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近日,由上海普陀区政协与市政协界别和地区工作委员会联合举办的“2025苏州河论坛”在上海普陀举办。论坛以“以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为牵引,打造特色产业集群”为主题,邀请专家学者、政协委员等200余人为普陀构筑经济发展新优势、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论坛现场,普陀区政协发布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报告提出,以“慢思考、长思考、冷思考”构建差异化研究视角,在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的全局中,既同向发力、又互补助力,在厘清普陀优势、主要问题以及在创新发展中的生态位定位基础上,以“十大举措”(空间布局优化、国家级园区创建、招商模式升级、链主生态集聚、前置精准招商、政策服务补位、共享设施建设、院所深化协同、营商环境优化、都市创新赋能)落实打赢产业创新生态培育攻坚战的要求,培育创新生态。
报告认为,要坚持“跳出普陀看普陀”的思路,背靠上海科创资源,以做实“向东”(上海内部)的联动,来强化“向西”(沿沪宁城市)的联动,依托“轨交上的长三角”的交通优势和“千年吴淞江”的人文积淀,强化与创新资源间的物理链接与文化价值转化。结合普陀产业基础与赛道潜力,建议以“品牌及文创数智化创新”“网络安全数智化创新”两大赛道先行,以升级与链主生态战略合作为抓手,以“争创国家级示范园区”为目标,兼顾战略与推进,以小切口入手打造创新样板间,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培育模式。
论坛专家演讲环节,4位专家分别围绕普陀角色定位、新质生产力、设计驱动创新、网络安全趋势作主题演讲,为加快普陀重点产业生态培育,更好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操经验。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金兴明指出,普陀立足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起点优势,通过梳理资源、需求、合作三张清单,加强供需匹配,在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提升科创浓度等方面成效显著。他建议探索千亿产业集群差异化路径,打造沿沪宁产业创新带的引力场、智汇源、孵化器和服务中心。
普陀区委书记胡广杰表示,今年以来,普陀将服务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相结合,推动合作、协同、文旅融合取得进展。他强调,普陀将持续做强生态共建、做深要素共通、做实服务共享,认真汲取论坛智慧,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建设再作新贡献。(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