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鼓励引导广大援疆干部人才践行援疆“三问”,东营援疆以“正航笃行·建功东勒”品牌为抓手,创新机制、全程跟踪、竞进比武,形成全链条全周期管理机制,推动援疆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政治为本、专业为要,竞争性选拔,严把入口关。对口援疆工作是党中央赋予的重大政治任务,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拔政治过硬、人岗相适的干部人才是关键要素。根据组织部门统一安排,紧扣受援地工作需要,把政治标准挺在前面,对岗位人选条件提出明确具体要求,后方组织部门或卫健、教育等单位发布报名简章,广泛宣传发动。按照“两推四看三比”程序,在县区(开发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两个层面进行“双推”,重点看政治素质、看岗位匹配、看工作能力、看发展潜力,比述职答辩、比人岗匹配、比身体健康,对比履历、性格、业绩,好中选优、精准选派,从严把好入口,确保把精兵强将选准选好。




竞进比武、从严从实,全员包项目,激励干事创业。援疆干部人才远离家乡、思想波动性大,必须一以贯之严字当头,安全第一,推动履职尽责。抓党性教育,每次进疆伊始,开展入疆第一课,采取座谈交流、现场观摩、党性教育等方式组织新入疆干部人才集中开展岗前培训,进一步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道德教育,鼓励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系好进疆第一粒扣子。组织新入疆干部人才参观南疆军区党性教育基地、草湖军垦连史馆等,感悟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抓竞赛比武,实行“双项目长”机制,坚持“看干部就要看项目、看项目就是看干部”,人人担任项目长,建立“四个一”机制,即一周一次盘点、一月一次亮晒、半年一次比武、一年一次述职,创新项目“硬功夫榜”、竞进述评、自查互纠等机制,竞赛比武推动比项目、拼项目、抢项目的浓厚氛围。抓纪律执行,坚持把队伍安全作为第一责任,严格落实山东援疆“十条禁令”等要求,强化24小时无缝隙管理,定期开展在疆行为自查互纠组织生活会、军事训练日等,坚持每晚合影打卡、每周至少2次夜查,促使大家时刻绷紧纪律安全之弦。




常考常促、履职尽责,全过程纪实,提高获得感满意度。得人之要,在于考核。考核既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抓手,也是识别干部素质的透视镜。坚持定期考核,入疆满1年、满2年、期满分别组织一次集中考核,征求受援地部门单位意见,表现优秀的人员,优先推荐提拔职务或晋升职级。坚持纪实反馈,建立东营援疆干部人才全程纪实考核,常态化开展理职责、理项目、理制度、理思路“四理”活动,每半年组织填写《援疆干部人才评价考核全程纪实手册》,收集其政治评价、表彰奖励、课题成果、年度考核、援疆鉴定等情况,形成个人在疆档案,及时向后方反馈。每批次服务期满,开展“八个一”活动,即举办一场欢送仪式,开展一次座谈交流,组织一次合影留念,发放一本荣誉证书,发放一个援疆纪念,出具一份工作鉴定,邮寄一封表扬书信,开展一次组织迎接,让广大援疆干部人才更有获得感。




表扬先进、正向激励,抓好人文关怀,讲好援疆故事。结合精神奖励和职业发展,建立正向激励体系,增强典型示范性。每年“七一”前,组织开展优秀共产党员、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个人评选,年底前开展援疆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团队等表扬活动。定期评选“最美援疆人”,深度挖掘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利用短视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典型事迹“碎片化”传播,让榜样“随处可见”。打造援疆干部人才拓展锻炼基地,常态化开展先锋活力赛、庆七一、正航讲堂、节日餐叙等团建关爱活动,努力营造“家”的温暖,打造“工作有声有色、战友有情有义、生活有姿有味”的援疆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