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珠江潮涌,群英聚首
荣光绽放
见证一个活力之城的激情与梦想
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运会在“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收官”。山东省体育代表团以领先之势获金牌与奖牌总数第一,尽显体育强省风采。在这场满载荣光的征途中,日照健儿奋勇争先、捷报频传,为山东省体育代表团作出历史最佳贡献,书写了日照体育的精彩新篇。

本届全运会
日照27名运动员出征
8个大项、24个小项的角逐
参赛项目与人数均创历届全运会之最
这支平均年龄仅22岁的“青春之师”
斩获4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牌
1人打破全国青年纪录
创下日照在历届全运会上的最佳成绩

竞技体育的荣耀时刻,向来不止于奖牌的光芒,更镌刻着一座城市的深耕与坚守。赛场上的每一次冲刺、每一次跃动、每一次奋楫,都是日照体育厚积薄发、精彩绽放的生动写照,彰显着“日出初光”般冉冉升起的无限活力。
站在“国字号”的竞技舞台上,当日照健儿以奋勇之姿展现着昂扬的斗志、拼搏的坚韧,当一个新兴的运动之城、活力之城、体育之城被更广阔的视野瞩目和聚焦,对日照来说,这意味着什么?透过体育这扇窗,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日照?
是“吹尽狂沙始到金”的斗志——
日照力量 赛场闪耀
“蓝天、碧海、金沙滩”,这份自然赋予城市的灵动气质,让水上运动成为日照最鲜明的体育名片。本届全运会上,日照健儿在碧波之上挥桨竞渡,用汗水浇灌出累累硕果,续写了“水上运动之都”的荣光。
11月11日,全运会赛艇赛场传来喜讯,日照籍运动员吴凯琦、梁笑通随山东队力压群雄,夺得男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冠军;同日,孙凤娇与队友在女子八人单桨有舵手项目中默契配合、顽强拼搏,展现强大实力,稳稳将金牌收入囊中。
奋楫扬帆,日照力量持续闪耀。赵梦在赛艇女子四人单桨项目摘得银牌,丁铭良在帆船男子49er级比赛中斩获铜牌,一连串成绩亮眼,日照水上运动不负众望。

11月21日,山东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日照训练基地,运动健儿们在雷动的掌声中载誉归来。运动员梁笑通接过鲜花,难掩激动:“能代表家乡站上最高领奖台,这份荣誉属于日照,也让我更坚定了冲击国际赛场的决心。”莒县健儿孙凤娇分享了夺冠背后的拼搏:“最后20多天每晚加练,不断弥补短板,正是这份坚持和队友间的信任,让我们实现了突破。”这些从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走出的运动员们,将家乡的全情培育化作奋进之力,不断完成着一次次跨越,最终在全国最高竞技舞台上绽放光彩。
全运赛场上的荣耀时刻,不止于碧波之上。11月19日,山东日照钢铁女排在成年组决赛中敢打敢拼,首次闯入全运会决赛并斩获亚军,创造队史最佳战绩。

自2020年落户日照以来,球队与日照缘分日益深厚,在日照体育部门、日照钢铁集团的支持和香河体育公园的训练保障下,形成了快速多变、细腻准确的战术风格,日照这个“第二故乡”为球队注入了不竭动力。排球赛场双线告捷,耿鑫代表山东队夺得成年男子组排球金牌,用实力诠释了日照排球的深厚底蕴。

更令人欣喜的是,日照的运动“新星”正冉冉升起。篮球赛场上,彭泓森在男子U18组摘银。举重赛场上,作为女子81公斤级比赛中年龄最小的运动员,日照体校培养输送的徐千然,以抓举115公斤、挺举139公斤、总成绩254公斤获得第四名,同时打破抓举和总成绩全国青年纪录,成为赛场上最亮眼的青春力量。
在备受瞩目的全运会赛场上,从不缺乏震撼人心的拼搏瞬间,全国顶尖运动员们以昂扬姿态展现拼搏的力量,令人心潮澎湃,无比动容。荣耀与喝彩之中,当我们循着时间的刻度向深处回望,不难发现,这些备受瞩目的体育健儿,有许多跟日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结。

近些年,日照先后承办400余项省级以上赛事,吸引大批顶尖运动员齐聚日照赛场,日照一跃成为吴艳妮等许多中国健儿交口称赞的“福地”;打造了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国家沙滩排球训练基地、中国网球协会训练合作单位等一批高层次的体育训练平台和完善的训练保障体系,成为国家队的“加油站”和“突击营地”。东京奥运周期,皮划艇、赛艇、网球等多支国家队在此集训;巴黎奥运会上,皮划艇冠军孙梦雅、举重冠军李发彬、侯志慧等顶尖运动员,都曾在日照备战蓄力。完善的设施、专业的保障,让日照成为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的沃土。
中国体育力量纷纷汇聚日照,城市逐梦征途不断扩展边界,不仅让体育热情在日照山海间持续升温,更让运动基因融入城市肌理,在日照破土成长、扬帆远航。
是“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坚韧——
人才筑基 生活体育
全运赛场的耀眼成绩,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复一日的深耕坚守,是永不言弃的执着追求,更离不开日照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与浓厚的城市体育氛围。
11月21日,山东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日照训练基地内,日照皮划赛艇队主教练付金磊难掩喜悦:“这是日照历届全运会上参赛规模最大、成绩最好的一届,运动员们超预期完成了任务!”
建队15年以来,日照皮划赛艇队从青涩走向成熟,在世界杯赛、世界龙舟赛、亚锦赛、亚青赛、全运会上均实现历史性突破,成为日照竞技体育的中坚力量。

