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昔日“城中村”变身江南“新天地”
首页> 地方频道> 地方频道-上海> 要闻 > 正文

昔日“城中村”变身江南“新天地”

来源:解放日报2024-10-21 18:38

  上海以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和城区有机更新

  昔日“城中村”变身江南“新天地”

  本报记者 李成东

  在徐汇区康健路上,房龄高达70年的康健路341弄7—8号“红砖楼”通过“原拆原建”,克服重重问题挑战,改造为一栋11层现代住宅。年过七旬的居民郑莲仙感慨,终于住上了电梯房,不用再过“一下雨就得打伞烧饭”的生活。

  在青浦徐泾,蟠龙“城中村”项目创造性地将“历史文化古镇保护开发”与“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建设”相结合,在江南文化场景中植入现代商业和生活方式,在繁华CBD里创造了一个宜居、宜乐、宜游的国际大都市“微度假”环境。

  昨天,上海市政府新闻办组织“我们的人民城市”专题采访。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上海聚焦“两旧一村”,在多重约束下求解“最优”,探索“可持续城市更新模式”的创新路径,创新群众满意度高、综合效益好、财政可承受的更新模式,更快速度、更高质量推进“两旧一村”改造和城区有机更新。

  跑出旧住房成套改造加速度

  徐汇区康健路341弄7—8号红色砖木砌成的三层楼小梁薄板房,建于20世纪50年代,居民长期忍受着居住空间狭小、厨卫合用等不便。多年来,居民动迁的呼声强烈,但该楼所处地块的权属关系复杂,是改造迟迟未能启动的根源。

  在市相关管理部门和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共同支持下,转机出现了——康健路341弄7—8号房屋产权移交至徐汇区属国企,并于2023年4月启动拆除重建改造。这也是上海首例“产权移交”改造的城市更新案例,为推进后续工程按下了“快进键”。

  突破项目瓶颈后,徐汇区又探索实践“承诺方案外搬”模式,让居民外搬和房屋改造的方案设计同步进行。当时,康健新村街道组成了一个突击小分队,并发动党员楼组长主动表态率先外搬,仅用6天就完成了一户一方案的100%签约。

  “我们不能辜负居民的信任,一定要在设计上做到最优解。”桂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金琳告诉记者,为帮助居民实现“屋里向照得进太阳光”的心愿,改造后的平面布置将主要居住空间(起居室、卧室)全部放在南侧,在北侧设置楼梯电梯交通核,中间设置两处天井和开敞连廊,解决北侧厨房和卫生间的采光通风问题,提升居住舒适度。

  2024年4月30日,27户居民兴高采烈地拿到了新房钥匙。项目仅用一年实现建成交付,刷新了旧住房改造更新加速度。

  打造上海城市文化新名片

  青浦蟠龙村是上海首个结合历史风貌保护的“城中村”改造项目。通过精心改造,昔日“城中村”已变身江南“新天地”,成为上海又一城市文化名片。蟠龙天地项目投入运营以来,开业首月客流达400万人次,节假日客流最高达20万人次,日均客流达6万—7万人次,展现出强劲的市场吸引力。

  “小时候听老人讲早年间蟠龙镇是如何繁华,长大后却发现蟠龙村已成为脏乱差的代名词。”老居民陈钢说,如今的蟠龙村让人在感受江南水乡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现代化商业设施的便利。

  坚持将“城中村”改造与风貌保护、文化传承紧密结合,是蟠龙“城中村”项目的特点。上海西虹桥商务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明告诉记者,在开发前,启动了为期3年的蟠龙历史文化研究、规划编制以及项目报批等各项重要工作,“将历史文脉与城市功能同时植入古镇空间,使其千年文脉得以延续”。

  除了城市风貌和功能的美化和提升,更让陈钢感到欣喜的是,产城深度融合,带动新的投资消费,创造更多发展机遇。从壮大村集体经济角度来看,仅蟠龙天地酒店项目就能为村里贡献上百万元的租金,后续还会产生更多发展红利。

