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电力保障正愈加发挥出先行官的关键作用。近日,位于上海松江叶榭镇的东石村宅基地平移集中居住项目二期,300户村民家的装表接电工作全部完成,加之一期的276户村民,共计有576户村民们彻底告别了用电容量小,采光差的破旧老宅,新宅用电容量按居住面积达到13至16千瓦不等。
“我们和叶榭镇政府、工程建设队合力推进松江乡村10千伏配电网改造,及时沟通集中居住项目的用电需求,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建设、布电同步推进,节省了时间,为的就是让村民们在年底前顺利搬进新家。”国网上海松江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叶傲霜表示。
(国网上海电力工作人员检查黄桥村农民集中居住房屋用电线路)
记者了解到,自上海市2019年启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工作以来,松江区已有包括黄桥村、东夏村、井凌桥村、东勤村等在内的10余个村先后实施。去年,叶榭镇东石村该项工作启动后,国网上海电力主动对接镇政府和地方有关部门,提前了解用电需求、组织现场勘查、确定最优供电方案,加班加点,共同排除建设中的各项涉电难题。
“目前集中居住区看不到架空线了,以前的空中‘蜘蛛网’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电缆供电,乡村风貌大为改善。”东石村党总支书记徐浩感慨。据了解,该集中居住区按照高标准供电配套总体规划,采用“一开三配”的供电新模式。这种模式下,一个开关站连接三个配电站,直接把电源安置在村民用电负荷的中心,这样不仅降低了配电网建设成本,还大幅提升了村宅的供电效率和可靠性。户均用电容量在13千瓦以上,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用电的便捷与安心。
随着东石村集中居住项目的陆续竣工,村民的梦想如今已成真。农民盛梅花是东石村的安置村民,一家搬去城区生活多年,而如今生活配套便利的舒适新居又吸引她们一家重返村庄。“现在交通很方便,去松江老城区开车不过半小时,关键乡下房子大,空气好,环境好,住着更舒适”。盛梅花开心地表示,这套260平米的三层房,供电容量达到了18千瓦,远超自己老城区公房。
(国网上海电力工作人员检查东石村农民集中居住房屋用电线路)
国网上海电力表示,未来将继续与住建委等部门紧密合作,持续做好农民相对集中居住的供电配套保障工作,切实改善农民居住生活条件和乡村风貌,让上海郊区乡村不断成为提升城市能级与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空间。(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颜维琦 通讯员 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