日照是全国知名的“水上运动之都”,近些年,通过连续举办的全国赛艇锦标赛、全国帆船锦标赛、中国(日照)国民休闲水上运动会等高水平赛事,不仅让日照积累了丰富的办赛经验,更让水上运动成为鲜明的城市名片。同时,通过俱乐部运营、夏令营体验、进校园活动等多元形式,日照让水上运动走出专业赛场、走进大众生活,更成为青少年追捧的运动新风尚。无数少年乘风踏浪,在碧波之上挥洒汗水,为日照竞技体育储备了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对日照而言,体育早已超越赛事竞技本身,成为彰显城市气质、赋能城市发展的重要窗口。而水上运动在本届全运会上的强势崛起,正是体育日照厚积薄发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日照大力构建起“1+7+N”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以市体校为核心,以7个区县新型体校为基础,以学校和青少年俱乐部为补充,推行市队校办、市队俱乐部办等多元培养模式,让体育人才培养根基扎实、后劲充足。
作为国家重点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日照市体育运动学校开设田径、游泳、篮球、排球等31个竞技体育大项,其中赛艇、皮划艇等优势项目持续领跑。2025年亚冬会上,日照籍运动员李明林勇夺越野滑雪男子4×7.5公里接力金牌,实现了日照冰雪项目的重大突破。

体教融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密码。日照探索走出了一条体教融合赋能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新路子,让体育成为青少年成长的“标配”。在教学改革上,实行体育课“走班选课+班级授课”,创新开展百校学生体质提升工程;在赛事供给上,构建以“三大球”为主的青少年三级竞赛体系,每年办赛5000余场次,近80万人次参与;在技能培训上,全市130余家青少年俱乐部每年培训5万余人次,让青少年在运动中强健体魄、锤炼意志。同时,日照持续开展全国幼儿体育试点、全国青少年脊柱健康管理试点、全国明目功进校园区域性试点、全国体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试点等多项国家级试点工作,覆盖43万名幼儿和小学生,31万名学生通过明目功进校园活动受益,用科学健身护航青少年身心健康。

而探寻竞技体育的核心逻辑,更在于“生活体育全民共享”。日照始终坚持“体育惠民”理念,将健身设施建到群众家门口,新建和改造提升奎山体育中心、网球中心等体育场馆22处,高标准建设61.8公里的阳光海岸绿道和山海风情绿道,实现“山海联动”的体育空间布局。如今,城区“10分钟健身圈”全面建成,农村社区全民健身工程实现全覆盖。日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居全省第一,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
山海之间,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全市每年举办各级各类全民健身赛事活动3800余场,近百万人次参与其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9%,国民体质合格率稳定在94%以上,多样化的赛事活动让运动成为市民生活的新风尚。
是“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远望——
活力日照 乘风而上
全运会赛场上,日照健儿奋勇争先、全力拼搏,用汗水与奖牌诠释着活力之城昂扬向上、乘风扬帆的精气神。而“体育日照”的“高光时刻”,远不止于热血的赛场。
11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总局关于表彰2021—2024年度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日照共有11个集体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7名个人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称号。这份荣誉,同样彰显了日照体育事业的综合实力。

一直以来,日照始终将体育事业纳入全市发展大局,坚持高位统筹、科学谋划,以“体育兴城、体育惠民”为核心,做好体产城融合发展大文章,让体育成为激发城市活力的强大引擎。
政策引领为体育发展筑牢根基。日照先后颁布《日照市全民健身促进条例》,出台《关于建设现代化海滨体育名城的意见》《关于加快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整套政策文件,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保障体系,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培育起日照体育发展集团、日照领航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日照安泰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深耕体育产业蓝海,围绕水上运动、网球、足球、竞赛表演等特色领域布局发力,推动体育产业向规模化、多元化发展。

以体育为支点,日照推动“文体旅商”深度融合,成功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打造了“经山历海·骑游日照”等国家级体育旅游精品线路,连续四年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目的地”,打造省级以上体育旅游精品项目(基地)30个。构建“强球类、优户外、重多元”的特色赛事体系,每年举办省级以上赛事100场以上,将竞技体育与文旅体验深度绑定,大力发展观赛型与参赛型文体旅业态,构建起载体丰富的产业融合生态。以今年前三季度数据为例,日照举办省级以上赛事活动119场,总拉动效应高达9.39亿元。

赛事活动的持续举办,不仅让城市在全国持续放大声量,更延伸出青少年培训、健身服务、体旅融合等新业态,拉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式发展,让体育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从珠江潮头到黄海之畔,荣光绽放,薪火相传。这座活力澎湃的体育之城,正带着赛场上的热血与拼搏,向着更明亮的未来,扬起崭新的风帆。
记者:李晓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