领”,从“城市更新”到“全球竞合”,深化了对城市发展模式的认知,为中国大城市下一轮繁荣提供了多元思想支撑。(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