[ 责编:杨煜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2025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在辽宁沈阳开幕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闪耀智博会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植物在漫长的适应性进化过程中,催生出丰富多元的物种谱系。9月2日,《细胞》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宁国贵团队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揭示了月季香气基因起源的新机制。
2025-09-05 10:06
今年8月,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为医疗科普立了“规矩”。
2025-09-05 10:02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是如同水、电一样重要的基础资源。我国算力发展情况如何?未来着力点在哪儿?
2025-09-05 09:54
算法技术的赋能强化了传统意识形态风险,算法的自我进化制造了意识形态黑箱,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和优化治理智能算法技术意识形态风险的新路径。
2025-09-05 09:48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孙道远教授、毛竹教授团队联合国外学者在行星科学研究领域取得重大进展,该研究首次在地球以外的行星中确认了固态内核的存在。
2025-09-05 09:41
据世界气象组织2日发布的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最新通报,拉尼娜现象有可能从今年9月起回归并影响未来数月的全球天气和气候状况。拉尼娜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而厄尔尼诺现象则是指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现象。
2025-09-04 09:47
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
2025-09-04 09:44
正确掌握储存技巧和使用习惯,才能发挥冰箱的功能,保障家人饮食健康。
2025-09-04 09:39
这不是惊悚小说,也不是玄幻剧,而是世代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和海洋巨兽的别样相遇——这是鲸和海豚的骨头。从意外搁浅偶然获得,到渔业生产相对频繁打捞,闽南的“新鱼骨庙”(阴庙)呈现出和历史上的鱼骨庙截然不同的样貌。
2025-09-04 09:37
9月3日,某潜艇支队某艇员队组织收看阅兵仪式直播,铿锵有力的步伐、全新亮相的装备、转型跨越的成就,让他们动容,更让他们振奋。南昌舰的入列,标志着海军驱逐舰实现由第三代向第四代的跨越,首次突破万吨级设计,在航母编队体系作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09-04 09:32
日前,我国科学家近日成功研制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首次实现全频段、灵活可调谐的高速无线通信,有望为未来更畅通可靠的6G无线通信提供保障。为此,北京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历经4年,自主研发出超宽带光电融合集成系统。
2025-09-03 10:01
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牵头完成的“基于耐盐植物和土壤调理剂的滨海盐碱地高效利用技术创制与应用”项目获2024年度青岛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滨海盐碱地的综合治理与高效利用提供了新方案。基于各项研究,团队开发了4种抗盐剂、2种盐碱地土壤调理剂等盐碱地培肥改良系列产品,为盐碱地快速培肥和障碍消减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09-03 10:01
9月1日起,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联合修订的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GB 17761—2024)正式实施。新国标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2025-09-03 10:00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增设的群众赛事项目,被称为“空中F1”的无人机竞速备受瞩目,该项赛事决赛举办地深圳近日也掀起了无人机竞速热潮,市民和游客在公园里就能过一把“飞行瘾”。据介绍,深圳中心公园位于深圳核心区域,无论是深圳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其他城市的无人机爱好者,都能轻松快捷到达这里。
2025-09-03 10:00
油菜、白菜、甘蓝、萝卜是大众最熟悉的十字花科作物,也是食用油和蔬菜的主要来源,然而它们都受到同一种毁灭性病害——根肿病的威胁。基于GSL5功能研究和团队所创制的材料,他们还揭示了有趣的病菌与寄主的互作关系,即病菌致病和寄主抗病反应机制。
2025-09-03 10:00
点击羽绒服胸前的按钮,2秒即可速热,实现四档温度调节……1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第七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现场,一款造型时尚的智能温控羽绒服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围观。
2025-09-02 10:23
当地时间9月1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的全球创新指数(GII)集群研究将风险资本交易活动作为一项新指标。全球创新指数集群排行榜于2017年创设,通过三项核心指标,识别世界级创新活动在当地的集中程度。
2025-09-02 10:21
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昨起实施。为保障新国标在本市顺利推行,近日,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召开在京销售电动自行车生产经营企业约谈指导会。为保障新国标平稳落地实施,本市市场监管部门将强化监督抽检,保障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安全。
2025-09-02 10:18
会空翻、格斗,能叠衣、调饮,善聊天、“思考”……前不久举行的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类机器人本领“进化”、各显神通,展现了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如今,从旅游出行的智能助手,到工厂培训的“最强大脑”,再到装备升级的有力支撑,人工智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5-09-02 10:15
零碳园区的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节能降碳,光靠“外套保温”不够,在园区地上、地下,还有“血液循环”系统来“保持恒温”。
2025-09-02 10:1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