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威海,作为“中国钓具之都”,撑起中国钓具产业的半壁江山:全国60%以上的钓竿从这里产出,50%左右的钓具出口发往全球150多个国家。立足全球最大的渔具制造业基地,第十七届中国威海国际渔具博览会,不仅是产业成果的“展示窗”,更是威海链接世界的“桥梁”。
展会现场,不少参展商已是“老面孔”。浙江宜口渔具有限公司从2018年起就来威海参加渔博会,今年带来的海钓环保钓坠,成了客商关注的焦点。不同于传统铅坠的重金属污染,环保钓坠能在海中分解,还获得国际认证,如今已远销30多个国家。
环保,是钓具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共识”。随着欧洲、纽澳等地明令禁止含铅渔具,浙江宜口渔具早早布局环保产品,既顺应全球趋势,也守护海洋生态。
作为全国海钓资源最丰富的城市之一,威海每年举办各类钓鱼赛事超50场,从“中国威海国际海钓节”到“全国路亚锦标赛”,不仅吸引了全国乃至全球的钓手参赛,更成为钓具的“天然试验场”。今年10月10日,威海市将举办的首届“环翠追光杯”2025国际(中国·威海)海钓精英邀请赛,宜口渔具作为钓坠赞助商,让自家产品走进更多钓友视野,实现“赛事 + 产业”的双向赋能。
在威海钓具产业发展过程中,“创新”早已不是单点突破,而是全产业链的集体行动。材料上,可降解玉米淀粉钓线、环保树脂鱼饵层出不穷;生产上,自动化成了“新标配”。汉鼎自动化打造的“世界第一条鱼竿自动化成型车间”,实现从碳布裁剪、卷制到固化成型的全程无人化操作,不仅将生产效率提升50%,更让鱼竿的锥度误差控制在0.1毫米以内,远超行业标准。
来自宁波的熊王路亚连续三年以参展商身份来威海,今年带来的鱼线轮、鱼竿等六种品类,还有25年未上市的新款样品,就盼着借展会拓展跨境业务,与更多国际客户合作。
在天津市奥金渔具的展位前,来自俄罗斯、比利时的老客户正在洽谈续单,他们与奥金渔具的合作已经超过十年,而威海渔博会成了他们每年固定的 “会面地点”。
在外国客商眼中,威海更是“世界渔具产业的心脏”。这里工厂集中、产品优质,不仅吸引他们来采购,威海的海滨风光和钓鱼氛围,也让他们印象深刻。
从40年前的家庭作坊,到如今的“世界渔具的心脏”;从传统木质钓竿,到智能环保的高端渔具,威海钓具的每一步,都印证着中国钓具产业的成长。如今,汉鼎在亚马逊年销超3亿,光威碳纤维钓竿走进欧洲高端市场,威海钓具正以“自主品牌”的姿态,在全球舞台上发光。中国威海国际渔具博览会,不只是商机的聚会,更是“中国钓具之都”向世界递出的名片。未来,威海还将带着更多优质钓具,链接全球钓友。